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公路交通运输水平不断提高,这也对公路项目建设提出较高要求。公路项目路线设计在行车安全与行车舒适度等方面都有着很大影响,下面文章就对公路项目路线设计要点展开探讨。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线设计;公路路线;公路设计
引言
公路选线和路线设计工作对公路工程的后期使用效果和安全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设计单位应加强对公路选线和设计工作的重视,遵循相关的选线原则和设计要点,保证公路工程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安全性。
1开展公路路线设计工作的意义
对公路路线展开设计工作期间,首先,需要对路形展开设计。线路设计会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有所贯穿,如果没有合理设计线路,将会严重影响到其他设计,因此,路线设计工作十分关键。当建成公路以后,再对路线展开改造,会面临非常大的难度,同样也会造成工程的大量浪费,特别是对于高等级公路的路线而言,在施工作业完成后,需要承担起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保障的用途。其次,汽车的高效行驶同路线设计有着密切的关联。路线设计方案的良好,能够确保驾驶员驾驶车辆期间能够感到更加安全、舒适,由此可见,公路路线设计工作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于公路路线的设计工作而言,主要需要对公路的横、纵、平三个方面组成线形展开相应的设计工作,对于公路的线形设计来讲,通常指两个方面,一是将纵坡技术当作标准并且展开运用;二是将公路平面的具体尺寸、具体位置进行明确。路线设计属于公路整体设计,只有严谨明确这两方面的技术指标,相互之间达成协调,才能够确保路线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平面线形的设计工作而言,主要是将平面技术指标充分加以运用,从而将公路平面几何尺寸作出明确的过程。针对路线设计而言,不能只关注道路设计与几何尺寸,对于人机工程学、路线设计等各个领域同样也许有所涉及。不仅需要将汽车的驾驶路线有所满足,同样需要将驾驶人员的生理、心理条件作出满足。对于地形的适应程度、乘客的舒适程度、自认环境的保护与稳定等因素同样需要作出细致的考量。由此可见,路线设计工作的作用不可小瞰,是确保汽车线形形式的关键因素,对路线设计产生制约的原因众多,因此,在实际开展设计工作期间,要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展开不同的设计工作。
2公路项目路线设计要点策略
2.1重视地质选线,强化线路平面设计
具体而言,在地质选线中应考虑几个方面:首先,以地质勘探理论知识、专业设备和仪器的支撑下查明公路所在区域的地质情况,并依托可靠的技术指标协调地形和路线的关系;其次,在地质选线环节要重视路线四周的环境情况,针对环境保护要求制订切实有效的举措;另外,在地质选线环节考虑复杂的环境因素,尽量避开不良地质,严格控制对地质环境的损坏,保持地质选线中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尤其是设计人员要增强平面设计意识,通过曲线定线方式考虑公路四周的地形,借助复合曲线设计体现公路路线和地形之间的适应性。
2.2做好公路横断面与纵断面设计工作
公路路线设计人员还要加强横断面设计,结合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优化公路路线横断面设计。远景交通量是公路横断面设计中的核心内容,若路面行驶车辆过多,需要适当增加公路横断面宽度。在公路横断面设计环节,设计人员采取平原公路设计标准较多,没有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影响公路路线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所以,在公路横断面设计环节,设计人员需要将公路上行与下行线进行合拢设计,也可采取独立设计,尽可能的顺应自然环境。在公路纵断面设计环节,设计人员要加强直线坡段设计,并全方位考虑该地区的自然环境,进一步提升公路纵断面设计的合理性与规范性。因为公路坡度对车辆的正常运行影响较大,因此,设计人员还要综合考虑汽车自身动力特性,并准确计算公路坡度。
2.3路线线形设计
第一,平面直线设计?开展平面直线的设计,不可以完全按照过往的经验,必须要做好此路段的综合勘察,结合区域实际情况,综合成本和安全等多重因素,营造安全平稳的交通环境?从很多优秀的平面直线设计案例能够看出,若将设计速度的20倍作为平面直线设计长度的极限值,能够达到很高的科学性?不过进行设计时要结合区域的地形特点,做好相应的调整?这需要设计人员能够做好现场勘察,为方案的设计提供数据信息支持,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第二,平面曲线设计?路线线形设计时,基于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的目的,要围绕半径和曲线长度等指标,做好综合分析?对于交通事故高发路段,比如平曲线路线,通过增加曲线半径的方式,实现对路段安全性的提高?一般来说,平面曲线半径不超过400m,半径长度和交通事故发生率成反相关关系,因此要做好平面曲线最小值的选择,确保通行的安全性?除此之外,当曲线转角>30°时,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因此要做好把控?第三,超高缓和曲线设计?对于地势情况变化很大的建设区域,设计超高缓和曲线,能够实现对圆曲线路段和直线路线连接?在路线线形设计时,对于正常路拱横坡逐渐变为平坡的路段,其曲线半径的选择,要大于或者等于设计规定的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除此之外,对于从标准路拱逐渐过渡到平坡路拱的超高渐变率,必须要高于排水要求的最小渐变率,实现对公路整体排水率的提高?
2.4强化绿色环保设计方案
首先,应该在设计中加入安全、低碳、绿色等设计观念。并且在适当的位置展开绿化设计,在剩余的空间位置上种植草、灌木、乔木等绿植,并且与路线的面、线、点展开高效的融合,从而将固碳减排、维持水土平衡、抗风降尘、视觉引导、噪声削弱等绿色优势进行发挥。其次,应该保障自然环境与公路路线的特征相协调,针对原有的自然景观需要作出合理的运用、大力的开发以及高效的维护,将人为造景尽可能减少,将绿植的形、色充分运用,展开造景工作,同原有的自然景观、公路路线之间相互作用。采取树孤植、草片植、丛植等方式,从而在原有的地形上展开互通绿化,实现自然的过度。最后,对树群、树种合理的选取。在选取树种期间,应该选取抗逆性能高、景观效果佳、碳吸收能力高、病虫灾害发生概率低、价格低廉、本地化的植物,从而在方便养护工作的同时提升成活率。能够实现路线的绿化美观。
2.5行车视距设计
公路工程线路设计中,保证每条道路都具备停车视距方面的要求是最基本的设计原则。不管是双车道还是单车道以及道路中是否设置了分隔带,都要满足停车视距方面的要求,保证具备科学、合理的停车视距。如果公路分快车道与慢车道,或者是道路中间有标线并分道行驶车辆,虽然没有对超车视距做特殊要求,但是,要具备停车视距的相关要求。在相关规范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二、三、四级公路行车视距要比停车视距高出2倍左右,并且要有其他路段满足超车视距要求。这些规定出台的原因主要是很多公路中间没有标线,加上非机动车对其产生一定干扰,造成车辆都集中到中央区域行驶,当有其他车辆超车时才返回原车道内行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行驶安全隐患,将视距放宽非常有必要。为对设计合理性进行验证,可借助三维模型影像,科学地判断与分析路线空间组合设计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选线和设计工作是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对公路工程的整体使用性能和安全性等方面都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设计单位应加强对公路选线和设计工作的重视,明确相关的设计要点,以提高公路线路设计合理性,满足交通工程使用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婷.公路路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要点分析[J].交通世界,2019(14):55-56+58.
[2]陈琼.新时期公路路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设计要点探讨[J].人民交通,2019(04):74-75.
[3]赵鑫.探析公路路线设计中的存在问题及控制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