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幼儿园如何因地制宜的进行科学领域的教学

发表时间:2020/8/13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8月   作者:王葆华
[导读] 在乡下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科学领域的教学活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科学领域的教学活动,幼儿可以获得科学知识、科学经验、科学思维、科学常识等等,对于幼儿的健康发展具有关键作用与重要意义。幼儿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因地制宜的加强科学领域与幼儿生活之间的联系,提升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因地制宜的进行科学领域的教学,以提升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发展幼儿的科学思维。

王葆华   青川县乔庄尚品幼儿园  628100
【摘要】在乡下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科学领域的教学活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科学领域的教学活动,幼儿可以获得科学知识、科学经验、科学思维、科学常识等等,对于幼儿的健康发展具有关键作用与重要意义。幼儿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因地制宜的加强科学领域与幼儿生活之间的联系,提升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因地制宜的进行科学领域的教学,以提升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发展幼儿的科学思维。
【关键词】幼儿教学;科学领域;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140-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的指出,幼儿园各个领域的教学活动,都要依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认知发展情况进行教学,有效的选择教学内容,对于幼儿的成长与发展起着积极促进作用。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科学领域的教学是非常广泛而且复杂的,涉及科学自然等方面的知识,选择哪些教学内容成为幼儿教师需要担心的问题。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的知识,真正的科学隐藏在生活中,因此必须因地制宜的加强科学领域的教学活动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一、联系生活因地制宜的进行科学领域教学的重要意义
        1.是科学领域教学活动的实践需要。科学领域教学活动与生活之间联系的加强,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教师可以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组织教学活动,让幼儿学习到简单的、易懂的小知识,让幼儿自己形成对科学领域的认识以及相关的知识体系,完善科学认识,加强科学实践,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当前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的开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幼儿教师对于科学教学片面的理解,狭隘的开展教学活动,没有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开展教学活动,对于幼儿的认知特点与学习特点缺少深入的了解,所以促进幼儿园科学领域相关活动的生活化,提升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2.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需要。当前幼儿园的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幼儿园科学领域的活动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选择教学内容,对于科学领域的发展具有关键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的指出,要引导幼儿多多的接触自然,感受自然界的魅力,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引导幼儿从生活入手,学会利用废旧材料、爱护花草树木、节约用水,培养幼儿形成初步的环境意识。鉴于此,科学领域活动的生活化,是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幼儿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二、联系生活因地制宜的进行科学领域教学的主要措施
        (一)教师转变教学理念,转变角色定位,要学会选择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的科学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在幼儿园科学课程的实施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是幼儿园进行科学探究的领路人。幼儿园实施科学活动的核心就是要让幼儿感受科学探究的魅力与乐趣,感受探索知识的趣味性,教师不要仅仅关注科学领域活动的本身,还要创造机会让幼儿探索科学知识的价值。


教师需要做好的是选择与幼儿年龄特征相互符合的科学内容、科学材料,让幼儿主动探索,努力尝试,即使出现了错误,也不要直接批评幼儿,而是让孩子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教师还是幼儿活动的合作者,是孩子们的玩伴,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进行科学探索的人,要和幼儿一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同时要耐心的解答幼儿在科学探究中的种种问题,共同完成科学活动。教师还是幼儿活动的赞扬者,不论孩子的探索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都是幼儿的学习经验,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为幼儿的科学探索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幼儿在愉快的、轻松的、自由的环境下探索科学知识,对于发展幼儿的科学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与作用。幼儿园科学领域的教学活动,内容非常的丰富,涵盖了自然、人类活动、动植物、科技等相关知识,种类复杂。作为幼儿教师,需要选择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联的活动,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知识,在生活与学习中常见的知识,感受良好的生活经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实现幼儿科学领域活动的生活化,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的教学工具也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幼儿园科学领域的活动中,主要就是要促进幼儿成为积极的科学探索者,激发幼儿对科学领域的知识,获得科学学习经验,因此,幼儿教师在活动中使用的教育应该是只要生活中常常见到的,让幼儿有熟悉的感觉,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在选择与实际生活相符的活动内容后,也要提供适当的教具,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例如,在幼儿园中班可以组织《昨天、今天、明天》的活动,引导幼儿对这三个概念其意义的理解,引导幼儿认识数字、认识日期。教师可以拿出孩子们在家里天天见到的日历与挂历。在大班的活动中,可以和幼儿一起探索温度计,引导幼儿了解温度计的用途,探索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让幼儿学会利用温度计去测量水温,在幼儿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要耐心的指导,引导幼儿探索出正确的使用方法,加强幼儿的认知。因此,幼儿科学领域活动中教具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使用什么样子的教学工具,关系到幼儿的探究兴趣与积极性,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失败,更关系到幼儿的科学意识发展。
        (三)采取家园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调动家长进行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在幼儿园科学研究活动的开展中,要采取家园合作的形式,家长与教师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科学小知识,选择有效的科学内容,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让幼儿科学探究的活动走出幼儿园这个区域的限制,拓展幼儿的学习领域,孩子在生活中更多的与自然、与社会接触。因此,可以采取家园合作的形式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要求家长到幼儿园来感受,专家进行讲座,学习自然知识,一起进行科学小实验,营造浓厚的探究氛围,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与热情,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促进科学活动与生活之间的练习逐步加深,提升幼儿科学领域活动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科学领域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幼儿科学思维的发展,可以让幼儿获得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维,让幼儿获得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幼儿园教师需要因地制宜的加强科学领域教学活动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吴婷婷.浅谈幼儿园科学教育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科教文汇,2013(5).
[2]蔡桂琴.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孩子的科学探索与操作[J].幼儿教学研究,2011(8).
[3]朱丽芳.多元化幼儿自主探究活动的组织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3(7).
[4]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J].幼儿教育,20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