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阳泉供电公司 山西阳泉 045000
摘要:倒闸操作是变电运行的重难点工作之一,其涉及的设备种类多,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多,危险点存在于操作环境及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行为习惯中,且与运行人员自身的生命财产及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密切相关。辨识操作中的危险点并提前掌握预控措施,将有利于提高操作的质量。无论是严格按流程规范操作还是提升技能水平,都值得引起运行人员的重视。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主要危险点及控制措施。
关键词:变电运行;倒闸操作;危险点;控制措施
引言
变电系统的倒闸操作是保证电力得以稳定供应的关键技术,对于整个电力系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对于隔离开关、母线、危险点、供电线路等环节要进行高效的控制,并且要加强对于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通过不断优化倒闸操作技术为供电网络长久、稳定的运行保驾护航。
1倒闸操作危险点产生的原因
倒闸操作涉及电气设备状态的转换,一般始于调度发令,从运行人员接到调度命令到整个操作流程的完成,每个环节都存在危险点;由于变电站设备种类多,操作过程中影响因素多,危险点普遍存在于操作的环境以及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中。无论是运行人员没有按照调度令逐项操作、严格遵守倒闸操作的流程,或者是出于麻痹大意,没有刚性执行操作票,抑或是技术水平不足,对操作到的设备知之甚少而盲目操作等等,都有可能导致误操作,严重时将危及运行人员自身的生命及整个电网的安全。无论是面临什么类型的操作,运行人员都应该严格按倒闸操作的规范流程执行,同时应掌握不同类型的操作所对应的技术措施,确保可以防范于未然,顺利而安全地完成操作任务[1]。
2倒闸操作的主要危险点及防范措施
2.1变压器操作的危险点及其防范
①在主变压器的倒闸操作中,由于在分合空载变压器时,可能会出现操作过电压,危及主变绝缘,所以操作时需要将操作到的主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②主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因为操作而发生改变时,主变的接地零序保护也应随着中性点接地方式的改变而同步做调整,防止出现接地故障时保护不能正确动作的事故。③当主变压器运行于2条及以上的并列母线时,对主变进行停电、送电时都要保证每条母线上都应至少有1台主变压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保证不因操作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接地方式。④操作中需要倒换主变的中性点接地刀闸时,应确保先合上另一台主变的接地刀闸,再拉开停电主变的接地刀闸;恢复时应保证原停电主变的接地刀闸已合上后再拉开另一主变的接地刀闸;即保证系统接地数量不变,且可靠接地。
2.2母线倒闸操作的危险点及其防范
首先是在倒闸过程中二次回路的切换工作。在实际的母线倒闸操作过程中,要根据相应的规定进行二次回路的切换,如充电保护压板、PT投退开关切换等。其次是要注意倒闸操作过程中母线一侧的刀闸的操作情况。在该项操作中,必须要取下母联断路器的控制保险,避免出现误跳闸的情况,同时要按照操作规定的流程来进行母线上元器件的置换工作。当前比较常用的方式是全部单元倒换法。该方法以等电位操作法为基础,当母联开关处于运行状态时,两条母线的电压相同,没有电位差,因此可以使用“热倒”的方式直接使用隔离开关进行操作。
2.3直流回路操作的危险点及其防范
①投上直流熔断器时应先投负极,再投正极,保证先零线后火线,防止漏电时出现触电事故;取下时顺序则相反。②为了防止频繁操作出现事故,装、取直流熔断器时需保证间隔大于5s。③停用直流电源前须先退出相应的保护出口压板。④双充双蓄的直流系统须利用某一组充电机直接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时,须先合上母联开关,并须借助信号和仪表的数据来判断母联开关可靠合闸后再进行操作,防止其中的一段直流母线失电[2]。
2.4环形网络并解操作的危险点及其防范
环形网络(环网)的并解列也称合环、解环操作,是电力系统由一种方式转换为另一种方式的常见操作。环网常由同一电压等级的线路组成,有的也包括变压器,又不同电压等级的线路组成,环网的并解列操作,除应符合线路和变压器本身操作的一般要求外,还具有本身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是正确预计操作中每一步骤的潮流分布,以及如何在操作中控制其不超过各元件允许范围。
为确保环网并解列操作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合环操作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相位一致,在初次合环或进行可能引起相位变化的检修之后合环操作必须检修相位测定。(2)调整其电压差,最大允许电压差为20%,特殊情况下,环网并列最大电压差不应超过30%。(3)系统环状并列时,应注意并列处两侧电压矢量间的角度差,对整个环网内变压器结线角度差必须为0。对潮流分布产生的功率角,其允许数值应根据环内设备容量、继电保护等限制而定。(4)合环后各元件不过载,各结点电压不超出规定值。(5)系统继电保护应适应环网的方式。解环操作时主要考虑解环后引起的潮流电压变化、自动装置继电保护的改变等。
3预防倒闸事故的具体措施
3.1提高对于危险点的控制能力
在倒闸操作的过程中,一些操作步骤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些因素被称为危险点。想要避免发生倒闸操作事故,就要对这些危险点进行高效的管控,而管控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因此要通过组织培训班以及展开研讨会等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水平,以降低错误操作发生的概率。在设计培训课程时,要根据实际的变电运行情况进行场景化的模拟训练,让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针对该项操作进行反复的模拟演习,通过演习来锻炼工作人员对于倒闸操作的熟练度,并且提高其遇到突发事故时的应变能力[3]。
3.2对操作原则要严格遵守
一是假如工作人员因为错误操作导致隔离开关出现误拉,在误拉后要做到立即的合闸处理,这样能够对其存在着的电弧进行消除,如果隔离开关已经是全部都拉开的情况下,那么是不可以立即合上。二是对于隔离开关进行操作前,相关的人员需要保证断路器能够处于在断开的状态之下,这样可以有效的对隔离开关作出相应的操作。三是对于线路进行送电的时候,必须要保证其顺序,首先是将母线侧隔离开关进行合上,其次便是对线路一侧的隔离开关进行合上,最后将断路器合上。四是主变电的停送电操作为如下所示:首先是停电操作。通常是先停低压侧,之后再停中压测,最后是高压侧。在进行操作中要将其每一侧的断路器能够直接的操作到断开的状态之下,此后需要从低到高对隔离开关进行操作,然而送电的时候是相反的。
3.3对于大修或新建设备的测试
针对新组建完成的变压器、发动机以及完成了大修的变压器与发电机,为了防止一次、二次接线错误,造成差动保护误动事故,工作人员要进行具体操作时需要进行科学的投退保护,避免出现保护误动现象。在连接110kV或者220kV的断路器并正式投入运行后,需要对其相量进行测量。一方面在合闸操作进行之前就与调度人员进行沟通,让系统中的母线的母差进行保护性推出;另一方面在确定了母差相量正常以及差动回路电流正常后,工作人员与调度室进行沟通,重新投入母差保护[4]。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在变电站中倒闸操作有重要作用,相关单位要对这项工作引起重视,因此日常工作开展中相关人员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积极的采取先进的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的学习能力,合理应对突发问题。保证变电站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孔令考.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中的常见问题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4):147-148.
[2]张俊霞,毕海青.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中常见的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6):189.
[3]黄志勇.基于变电运行的倒闸事故及危险点预控技术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5(11).
[4]赵莉萍,钱蕾. 浅谈变电运行中的倒闸操作[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4):17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