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研究和分析丹红注射液用于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年龄大于65岁以上的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调脂、降压、控制血糖等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静点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IHSS評分和BI评分)及不良反应。治疗效果分为:基本痊愈、显著有效、有效、无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而BI评分均明显升高,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而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为8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6%,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抗血小板聚集、调脂、降压、控制血糖等常规方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静点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害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自理的能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效果;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anhong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Methods: from May 2017 to may 2019, 120 elderly patients over 65 years old with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random number table,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programs such as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 lipid regulation, blood pressure reduction and blood glucose control.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herapeutic effect (NIHSS score and Bi score)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s divided into: basic recovery, significant effectiveness, effectiveness and ineffectivenes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treatment, the NIHS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hile the Bi sco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1.67%, while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0%.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8.33%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11.66%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for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 such as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 lipid regulation, blood pressure reduction and blood glucose control,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Danhong injection is significant,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neurological damage, improve the ability of patients' self-care,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s low.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al.
[Key words] Danhong injection; Senile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linical effect; analysis
在临床中,缺血性脑血管病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神经内科疾病,发病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都很高,严重危害了人类的生命健康,严重降低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几十年以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及行为方式明显增多,从而导致老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迅速上升,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1]。因此,加强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分析丹红注射液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发挥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科收治的120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 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所有患者年龄均大于65岁,全部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制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并通过脑CT或MRI加以证实。将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调脂、降压、控制血糖等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静点进行治疗。
在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65-80岁,平均(71.5±3.4)岁;在观察组患者中,男性和女性都是30例,年龄66-79岁,平均(70.2±3.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1)所有患者均于上述诊断标准符合,且通过脑CT或MRI加以证实。(2)发病时间在48小时内。(3)既往有脑血管病后遗症但不影响对其神经功能进行评分的再次发病的患者。(4)年龄为65~80岁的老年住院患者。(5)对本实验的内容和目的均理解,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急性心肌梗死及严重心律失常。(2)严重的心功能、肺功能、肾功能及肝功能不全。(3)其他系统合并出血性疾病者。
1.3 实验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都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调脂、降压、控制血糖及营养神经等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指导并配合适当的运动,维护患者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保证患者内环境稳定运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生产企业为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6866)进行治疗,将40ml丹红注射液加入250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每天一次,一个疗程为14d。治疗2个疗程,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NHISS评分和BI评分,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28天)对患者进行NIHSS评分和BI评分比较,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疗效标准分为:基本痊愈、显著有效、有效、无效。基本痊愈:功能损害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有效:功能损害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有效:功能损害评分减少18%~45%;无效:功能损害评分减少17%以内。总有效率=(基本痊愈例数+显著有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及日常自理能力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减低,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减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I评分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提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而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为8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的对比分析
对照组中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胃部不适3例,头昏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观察组中有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胃部不适4例,心悸1例,头昏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6%,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在老年患者中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脑血管疾病,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5%,病情发展快,致残率和死亡率高,5年复发率高达30%,是人类健康的第二大杀手,使家庭和社会负担明显加重,甚至整个家庭的生活状态迅速恶化[3-4]。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于多种危险因素所导致的脑部血流减少,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起葡萄糖代谢紊乱或异常,脑神经细胞缺乏足够的能量供应,从而引起细胞酸中毒、兴奋性氨基酸的持续释放以及炎症因子的大量释放,最终导致神经细胞凋亡,出现神经功能缺失的症状[2-3]。因此临床中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重点在于改善脑供血,进而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的症状。目前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中药制剂较多,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效果。丹红注射液属于中药注射制剂,其组方成分是有天然活性成分的丹参和红花,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是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用药物。研究证明,丹红注射液可以使脑循环得到改善,有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同时丹红注射液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机体红细胞和血小板的电泳率,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清除氧自由基,改变血液的高凝状态,改善患者血液的流变性,从而增加脑组织的供血、供氧,有效提高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神经功能。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1.67%,而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为8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中出现了5例不良反应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观察组患者中出现了7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6%,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抗血小板聚集、调脂、降压、控制血糖等常规方案治疗基础上,同时采用丹红注射液静点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上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优良选择,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凤,李小刚.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治疗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3):29-31.
[2]裘丽红,韩心声,苏建,等.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6):613-616.
[3]张云,刘斌.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细胞凋亡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12):1130-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