土地工程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3期   作者:戴圆圆
[导读] 土地工程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未来土地资源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摘要:土地工程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未来土地资源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构建土地工程行业数据规范和标准体系,实现数据共享交换通道;加强土地工程大数据研发和应用,建设数字化土地工程平台,为重大国土空间整治项目进行预测、决策和评估;找准土地机械化发展的攻关目标,积极研发土地智能装备,实现农业机械化应用,是未来土地工程研究的三大重要课题。
        关键词:土地工程;信息化技术;应用;发展趋势
1构建土地工程信息化标准的重要性
        土地工程实施过程中涉及自然资源、工程建设、人文社科等多领域,所应用数据种类繁多,具有显著的多元异构特征,存在“数据孤岛”现象,缺乏数据共享交换通道。未来,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气候、土壤、水、空气质量、工程数据、工程设备、劳动力成本及可用性等方面的多元异构数据,构建土地工程人工智能分析、决策模型平台,对可开展土地整治的区域进行甄别、预测,提供整治依据与整治方案;建立土地整治工程项目中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优化制定调控和管理措施,促进工程项目高效有序实施,从而解决土地工程实施信息、生态环境变化信息的不对称问题,助力数字土地工程创新发展。
        随着数据制约、技术制约的逐步解除,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将经历一个快速增长时期,土地工程行业大数据的发展也迫在眉睫,如何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土地工程行业数据的规范标准体系,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建立数据的规范和标准,首先需要考虑几个主要因素,即数据的获取、处理、使用、保护、交易、共享等,规范数据的使用方式和流程,建立大数据技术领域的规范标准体系,引领大数据技术领域标准与规范制定,推进我国数据可持续发展。加强土地工程大数据研发和应用,建设数字化土地工程平台,利用大数据科学恢复土地生态及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为重大国土空间整治项目进行预测、决策和评估。
2土地整治工程信息化的应用
        2.13S技术
        从土地整治工程信息化的应用实践来说,3S技术的应用,主要指的是RS技术、GIS技术以及GPSRTK技术,推动着土地整治工程的高效落实。现结合技术特点和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2.1.13S技术具体内容
        土地整治工程3S技术具体如下:①GIS技术。使用的地理信息系统,通过收集各类地理空间数据信息,运用现代化技术和理论,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及管理,为相关人员提供需要的各类信息。②RS技术。使用的遥感系统,使用探测仪器,探测并且记录探测对象发射的电磁波,获得相应的数据信息。利用计算机进行分析,掌握目标的特征。③GPSRTK技术。土地整治工程中,涉及到测量业务,运用从技术,能够快速完成测量作业,为测量作业的开展,提供控制点坐标。除此之外,应用GPSRTK技术,能够连续24h作业。在土地整治工程实践中,运用3S技术,获得相关的数据信息,为土地整治工程开展提供依据。
        2.1.23S技术的应用领域
        土地整治工程中,3S技术的应用领域如下:①分析工程的基础信息,同时准备有关资料。借助3S技术,对需要开展整治工作的土地,进行位置的确定,获得相应的地理特征,再准备土地整治工程需要的资料,提供正射影像图。②完成实地勘探以及外业勘探。应用GIS软件,生成为实地勘探作业所需的图纸,再利用GPSRTK仪器设备,开展外业勘探作业。实施外业勘探作业,对勘探区域,按照1:2000的比例,开展地形测量和各类工程测量,获得精准的测量数据,为业内方案设计,提供多样化信息。若勘探时,发现特殊问题,则可以全面记录,极大程度上确保了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③内业规划设计与测量报告的编制。

结束勘探作业后,使用软件上的ARCGIS功能模块,进行1:5000规划设计图的绘制。使用GIS软件,对测量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情况和土地结构等,进行数据信息的整理,形成相应的表格。同时运用Aregis软件各项功能,比如AreMap等,开展全面统计分析。④输出最终的成果资料。利用GIS软件的功能,进行土地整治工程成果图的绘制,为后期检查验收提供依据。
        2.2MAPGIS软件
        从土地整治工程信息化的应用来说,MAP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应用,集中在规划环节。软件的具体应用如下:①利用软件的功能,对土地整治工程目标范围,进行现状图的绘制。首先,开展基础资料以及数据的收集,对数据信息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使用软件,完成数据采集以及数据转化等工作,获得相应的图形。其次,对图形进行分析,构建相应的拓扑关系,同时赋予对应的属性。最后,根据相应的特征,开展区域填色,进行空间分析,完成相关数据的统计与分析。②合理规划设计相应的土地整治工程活动。围绕田块划分、土地平整工程规划等内容,进行相应的规划设计,为土地整治工程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③输出相应的图形文件。运用土地整治工程信息化技术,输出文件时,要明确空间参数的差别,即图纸空间和页面空间以及纸张空间,通过合理设置,保证图纸输出的效果。
3土地工程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3.1实现土地工程智能化发展
        我国城镇化率达60%,即60%的人在城里居住或者从事相应的工作;在农村地区只有40%,相当一部分人(老人和小孩)还不能直接从事生产。现在农村劳动力缺乏是突出的问题,因而要求土地必须平整且集中连片,扩大规模以实现机械化作业。20世纪50年代初期,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土地状况和我国现在差不多,但经过30~40年的长期整理,小块并大块,精心平整,培肥地力,把土地建设成适合农业机械化作业的地块,农业发展走上了快车道。土地整治对于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全面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农业机械化的根是土地,但我国耕地规模较小,没有集中连片,未来需要研发大型的农田整治机械,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的速率。
        3.2信息化技术与土地生态化发展
        土地整治技术的信息化发展需要多种高新技术的支持,如遥感动态监测技术、先进的定位技术、整治区水土重构与节水工程技术,土壤恢复、生态保护以及土地精细化管理等技术,将这些技术综合运用于土地整治工作中,才确保了项目从立项、规划到实施以及后期验收评价环节的信息化操作,也使土地整治项目的信息化发展能科学有序进行。在土地整治过程中,通过综合考虑土地类型、整治目标、社会活动等因素,结合适合的信息化技术制定针对性的整治规划和设计,最大程度地提升土地整治效率和土地资源利用率。不仅如此,由于土地整治的目标不再局限于其利用率的提升,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受到更多的重视,需要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和完善生态型、高效型的土地整治技术。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节水节土、土地生态化治理,从而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土地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及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结束语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发展,大数据产业正在迅速发展。然而,土地工程行业所应用数据纷繁复杂,具有显著的多元异构特征,存在“数据孤岛”现象,缺乏数据共享交换通道。因此,如何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土地工程领域的数据规范标准体系,对实现土地工程行业的信息资源及数据交换、共享,引领我国大数据技术领域标准与规范制定,推动我国土地资源领域的数据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阳.土地整治工程信息化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南方农机,2019,50(21):277.
[2]盛海波.土地整治工程信息化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3):197-198+201.
[3]黄青云.测绘工程在土地管理及利用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15):230-231.
[4]张洪海.试论国土工程中土地信息系统的数字化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9(02):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