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美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盐城 224000
摘要: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应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来辅助施工,能有效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阐述当前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现状和技术要求,分析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就针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进分析。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随着现代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也在不断增加。深基坑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保障,确保其施工技术的革新与进步,是确保建筑工程整体建设质量和安全性提高的重要保障。
1 当前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现状和技术要求
1.1 钢板桩支护结构形式
目前,在当前我国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中,钢板桩截面形式通常为Z型、U型和直腹板型等。在软土地区应用范围较广,可以反复使用。但是,钢板桩支护形式在自身结构还存在很大的缺陷,技术要求较高,未设置支撑或支撑结构系统设置不合理都会造成周围地基和地表变形的问题,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在城市人流密集地区不建议使用这种支护方法。并且,对于软土地层基坑支护深度达到 7m 以上的基坑,也不建议使用。
1.2 土钉墙支护结构形式
土钉墙支护结构形式,是在基坑的开挖过程中,将细长的杆件密布钉置于原位土体的结构当中,与此同时,在边坡面上布置钢筋网并进行喷射,即喷锚。然后,再通过利用土体、土钉以及喷射混凝土的结构面层进行联合支护,形成复合土体。这种支护结构的原理,是利用复合土体的临时自稳力,来保证施工支护的效果。应用土钉墙支护结构形式,有一项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土钉墙支护施工时,必须要从施工开始到结束不间断的进行监测工作,必须自始至终做到施工情况与现场监测相结合。
1.3 排桩支护结构形式
排桩支护包括了钢筋混凝土板桩、钢板桩、人工挖孔桩、以钻孔灌注桩及等,其支护结构形式包括:(1)连续排桩支护:在施工时,基坑边坡土质较软,不能够形成土拱,需连续密集排列支护桩,需对支护桩进行注浆防水,还可以连续密集排列钢筋混凝土板桩、钢板进行支撑。(2)柱列式排桩支护:当施工时,基坑边坡土质较好,并且地下水位较低时,能够形成土拱,就可利用土拱,将少量的挖孔桩作为支护结构。(3)组合式排桩支护:当施工边坡土质软,地下水位较高时,可以采用由水泥搅拌桩防渗墙和钻孔灌注桩组成的排桩形式。
1.4 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形式
当在软土层结构中进行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时,如果基坑深度如大于 10m,并且周边构筑物和相邻的建筑物对于沉降和偏移要求较高时,可以采用地下连续墙作用基坑的支护结构形式。其适用于各种复杂地质条件,组合墙体结构时刚度性和整体性较好,对周边环境的造成的影响小。但是,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形式,在坚硬的地基土体结构中,其开挖难度大,尤其是在遇到地下岩层结构时,还需要准备专门的成槽机械设备,造价较高,还有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浆液难以处理,地下室的污染情况较为严重,需要使用废浆处理工序才能控制。
2 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分析
2.1工程实例。该工程平面形式呈现方形,设计地下三层,总面积是 36280㎡,地下总面积是 9519m2,总高度大概是 78m,最深处基坑距离地面大概为 15m。工程是剪力墙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的框架。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结合工程特点,决定使用锚杆支护和混凝土灌注桩相互结合的支护方案。
2.2施工准备阶段
2.2.1工程勘察。准备施工阶段,即在进行深基坑土方工作之前,相关部门要进行工程勘察,勘察周边道路建筑、地下管道的详细信息,然后制定出具体、可操作的方案计划,确保选址地址符合施工条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对支护结构、地下水位水平等周围可能影响施工的环境进行的因素进行定时、定量的勘察工作,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
2.2.3 检测工作。应该认真地做好深基坑支护的检测工作,避免不必要的深基坑支护的问题产生,必须做好深基坑开挖与支护的检验和监测工作。检验支撑以及挡墙系统的装置是不是符合设计的要求,检测基槽支护系统以及建筑物地基范围内部的孔隙水压力、地下水位的变化以及冲刷、管涌、冒水、渗漏等。
2.3 施工阶段
重点是混凝土灌注桩技术要点和工艺流程。混凝土灌注桩工艺流程是平整钻孔场地、测量放线布孔、挖设排水沟与布设泥浆池、桩机就位与制备泥浆、钻机钻孔、洗孔清孔、吊放钢筋笼、浇筑灌注桩混凝土。在进行开钻之前,检查轴线的水准点和定位点是否正确。当桩机到位后,在桩位的位置,设置孔口护筒,方便储存泥浆、定位与护孔等。在进行钻孔时,根据实际钻进速度,判断地质情况是否有变化,当钻孔深度到达要求之后,需要进行清孔。
2.4注意事项
2.4.1防排水措施。处理深基坑支护的地下水问题,可以采取防排水措施。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法,根据基坑周边具体环境来决定。近年来,在沿海地区,以素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桩、冲孔桩相互咬合搭接的混凝土的灌注排桩,并与喷锚、内支撑、锁口梁等组成支护体系,有效防止地下水侧向的渗漏问题。
2.4.2 防治极限状态发生。根据国家有关的标准规定,深基坑支护结构,应该满足挡土结构自身稳定性以及不对邻近设施和建筑物造成损害,防止结构失去承载力、土体整体失去稳定性、挡土结构基底滑移、管涌以及地下冲刷、被动抗力不够等情况发生。
2.4.3 注重对周边的保护。进行深基坑土方开挖的工作,应该注重对于周边环境的保护,应该根据不同的土质条件,来对深基坑土方开挖的有关要求和步骤进行确定,局部深挖或者挖土速度太快,都会造成深基支护结构出现过大位移,导致危险,因此,在对周边进行保护的同时,应做好编制工作,并且严格执行。
综上所述,近年来,深基坑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现今,深基坑技术已趋向成熟,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深基坑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希望对施工单位提供借鉴,从而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楼旭玲.深基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2015(23):2.
[2]张先磊.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施工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2015(25):259.
[3]王乐新.深基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工业b,2015(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