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浅析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8期   作者:兰狄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深入解读“教师为了不教”的理念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深入解读“教师为了不教”的理念,运用多样性的方法,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敢说,会说,并且懂得思考性的说。与此同时,教师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让学生逐步掌握语文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生;小学语文;学习能力;策略浅析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并不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究其原因在于:这部分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等”、“靠”心理。与此同时,部分语文教师常常采用“捏烂揉碎”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导致学生无法品味语文的独有魅力,而提升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便成为空谈了。针对这种教学现状,小学语文教师应真正地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从合作教学、角色扮演、实践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四个角度进行简要解析,让学生在多元的语文学习情境下,开展语文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合作教学,增强学生的文本认知深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思考语文知识,更应注重让学生跳出语文知识,从多角度进行延展,真正树立“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语文学习态度,从而达到增强学生文本认知深度的目的。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的,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从不同的角度,对语文问题进行探究,增强学生语文学习认知的广度、深度和高度,提升合作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讲授《丁香结》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思考的角度更为多样,教师出设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如何理解文章中的句子?与此同时,教师运用合作教学法授课,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更为重要的是保证同一小组中有不同思维方式和性格的学生,为更为有深度地探究此项问题制造契机。更为重要的是教师适时地融入学生的讨论过程中,针对卡壳小组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让学生认知在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最后,展示成果。通过和学生的交流,教师被学生的看法所震撼。学生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思考。第一部分,勇于承担。在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的沟沟坎坎。这是谁都无可避免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面对它,解决它。有的学生对此观点进行补充:人生同样也会有好的事情,值得我们期待。第二部分,人们应从压力中获得成长。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会承受多种多样的压力。这些压力即为作者所说的丁香结。这就需要人们顶住压力,并真正在压力的作用下,趟出一条血路来!通过运用合作教学的方式,教师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各抒己见,从而真正地从不同的角度探究语文问题,提升学生的文本认知深度,获得良好的合作教学效果。
        二、角色扮演,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众所周知,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然而,学生的阅读能力却令人堪忧。在日常的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常常采用教师讲解取代学生思考的观念授课,只是让学生对相关的内容进行阅读,并不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文本内容,导致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低。针对这种状况,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运用角色扮演法,开展此部分内容,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展示他们思考的空间,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讲授《穷人》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在资本主义时代背景下,贫苦农民的善良,教师运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运用他们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诠释他们心中善良的穷人,最终达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在此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点,整体感知文本。

教师和学生一块阅读本文,并让学生勾画喜欢的人物角色,以及对应的句子,为下阶段的角色扮演奠定基础。第二点,开展练习。教师为学生提供15分钟的阅读时间,并让学生用心揣测文章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并将阅读所获,以相应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表演,增强学生的阅读阅读能力。第三点,展示成果。在众多学生的角色扮演过程中,给教师印象最深的是萧赞的表演。为了更为凸显女主人公的善良以及犹豫不决,萧赞将怀中的婴儿放到原处,之后再次抱起,之后,再次放入原处。就这样来来回回重复了三次。与此同时,小赞的眉头紧皱。通过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教师为学生提供展示个人思维的空间,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有兴趣出发,深入解读文本,并思考文本,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古诗鉴赏的能力
        古诗本身言简意赅,对学生的文学素养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有些古诗较为抽象。古诗的这种特点无疑会提升学生的古诗学习坡度。针对这种状况,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融入到古诗营造的实践中,让学生观察实践中的场景,并建立与文本意境的连接,培养学生发现美和表达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例如,在讲授《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这首古诗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诗句,运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草色,并让他们联想古诗是如何对这种美好的景致进行描述的,从而让学生在欣赏现实之美的同时,感受古诗文字之美和意境之美,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三点着力。第一点,远观实践。教师带领学生,到楼上观察远处的春色,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对绿意渐染的春天进行描述。第二点,近观实践。教师带领学生到走进,观看相应的景物。第三点,开展交流。教师引导性地对学生说:“你们可以联系实践的内容,并分析古诗的独有之美!”通过和学生的交流,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从远观和近观的角度,赏析“草色眼看近却无”的诗句,并感受到古诗文字的精练以及独有的意境之美。
        四、多媒体法,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多媒体可以生动形象的展示文本,并在此过程中,降低学生的思维维度,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频沉浸感。与此同时,教师可以结合语文内容,创设具有趣味性和生活性的情境,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更为全面地掌握此部分内容,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例如,《只有一个地球》从浩瀚的宇宙说起,让学生感受到地球的渺小;从地球资源的角度说起,让学生感受自愿的有限性;从人类破坏地球的种种现象入手,让学生懂得保护地球的重要性。为了达到以上教学效果,教师运用多媒体,生动形象地展示上述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适时地与学生进行互动,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和紧迫感。与此同时,教师运用多媒体,简要介绍常见的几种保护地球的方式,,比如,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让学生从个人的行为入手,培养他们保护地球的正确价值观。通过运用多媒体授课,教师让学生从更为全面地角度,思考此部分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在提升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认知着力,搭建属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模式,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分析、思考和判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增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温润花.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宁夏教育.2017(09)
        [2]赵小萍.小学语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6(12)
        [3]姚磊.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