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 温婷婷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温婷婷
[导读] 摘要:现阶段城市现代化建设速度持续增快,高层建筑对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需求持续提升,深基坑支护属于基础工程施工时期的关键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明确建筑工程的设计需求,联系建设用地和附近环境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支护结构以及支护方法,积极创新和完善深基坑支护技术,确保建筑工程现代化发展能够得到更加可靠的保障。
        身份证号码:13100219890905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现阶段城市现代化建设速度持续增快,高层建筑对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需求持续提升,深基坑支护属于基础工程施工时期的关键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明确建筑工程的设计需求,联系建设用地和附近环境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支护结构以及支护方法,积极创新和完善深基坑支护技术,确保建筑工程现代化发展能够得到更加可靠的保障。本文结合现阶段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与应用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1 引言
        在现代建筑中,建筑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比较广泛,为了保证建筑的质量,相关部门需要重视该技术的利用,只有不断强化,建筑事业才会进步。基坑建筑涉及到多方面,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进行浅析。
        2 建筑基坑支护介绍
        房屋建立之前需要打好地基,地基是房屋稳固之本,且目前我国建筑越来越多,土地资源趋于紧张,因此房屋建筑需要充分利用空间,增加房屋楼层和修建地下室是最佳解决方式。同时楼层越高意味着地基越深,为了保障地基建设的安全性,需要进行基坑支护施工。基坑支护施工之前还是施工之后都需要注意几个方面。首先建筑基坑支护的设计要从建筑和地基本身出发,充分考虑到建筑的稳定性、强度以及地基的深度和大小。建筑基坑支护本身的目的是为了稳固地基;其次建筑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应该综合考虑多方面,主要包括地质是否稳定、施工过程是否顺利、需要使用哪些设备工具等;然后需要在符合建筑标准的情况下减短施工时间,尽量在规定工期内完成工程;最后设置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问题,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思虑周到,提前做好解决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3 建筑基坑支护环节存在的问题
        3.1 施工方案不完善
        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及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质量指标的高低。为了有效保证施工过程的进展顺利和建设的实际效率及质量,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在施工环节开始之前结合实际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和水文环境进行细致的勘查和调研。在充分掌握现场地形地貌特点的前提下,结合工程的建筑要求选择最佳建设方案。同时,还要根据施工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在执行过程中不定时的进行方案的修改和调整。在衡量支护结构强度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结合实际施工方案的支护方式,根据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而给出相应的支护强度合理范围,避免在后续施工中出现建筑材料使用不当而导致的支护效果下降等问题。
        3.2 设计与施工没有结合实际情况
        建筑基坑支护施工之前需要进行设计,不管是建筑基坑支护的结构,还是施工规模,都要在正式施工之前考虑到位。很多地方的建筑在设计基坑支护之前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又无法解决,产生的影响便是拖慢工程的进度。因此在设立支护之前,需要确认设计好的基坑支护结构承载能力如何,是否能承受住土地压力,这些数据皆可通过相关工具检测计算出来。
        3.3 深基坑支护施工容易出现各种安全事故
        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问题诸多,首先就是在施工中各种安全事故频发。深基坑施工对周围地质环境本身就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在正式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并没有对施工地点周围的地质环境有深入的了解或施工操作不规范,那么地质安全事故就有可能发生。深基坑的施工对周围地质条件的稳定性也有直接的影响,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一定要科学规范,尽可能的减少由于深基坑施工对周围地质环境造成的不利干扰。此外,很多市政管道都是在地下埋设的,例如通信光纤,电缆等,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应该对地下管道的铺设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然后制定针对性的制定施工对策。


        4 建筑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4.1 基坑支护结构
        每个地区建筑的情况不一样,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也不一样,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地基深度、周围环境、地质、机械设备以及气候等因素,所以每一份设计应针对一个工程。只有结合实际、深思熟虑后作出的设计才更加合理。常见结构类型有三种,分别是地下连续墙结构、水泥土墙结构以及土钉墙结构。其中地下连续墙结构运用的最多,因为它的优势相对其它结构来说更多,主要表现在防水能力强,承受能力强以及挡土能力强三个方面。首先地下连续墙结构适用更多建筑,各种地质类型都可以使用该结构;如果周围建筑物多,施工过程比较复杂,使用该结构最好,因为该结构相对其它结构来说对周围的影响最小;地下连续墙结构的承受力强,不会受外力影响导致变形,减少了很多麻烦;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不免会产生噪音,采用此种结构,噪音相对来说较小,像市中心这样的地区,对于噪音的要求比较高,更应该选择该结构;它的防水能力强,挖基坑可能会接触到地下水,此时采取这种结构可以提高防水能力。
        4.2 支护桩进行施工
        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设立支护桩最为关键,支护桩可以撑起整个基坑支护结构。所以想要保证整个建筑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需要重视支护桩的设立。支护桩的类型有两种,分别是人工支护桩以及钢筋混凝土支护桩。在进行支护桩施工过程中,首先用吊桶的方式去灌溉孔位,然后安装钢筋。这个过程关系到后期支护结构的保护能力,所以整个过程需要严格施工,保证技术。
        4.3 挖土方
        挖土方指打地基,将整个建筑需要用到的基坑挖出来,有了坑位,才便于后面的施工。土方挖出以后,需要清理地基施工现场,把挖出的土方运输到规定地点处理,这一操作除了可以保护环境以外,还有利于后期施工。此外,施工单位在挖掘过程中应该避免损伤到其它设施,比如埋在地下的天然气管道等,如果挖掘过程中发现有异物,应当立即停止施工并确定异物为何物,将异物清除掉再继续施工。
        4.4 设立排桩
        排桩指支护桩的排列形状,通过排队的形式来设置基坑支护桩。所以在施工中,两者需要互相配合,实现支撑建筑的能力。可以先按照排列方式去打好桩洞,为后面的排桩做好准备,形状排列好以后开始安装钢桩,再进行后面的操作。
        4.5 排水施工
        地下水会影响到整个地基工程,所以地基的深度最好在地下水以上。毕竟每个工程的地质环境和施工要求不一样,有的高层建筑需要更深的基坑,为了保证地下水不影响到地基施工,需要做好排水处理,提前防患。一旦地下水水位上升,可以通过排水措施排除地下水,降低地下水带来的安全隐患;另外基坑周围需要设立防水墙,防止周围地下水渗入地基;天气作为不可控因素,有些工程因为赶时间,会在雨季中进行,降水量的增多会导致坑位积水,为了不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亦需要做好排水处理。
        5 结束语
        现代建筑的楼层高度越建越高,意味着对地基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需要去提升建筑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因为只有基坑支护越稳固,整个建筑便会越稳固。为了让整个施工过程更加顺利,施工方需综合考虑多方面。本文针对建筑基坑支护施工存在的问题、注意事项以及技术进行了分析,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建筑和地基的特点,设计出最合适的施工方案,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去实施。
        参考文献
        [1]丁威,陈星,向俊宇,胡栋良,许刘晟.深大基坑工程支护综合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18,49(10):1024-1027.
        [2]赵志凯.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与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1):144-145.
        [3]曹菁波.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工艺的运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28):174.
        [4]吕琪发.浅谈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中国金属通报,2018(09):227+229.
        [5]易明波.建筑基坑支护施工安全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18(10):70-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