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张增普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张增普
[导读] 摘要:高支模主要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支模达到8m或者是8m以上的施工项目中进行应用的,施工过程中会根据建筑施工的高度情况来进行高支模技术的应用,高支模技术的可以提高建筑施工的承载能力,并且还有助于整个建筑施工过程。
        身份证号:13012319890701xxxx
        摘要:高支模主要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支模达到8m或者是8m以上的施工项目中进行应用的,施工过程中会根据建筑施工的高度情况来进行高支模技术的应用,高支模技术的可以提高建筑施工的承载能力,并且还有助于整个建筑施工过程。所以,施工企业相关的负责人员应该引起重视,并掌握高支模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保障高支模施工的合理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
        1导言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投入使用,能够有效地推动施工工程的展开,提高了施工效率,保障了施工工期,加强了施工的全体质量,让建筑物增添了更多的美观度,更好的达到了国民的要求。但是,高支模施工拥有较大的跨度、整体性强、受力繁杂等特征,这就容易产生较大的施工难度,当支模高度和跨度提高时,施工的危险性将会不断增加。高支模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有着较大的安全风险,若是想要最大程度上的安全使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先要对施工的各个步骤进行保障,进而推动施工步骤正常进行。
        2高支模技术的作用及特点
        在全面推进城市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资源被开发利用,从而导致土地资源匮乏的问题越发的凸显出来,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对房屋的需求,高层建筑结构应时而生,有效的提升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也为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良好发展带来了机遇。在实际开展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过程中,因为建筑结构的高度较高,所以陈旧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很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实际施工的需要了,所以需要切实的运用最先进的施工技术来对施工质量和效率加以保证。将高支模施工技术切实的运用到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工作之中,能有有效的提升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为各项施工工作按部就班的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支模施工技术其实质就是借助支撑性模板进行建筑结构的逐层建造,这种施工方式不但可以对施工质量和安全性加以根本保障,并且还能够有效起到控制施工成本的作用。但是高支模施工技术具有十分突出的复杂性,并且在实际开展施工工作的时候经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危险性较高。在实际利用高支模技术进行高层建筑施工工作的时候,要切实的制定安全防护方案,更好的将高支模施工技术的作用发挥出来。
        3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3.1准备工作
        材料准备是提前准备好高支模施工技术过程中所需应用的材料。所采购的钢材应该涂有防锈漆、无打孔,采购人员在进行采购时,还要准确地识别出木材的虫蛀和发霉情况,各项指标符合后要对木材展开承重实验,保障木材可以承担较大的荷载。在施工的全部准备步骤中,材料的采购十分重要,要能够充分保障材料达到施工标准,质量欠佳的材料不可以被运入施工现场中。参数设计主要是在施工前,根据相关标准来展开良好的方案设计工作,这一点要按照建筑结构和材料性能进行,借助有效的数学模型来对高支模板的参数进行测量,进而得到一个有效的荷载承重数据,这是高支模施工技术前的重要参考基础。
        3.2立杆支设
        高支撑模板作业主要使用各种管材进行施工,其中,立杆支撑是最为主要的环节,需要严格计算位置,在节省材料的同时,还要保证安全稳定。为了保证稳固,一般情况下,需要选择平整的地方做为立杆基础,可以在底部设置厚度50mm的木垫板。扣件是让各立杆连接在一起的重要部分,进行连接时,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他的接头一定要实现对接连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稳定;如果遇到相邻两立柱对接接头,那么,则不允许在同一步内,不同步2个相邻接头竖直方向一定得保证错开,形成一定的距离,一般要大于500mm,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立杆上部顶托螺杆伸出钢管小于300mm,下部底座螺杆外露钢管小于200mm,要精心进行安装,确保上下同心,避免出现上下段钢管立柱错开的情况。
        3.3模板制作
        模板制作要事先设计好施工方案再交由相应的制作部门来进行,制作部门要对制作的模板进行严格的分类,还要对型号和尺寸标记清楚。等所有的模板制作完毕后,技术人员便可以对模板展开质量检验,以此保障模板的牢固性。

质量达标的模板要展开脱模剂涂刷工作,工作完毕后便可运输到施工现场,在指定位置存放
        3.4模板的安装搭设技术
        在对高支模模板进行安装的过程中,相关的作业人员要对高支模的安装进行准备工作。对模板安装会涉及的技术参数进行掌握,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梁线的位置,要把梁线的位置进行确定。之后在施工过程中才可以进行精确的把控,为了保障梁线位置的精准度,作业人员应该对各项施工仪器进行精确的掌握,并通过仪器来对轴线进行确定。在搭建模板的时候还需要关注高支模材料的使用情况,必须选择质量符合相关标准的材料,这也是高支模技术中一项比较重要的环节。采购人员在进行材料采购的时候应该对市场上的高支模材料进行充分的调研,选择建筑工程最为合适的材料,在保障材料质量的基础上选择成本最低的材料。此外,在高支模安装的过程中还应该要注意到模板结构的稳定性,这就需要高支模的安装支架和钢管轴线应该出在垂直的情况下。
        3.5外框架梁柱的施工技术
        通过对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开展研究发现,外框梁柱的施工十分烦琐,是高支模搭建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因此,在开展外框架梁柱的施工过程中,可运用分层施工的基本技术
        3.6支模验收环节
        高支模支架设计规划工作对于技术性要求非常高,所以必须保证相关设计规划人员的专业性和工作经验,同时还需要做好与相关施工人员的商讨,在遵循标准规范和经验的基础上,为工程建设提供更加准确科学的规划设计。验收工作的开展也直接关系着工程的具体进度,出现问题时,必须进行处理和修整,这就会导致工期延长,所以必须尽快在项目完成后做好对相关项目的验收,及时排查和处理问题,减少在这一方面的影响和损失,同时还需要结合具体设计方案来明确相关标准规范,为质量检验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参考,保证检验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3.7模板拆除技术
        首先,在正式开始模板拆卸工作之前,需要针对混凝土凝结的情况进行检核,在保证结构的各项参数达到标准条件之后方能实施拆卸工作。从事吊装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能够高效的对吊装机械进行操作,并完成模板的拆卸工作。模板拆除工作全程都需要由相关监管工作人员实施监督,保证各个环节的效果和质量。其次,因为模板拆除工作通常都会在高空的环境下进行,所以具有较高的危险性,所以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防护工作的开展。在开始拆卸之前,需要在施工现场周边安设警戒线,并且在实施拆卸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进行观察,确保在拆卸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结构破损或者是裂缝的情况,避免结构任何的操作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3.8混凝土浇筑方面的施工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前,施工人员必须对混凝土的性能特点和配比进行严格的检查检验,有效避免高支模施工过程中材料产生严重的质量问题。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根据工程浇筑流程工作,关注混凝土材料的均匀程度,保证混凝土的浇筑高度满足建筑项目的规定要求。
        4结束语
        总之,高支模施工技术是当前建筑工程中重要的技术,只有全面保证施工技术水平,才能实现安全施工目标,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全面提升专业技能,提高安全责任意识,科学设计施工方案,严格按照方案做好规范操作,这样,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推动工程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武志勇.探讨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20(17):130.
        [2]李林宇.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9,9(01):180-181.
        [3]王海山.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3):142+144.
        [4]贺歌今.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4):161+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