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暖通工程来说,它主要是在建筑等形式下安装暖通空调的过程,通常来说,暖通空调是指同时具备采暖、通风以及空气调节功能的空调器,它在建筑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对人们的日常居住生活来说也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对于现在的建筑设计来说,暖通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并且避免在设计上的问题,影响后续的工程施工活动。
关键词:绿色理念;节能技术;暖通设计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取暖、控温、通风等要求不断的增加。在实际建筑耗能中,由于建筑空调、取暖、通风等需求所产生的能源消耗,占据了大部分的建筑能源消耗,对于周围的环境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为了更好的贯彻和落实国家对于绿色建筑的相关理念要求,就需要我们从建筑耗能方面入手,在建筑的供暖和通风等方面的需求上,可以充分的利用当前的暖通空调设计,减少建筑的相关耗能,并且降低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
1暖通设计原则
暖通设计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在进行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原则:其一是综合实际情况,任何设计图纸都需要结合实际,暖通工程也是如此。在实际设计中,设计人员要考虑到建筑的真实情况,比如结构、用途以及所处地区的气候等等。更加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建筑物用途,暖通设计思路有很大的差异,要依靠设计师自己来掌控;其二是控制成本,暖通工程要想顺利建设,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以支撑,科学的分配是保障工程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暖通设备的安装有着结构复杂和隐蔽性强等相关的情况,安装之后投入使用时极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这方面,要保障维修的便利性,尽可能减少维修现象出现,以此来控制成本;其三是节能减排,在整个建筑之中,暖通这方面可以说是能源消耗最大的。为了能够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进行暖通工程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环保因素。在选材时,可以在保障质量的基础上尽量使用环保型材料。为了可以降低对能源的耗损,还可以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在保障居住空间舒适度的情况下,实现节能环保。
2绿色理念和节能技术在暖通设计中的应用
2.1变频节能技术
此类技术主要指:在建筑结构空调负荷的实际需求发生变化时,如人员操作、温度变化等,通过利用风机、水泵等设施,有效减少能源的实际用量,以良好的迎合于荷载变化需求。一般而言,此类技术可以减少30%~40%的能源消耗,如,将其合理应用于中央空调中,其中,以具体的温度限值以及满注率为参考,决定实际注入的水量值多少,且应进行具体设计的过程中预先留出10%的余量设计。此外,由于上述系统长久处于释放水流量最大的状态中,因此,当建筑量增加亦或季节发生变化时,其在具体运行过程中的热负载值则会远小于所设计的负载值。且当冷冻水的设计温度长期处于5℃~7℃时,相应的水泵调动其最大功率将会造成巨大的能源消耗,从而致使能源浪费现象发生。通过在暖通设计中合理应用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上述情况发生,有利于节约能源。比如,某中央空调系统应用变频节能技术之后,其水泵测试数据显示:当制冷量为75%的时候,机组需要的冷却水流量是34%,水泵的耗电量为20%;当制冷量为50%的时候,机组需要的冷却水流量是22%,水泵的耗电量为15%。据此数据可知,变频节能技术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
2.2冷热泵技术
对此类技术的应用是将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合理融入于暖通设计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其主要指:以相应机组与地源进行耦合的条件下,赋予空调系统制冷以及制热的职能,使其可以更好地迎合人们的日常实际需求。简而言之,此类技术是通过有效利用地下水所具有的恒温特性,以应用电能对其进行合理调控的方式,使得地下水与相应管路系统的热能相互进行调换。
其中,倘若将这种技术应用于夏季,可以通过制冷周围环境的方式,吸收空气中多余热量,同时将其存储于地下或者应用于日常的其他活动当中;而倘若将这种技术应用于冬季,则可以通过利用其所存储的热能,对周围环境进行直接供热,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另外,因为地下水的温度较为稳定,波动范围在10℃~25℃之间,冷热泵技术应用的相应机组制冷系数与制热系数均在3.5~4.4之间,其运行成本会降低30%~40%。
2.3引入自动调节系统
空调系统的能耗高低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在建筑暖通设计中,基于新型节能设计理念,可以选择低能耗、高性价比的空调系统,引入自动调节系统,采用高低峰值控制等方式,实现智能化暖通空调系统运行。首先,在计算暖通设计各项数值时,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自然通风条件和光照条件,避免过高估算各项数值。其次,在选择暖通空调时需要考虑综合性价比,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追求总能耗的最小化。最后,利用智能化的自动调节系统,可以根据室内温度和湿度进行自动调节,在室内无人的情况下可以自动关闭暖通空调系统,实现节能设计目标。
2.4水力平衡技术
对此类技术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有效的降低能源消耗以及提高所建造环境的舒适程度。因此,就要求相应的设计人员以实际的用户需求以及使用环境为基础,在有效为环路水力平衡提供保障的基础上,制定出较为完善、有效的设计方案。而倘若无法有效保证环路水力平衡,也可以通过合理应用静态水力平衡阀的方式,其中,如果相应建筑中的暖通系统受水流波动影响较大,则也可以通过应用动态水力平衡阀的方式,究其原因为:平衡阀具有应阻力大且阀权度高的特点,因此,想要有效保证环路水力平衡,就需要合理设置动态、静态平衡阀的位置,其中应注意的是,在进行具体设计平衡阀位置的过程中,应注重以实际的建筑结构以及应用环境为基础。比如,某建筑的暖通系统中,应用了多级串并联系统,在该系统中,每个平衡阀的流量都能够达到其设计流量,能够有效保障环路水力平衡。
2.5自然通风技术
此类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运用自然因素对热环境进行改善,即在建筑内的空气温度与外界差距较大时,基于建筑热压以及内外风压,利用自然通风以减少室内的温度值,以将其调整为就人体而言最为适宜的温度,从而有效减少能源消耗。此外,倘若建筑内温度高于最适宜人体温度,也可以选择利用能源消耗的方式进行降温,有助于节约能源。
2.6地源热泵系统
地源热泵系统作为绿色建筑工程暖通空调设计中一种使用成本较低,其同时具备暖通空调供热与制冷两种功能。地源热泵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虽然可以通过地下埋设的换热装置,对地面温度产生影响,然而却不会对地下水或者地面生物系统造成破坏。使用绿色建筑技术不仅确保了换热器使用性能的充分发挥,同时也达到了稳定地源热泵使用性能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暖通设计对于提升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室内空气质量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和推进,新型节能设计理念逐步得到建筑行业的认同,在建筑暖通设计中践行新型节能设计理念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重视对建筑物周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重视排风余热回收装置的设计以及合理选择暖通空调系统都是新型节能设计理念在其中的应用与体现。未来,暖通设计将会更为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为注重节能设计。
参考文献
[1]刘强.探究绿色建筑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14(31):172-173.
[2]周振广.暖通空调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与应用前景[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14):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