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铜仁江口供电局 贵州铜仁 554400)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用电及社会公共设施的用电量都在逐年快速增长,这必然对输电线路等电网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输电线路的运行和检修情况直接影响到我国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的有序发展,一旦输电线路发生故障,轻者会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严重时会导致整个电网瘫痪,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因此,一定要做好输电线路的运行检修工作。本文就对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措施进行分析,可供参考。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措施
1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
我国输电线路检修长期以来一直沿用五十年代初的定期检修制度,检修主要根据时间节点来进行,检修的项目和方法也都是依靠经验,对设备质量、性能差异、结构组成等方面的判断难以精确化,再加上检修人员的职业素养等难以把握,在检修过程中非常容易造成资金消耗量大、检修周期短等问题,对输电线路的安全正常运行造成很大影响。同时,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我国电网系统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运行和检修专业性也越来越高,加上很多设备不需要经常检查,传统检修模式难以对安全隐患进行有效的检测和及时的排除,给输电线路运行带来影响,还会造成成本浪费,因此,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应用是大势所趋。
2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现状
2.1相关责任制度不健全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是一项涉及人员、分工等众多的工作,如果缺乏健全的责任制度,各项分工责任无法落实到专人,就会导致权责不明,在出现问题时互相推卸责任,使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的情况,这对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具有严重的影响。此外,缺乏完善的制度制约,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就难以激发,必然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因此,要实现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管理一体化就必须建立健全相关责任制度。
2.2缺乏专业的人才
输电线路运行和检修一体化管理是一项包含内容众多的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对相关人员的专业性具有较高要求,如果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将增大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推进的难度,加上我国电网建设不断完善,输电线路越来越长,对输电线路检查和维修专业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专业人才缺乏对输电线路的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阻碍。
2.3缺乏完善的管理模式
随着电力系统发展地越来越快,新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不断出现,输电线路的运行和检修两方面也各自实现了一定的突破,但是在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很多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对机械设备的操作以及信息管理、检修数据和时间安排等方面缺乏成熟完善的模式,导致输电线路运行和检修一体化管理效率低下,难以达到预期的管理成果。
3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措施分析
3.1建立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系统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工作要顺利进行,必须要有健全的管理系统的支持,通过这个系统对输电线路运行状态以及检修计划进行评估和优化,并高效的进行人员分配,确保输电线路安全正常运行,同时,通过专业的管理系统对相关的数据、电网模型、设备状态以及检修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可以使高输电线路运行和检修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对运输线路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有效积解决,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2完善信息档案库,提高管理的技术水平
在电网升级和输电线路规模扩大化进程中,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管理难度也会随之加大,这也给电力部门的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输电线路信息化检修管理已经成为可能。因此,电力企业要以信息化为抓手,建立完善的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管理数据库,尤其是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设备信息库,就输电线路检修管理设备出厂数据、检修记录、实验数据、运行参数等进行详细记录,为输电线路今后的检修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如根据设备运行状态将设备划分出来,确定设备检修周期和线路检修方法,以节约线路检修管理成本。同时将智能化分析、数据库分析、负荷预测、安全验证等先进技术都应用到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管理中去,并将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定期检修、故障检修统一起来,以提升输电线路检修管理一体化水平。
3.3重视运维队伍建设,进行智能化管理
运维队伍、运维人员是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工作的实施者、执行者,运维队伍的技能水平、思想认识会给输电线路检修管理带来直接影响。因此,电力企业要重视和加强输电线路运维队伍建设,引进一批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运维人员。然后适当提高运维队伍的薪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并立足于企业学习和培训机制,开展运维队伍教育、培训工作,通过规程学习、现场培训和岗位练兵提高输电线路运行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责任意识、在此基础上,将市场化管理手段运用到运维队伍管理中去,借助多元激励手段和绩效考核提高运维队伍的工作热情。运维人员则要树立现代管理理念,根据社会发展现状、输电线路实际运行情况,运用先进设备和技术手段做好输电线路检修工作,不断提高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管理工作的智能化水平。
3.4加强现今科学技术的运用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支撑,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可以运用智能化分析技术、安全校验技术、数据库分析技术、负荷预测技术等先进的科技,对输电线路运输和检修方案进行优化,提升设备对输电线路的检测能力,使输电线路的运行和检修工作充分结合,通过检测设备对输电线路各设备的运行情况,将不需要检修的设备和需要检修的设备区分开来,并据此确定检修方法和检修周期,确保输电线路安全正常运行,同时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省成本。
3.5建立系统的绩效考核体制
要想切实提升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效果,还应建立系统的绩效考核制度,同时,应彻底摒弃分体管理中工作效率较低的陋习,不断健全和完善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相应管理岗位的绩效管理制度。
4结语
总之,我国电网规模与日俱增,输电线路的长度不断增长,传统的运行和检修模式会带来不必要的时间和成本上的浪费,且难以适应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的新设备的检修,加上新的智能化的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因此对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实行一体化管理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且具有可行性。有关部门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和信息档案,同时要注重对现代科技和智能化手段的运用,提高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高颖.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5(5).
[2]任海涛.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措施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旬刊),2016(10).
[3]张海马.关于输电线路运行及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分析[J].通讯世界,2015(23).
[4]董伟,李春晓.输电线路一体化运行检修管理模式探讨[J].机电信息,2013(21).
[5]蒲廷兵.浅析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的一体化管理[J].机电信息,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