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杜普之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冯玉波 杜普之
[导读] 摘要:电力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能源,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山东省元丰节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电力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能源,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电力工程中广泛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保障良好的应用效果,全方位监督电力系统的工作环节,及时处理发现的故障,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促进电力行业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气自动化;具体应用
        引言
        电力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当中运用的意义重大,不仅可以促进我国电力工程的信息化发展,而且还可以强化我国电力工程管理水平。在实际运用电力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电力工程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的开展电力工程设置。最大程度上展现出电力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优势,切实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运用意义
        1.1有利于保障电力工程管理安全
        传统电力工程管理工作,一般都是运用人工检修、人工操作管理的形式开展的,其危险性相对较强。客观来说,传统的检修工作人员。会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对电力工程开展检修,不仅容易造成安全隐患,而且还容易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经费。将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融入到电力工程当中,工作人员便可以在计算机当中发现电气系统运行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检测各个电力设备是否存在故障。通过有放矢的检修分析,将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代替传统人工检修维修,切实减少了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确保了电力工程管理安全性。
        1.2有利于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在实际开展运行的过程中,电力系统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很多安全事件都是突发、不可预测的。电力人员若发现了电力系统出现故障,必须要第一时间进行抢修工作,来保障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但是一般情况下,因为电力系统非常复杂,所以很多电力工作人员无法第一时间来发现故障、解决故障,导致故障出现迟滞性。久而久之,不仅会增加维修成本,而且对电力设备造成了严重损失。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的电力工程当中融入,可以通过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的形式,对潜在的安全隐患、安全故障进行预测。若发现了电力工程系统漏洞,便可以第一时间通过维修检修的手段,全年提升电力工程的运作效率,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2电气工程中自动化设备的主要干扰因素
        2.1电磁干扰
        电磁干扰是电气工程中自动化设备最常见的一种干扰源,通常包括外部电磁干扰与内部电磁干扰。电磁干扰源的产生是由于强大的电磁场运动变化造成的。在电气工程系统中,通常分为强电系统(动力系统)和弱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强电系统通常电压高、功率大,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为强大的电磁场,快速变换的电磁场容易对弱电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自动化设备的元件、导线容易在强磁场的作用下出现感应电流,进而造成自动化设备运行的不稳定或出现错误,甚至发生损坏的现象。
        2.2传导与辐射干扰
        在电气工程系统中,传导和辐射也经常对自动化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影响。传导和辐射干扰产生的原因在于在高电压激发的电磁波在传导过程中能够相互转化,电磁波激发的电能可以对自动化设备产生明显的干扰。
        2.3通信信号干扰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设备中,包含了大量的传感器、控制器、智能仪器仪表等设备。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彼此之间需要进行信号传递和通信。通信信号一般分为两种,即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信号传输方式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在有线信号传输方面,如果信号电缆屏蔽性不良,很容易受到外界的电磁场干扰,激发出感应电流,导致信号出现畸变失真,造成信号通信出现错误。对于无线信号传输,如果在信号传输空间存在其他较为强大的电磁波,且频率与无线通信信号频率较为接近,便非常容易对无线通信信号造成干扰,引发通信错误。


        3电力工程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
        3.1变电站自动化
        电力系统的变电站和输配电线路可以联系发电厂和用户。实现变电站自动化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可以降低人工监视和电话人工的工作负担,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监控变电站运行,提高变电站的安全性;(2)可以全方位地监控站内的电气设备,利用全微机化装置,实现设备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利用计算机电缆和光纤,实现计算机屏幕化操作,自动记录统计;(3)可以满足变电站的运行操作需求,实现电网调度的自动化,促进电力生产过程中的现代化。
        3.2电网调度自动化
        以计算机为核心,建立电网自动化调度系统的控制系统,可以利用实时信息收集和显示系统,以及软件系统实时计算和分析。利用信息收集和显示系统,可以采集数据,并利用屏幕显示出来,实施现代化检测。软件系统包括紧急控制和电路恢复等程序。发电厂利用远动端收集信息,利用调度端负责整体调度。
        3.3发电厂分散监控系统
        发电厂分散监控系统利用分层分布式结构,包括过程控制单元、工程师工作站、运行员工作站等。主控模件利用冗余智能模件总线进行通讯。过程控制单元负责控制整个生产过程,现场变送器、热电偶、热电阻等都会向过程控制电源传递信号,通过运算处理实时显示运行参数和设备状态,通过信号输出和打印促使执行机构稳定运行,有利于监测和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在运行员工作站和工程师工作站设置人际接口,过程控制单元向运行员工作站发送信息,并且发出指令。操作人员接收指令之后,负责监测和控制机组的整体运行,工程师负责修改和维护系统。工程师利用工程师工作站设置系统组态,完善系统诊断工作。
        3.4电力系统智能化
        电力系统工作的主要方向就是实现智能化技术,对比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操作在电力系统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些年,行业专家不断深入研究电气智能化技术,深入挖掘系统故障解决策略和安全隐患排查策略,提高电力系统工作效率,避免因为故障导致设备停工,导致电力企业遭受损失。专家还需要分析电力系统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开展创新工作;深入研究电力系统智能化操作,针对机器设备出现的故障,提出高效解决措施,为电力企业提供针对性的故障处理措施,通过电网设计工作有效提升电网整体质量。
        3.5配电网自动化
        实现配电网自动化可以全面管理配电系统,弥补传统配电系统的不足,充分发挥配电结构的作用,有效运行电力系统。配电网具有较多的自动化功能,包括采集数据之后控制数据的运行,监控整个配电系统的运行过程,及时解决配电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维护配电设备,结合监测数据落实检修工作,严格管理停电过程和运行负荷,建设自动化设备,科学地计量计费,利用网络上传数据,通过网络分析,完善配电系统的功能。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可以传输电力,保障整个电力传输过程的稳定性,利用电网系统向电站传输生产的电源,再通过配电网向用户传输电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工作过程具有灵活性特征,其中最高层系统是自动化主站系统,可以维护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稳定运行,及时诊断配网故障,尽快恢复正常工作。
        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作为一种更加智能和自动的技术,能够让电力工程的众多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让整个电力工程的安全性都得到很大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是未来电力工程发展的关键,所以需要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充分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
        [1]张吉明.浅析电气工程智能自动化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J].新疆有色金属,2018,(2):109-110.
        [2]严规勇.浅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5):169.
        [3]何清波.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数码世界,2018,(4):3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