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当今,随着我国科技不断进步,我国的电力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电力调控一体运行能够对现有电网调度功能结构进行优化,提升其管控能力,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但岗位运行人员在班组文化、岗位技能等方面存在不足,通过对电力调控一体运行岗位进行融合,能够进一步促进其提高。
关键词:电力调控一体;运行岗位;融合
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总体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社会各界的用电需求也不断提升,这也造成了电网管理的压力。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实施以后,逐步对用电的压力进行了缓解,但是作为一种新技术的融合,电力系统自动化与传统电网管理模式明显具有不配套性,这又进一步加剧了电网管理本身的不适应性。
1电力调控一体运行岗位融合的探索
在各级电力公司的积极努力下,不断构建出调控一体化的新型电网管理模式。该方式主要是将原来的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作为基础,将其所在区域中的监控中心工作人员以成建制的方式划入到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从而增加了新的电网调控运行班组,也就是地区监控班,该组主要负责的工作是对该地区所辖变电设备进行运行监视,电力调控一体化主要是做好地区监控班和地区调度班的融合工作。电网的高效运转和调控的安全都与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思想动态密不可分,鉴于工作人员在业务技能和思想认知方面存在不同,所以需要做好两个班组人员文化融合和业务融合方面的相关工作。
2电力调控一体运行岗位融合几点建议
2.1促进思想认知融合
监控人员由于对工作环境、业务往来不熟悉,很容易产生陌生感觉,对调控一体化的顺利开展极其不利。因此,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措施确保其具备稳定的思想,并提高认同感。这里提到的认同感不是要去认同企业的成绩及规章制度,而是要让员工认同企业的精神、企业的文化。这样能够降低企业监管成本,员工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升工作效率。还能提升员工对自身的认识,完善其价值观。企业领导人员要重视对员工的教育与交流。根据员工的年龄、技能水平等,与员工进行交流座谈。通过对调控中心进行讲解,使监控人员明确基本状况。通过对业务流程进行讲解,使监控人员明确业务运作状况。通过对运行体系进行讲解,使监控人员明确工作方向。领导与员工交流要真诚,通过了解促进融合,让监控人员提升使命感及归属感,在思想成面上融入到调控中心来。与此同时,加大对调控中心宣传教育的重视程度,打造一支高凝聚力的团队。发挥好后勤保障的功效。电网调控运行人员需要全天不间断的工作,所以要确保相应的生活设施的完善性及实用性。调控中心要放眼全局,合理利用场所,建立监控员办公室。调控中心所以人员共同努力,客服不利因素,为监控人员营造舒适的生活及工作环境。并且尽量满足监控人员的后勤需求,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对监控人员开展慰问活动。通过妥善的后勤保障措施,使监控人员能够安心工作,将全部精力都投入的大运行体系建设中来。
2.2用心促进业务知识融合
高效化和精益化作为未来调控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在新的管理模式下会有业务流程的变化和管理职责的扩充,对监控人员和调度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需要相关调控中心根据调度监控的要求,做好相关的培训计划,确保知识的融合。调控中心可以根据监控人员技能掌握情况,采用现场实际培训和理论培训相结合,自学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工作。(1)互为师徒、轮值培训。随着大运行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可以培养监控人员的监控业务技能,调控中心可以一方面开展互为师徒的理论培训工作,监控员学习如何对事故异常处理和调度操作票的填写,调度员学习监控员的信息分层优化和无功电压调整策略。另一方面,进行交叉轮值培训,选择业务量不多的情况,做好调度和监控的相关活动。这样可以加深调度和监控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从而提高调控一体化。
(2)加强业务调整培训工作。根据调控人员对变电站一、二次设备的了解情况,分批使监控和调度人员熟悉设备,不仅可以使得运维、检修人员和调度人员之间的交流增多,还可以使得调度人员和监控人员熟悉设备。此外,以往的调度反事故演习模式不能真实反映调控工作的流程,没有使监控运行这个环节得到预演,这就需要调控中心根据新业务的情况开展联合反事故演习模式,不断编制好方案,开展好调控联合反事故演习,监控和调度人员经过多次的联合反事故演习,才能保障人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和业务流程的流畅。
2.3促进班组文化融合
(1)确立班组文化融合的正确目标。推进班组的文化融合,首先面临着选择什么样的方向进行融合的问题,或者说面临一个构建什么样的班组文化的问题。国内外的一些专家认为,按照企业重组的强弱对比,将文化融合分为相互渗透型、强势文化主导型和弱势文化主导型三种类型。我们认为,调度控制组的整合既不同于一般市场行为上的重组,也不同于纯粹的行政划拨上的合并。因而,班组文化的融合既不是简单文化兼并和渗透,也不是原来文化一成不变的保留,而是一种新文化的提炼和升华。从这一认识出发,我们确定了构建一种适应调度控制组发展所需要的新文化的目标,即按照省公司、市局“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结构调整和职能转变之后对调度控制专业的职责、定位和使命,按照“效益最大化、人员最精化、服务最优化,再造标准化流程、信息化流程”的工作思路,建立“安全高效、优质规范、纪律严明、开拓创新”的班组新文化。(2)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推进文化融合。一方面,调度、监控专业以准军事化管理手段为契机,成功切入班组文化融合工作,以准军事化标准严格要求调度、监控人员,以“六化”为目标,通过日常行为的约束、调控业务的规范来提升调度安全生产的精益化水平,共同提高调控运行人员的“精、气、神”。针对两个专业有差异的行为规范,积极开展准军事化演练,统一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提升执行力、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综合效率。另一方面,调度控制组以“安全年”为契机,确保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全体调控人员共同参与安全学习和安全活动,共同开展调控系统隐患排查治理,共同开展业务流程的优化调整工作,提高了风险防范能力,健全了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同时促进文化融合。再一方面,将调度、监控的党员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党支部,通过开展支部学习、党员教育活动,为文化融合提供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同时以调度控制组为单位,深入开展调控服务“三亮三赛”争创活动,通过设立了“三亮三赛”责任栏,亮出调度控制组工作职责、公开承诺及岗位设置。通过全面加强调度窗口建设,充分发挥了调度控制组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调控一体化的模式下,需要做好运行岗位融合的相关工作,保障监控和调度人员文化和业务能力方面的融合,只有这样,电力的运行效率才能得到提高,电网供电的可靠性才能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廖晶晶.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应用创新[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12):210-211.
[2]刘丰瑞,付智宇,冯婉婷,闫琦,袁源艺.电网调控一体化中组建技术的仿真[J].电工技术,2018(20):31-32.
[3]李蕊,李杰,焦东霄.关于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21):193.
[4]蔡鹏,孙娟.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4):69-70.
[5]郭晓敏.浅谈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9,50(05):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