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社会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智慧城市建设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也对我国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深远影响。因此,为了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区域产业经济长远发展,有必要在现代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并积极探寻智慧城市建设与区域产业经济融合发展路径,为城市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政府部门应针对智慧城市建设与区域产业经济融合发展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明确具体内容与实施路径,找出存在问题,加强工作实践,采取有效措施,为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智慧城市;区域;产业经济;融合;发展路径
1 智慧城市和区域产业经济的概念简介
所谓“智慧城市”,指的是通过通讯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传感网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广泛收集、分析和整合城市建设发展中各环节的重要高信息,并及时针对城市建设发展重点具体问题,提出针对性强且有效的应对方案,以此推动城市长远发展。基于本质角度而言,智慧城市就是有机整合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慧管理模式,保证城市各机制高效、安全运行,让城市居民切实享受到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便捷的生活服务,为促进城市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所谓“区域产业经济”,指的是某一行政区域内各产业融合发展,基于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区域产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为现代城市建设发展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提供了物质保障。
2智慧城市建设和区域产业经济结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智慧城市建设和区域产业经济结合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点,虽然“智慧城市”的口号喊得很响亮,但是很多地方政府和相关工作人员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并不深入,也没有出台相关政策和方案。在城市中,人们对智慧城市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缺乏深入的探讨。第二点,智慧城市建设缺乏应有的保障机制。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大工程,涉及的层面比较多,相关的扶持政策都是从宏观出发的,因此很难做到有针对性,同时也不能充分贯彻执行[2]。第三点,我国产业缺乏创新意识。就目前来说,很多产业都因循守旧,没有采用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这就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附加值低。第四点,相关平台建设不够完善。要想实现智慧城市和区域产业经济的结合,建立一个集高科技、人才、产业咨询与一体的平台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目前,各个城市还缺乏这样一个完整的平台。
3 智慧城市建设和区域产业经济融合发展策略分析
3.1重视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原本是一个工程学术语,本义是指: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首次出现后,成为新的政治名词。有专家研究指出,信息化可以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 25%的问题,而余下的 75%则需要通过顶层设计解决。智慧城市是政府在城市管理理念和模式上的改革,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长期持续的系统工程,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一是必须由政府领导班子亲自主持;二是必须组建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及专责协调部门;三是必须将智慧城市纳入城市发展规划,给予充分的政策保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破行政壁垒,整合信息资源,实现数据共享,为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全面、协调、区域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2做好宏观调控,促进两者的结合发展
在进行智慧城市建设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顶层设计,对两者的融合有一个大体规划。因为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并不相同,因此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考虑位置、文化等各种因素,确保顶层设计和城市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在进行顶层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协调、环保的理念,将节省能源、减少排放、优化城市环境作为出发点,整合不同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和信息共享,从而保证整个城市体系更加统一协调[4]。通过这种方式,当面对出现的各种问题和信息时,在协调统一的城市体系中会让问题的解决更加顺利和及时,公众们也可以更好地体会到区域产业经济和智慧城市建设带给人们和整个城市的好处,他们也会反过来加大对两者结合发展的配合力度。
3.3树立产业创新意识,重视科技创新
区域产业经济和智慧城市建设是互相推动的,提升区域产业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区域产业一定要树立创新意识,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针对我国的第一产业——农业,一定要加大其改造力度,因为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要在农业中积极推广先进的、经过多次实践的现代管理经验和方案,提高我国农业产物的科技含量和价值。此外,政府应该成立农业生产专家组,创新农产品的加工工艺,引进先进的设备,实现高效生产,促进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第二,加大科技产业力度,21 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因此一定要大力促进各个产业朝着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各个产业都在在研发、生产、销售等企业运作环节进行科技变革。相同区域内部的企业之间也要加强合作,共享科技成果,形成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的良好局面。第三,针对其他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更要推动其向着深加工的方向发展,改变只进行简单的加工装配的形式,促进各产业由量到质的转变,推动企业实现升级转型[5]。
3.4完善保障机制
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和区域产业经济融合发展,除了构建专职智慧城市建设部门之外,还要结合智慧城市建设需求完善建设部门主要岗位领导人员,为制定完善的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和具体工作流程提供人员保障。同时,不断提高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公共信息平台管理系统,确保其可以在日常运转中保证其高效性。加强现代科技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提高部门之间的配合度。另外,创新人才管理理念,坚持以人文本原则,有效调动人才工作积极性。同时,不断加大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力度,为更好地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和区域产业经济融合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加强保障机制建设,尤其是智慧城市建设和区域产业经济融合发展扶持政策,更需要因地制宜制定出更加完成的政策,并设置专项管理资金,为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和区域产业经济融合发展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国家下发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文件开始,各个城市都开始进行升级转型,积极进行“智慧城市”建设。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难免面临各种问题:对“智慧城市”认识不足、缺乏创新意识等等。针对上述问题,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首先应该加强对“智慧城市”内涵的深入认识,明确“智慧城市”建设和区域产业经济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五项机制。其次,还要做好顶层设计,针对当地的历史文化、地理位置制定符合城市发展的长远规划。再次,要树立产业创新意识,重视落后产业的创新。最后,就是要推动公共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便于高效解决问题,实现“智慧城市”建设和区域产业经济的高效结合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菊九.区域产业经济融合发展与智慧城市建设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07):380-381.
[2]方晓华.基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区域产业经济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时代经贸,2019(06):40-41.
[3]曹正荣.经济转型下智慧城市建设与区域产业经济融合发展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2018(22):88-89.
[4]牛海洋.智慧城市建设与区域产业经济融合发展研究[J].中国市场,2018(28):64+66.
[5]李磊.智慧城市建设与产业经济融合发展之路径分析[J].现代交际,2018(17):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