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种猪的健康在生猪养殖中十分关键,其不仅影响生猪生长发育与繁育质量,还影响着养殖场的发展。为了做好种猪培育工作,养猪户应转变管理方式,熟悉种猪疾病的种类,做好生猪屠宰前后的检疫检验工作,使猪肉产品安全地投放到市场中,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健康。现通过分析种猪疾病的种类,阐述种猪疾病防治方法,探讨种猪检疫检验的措施,以期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检疫检验;防治方法;种猪疾病
在种猪养殖期间,即便做到全力防控,也有可能在不同的环境与季节下爆发疾病,导致流行性病情,带来较大的损失,尤其是一些气温变化较快或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稍不注意,就有可能造成猪群受凉而出现猪流感[1];另外,还有一些养殖户防控意识不强,不重视免疫工作,部分病情下免疫接种有可能导致应激结果,因此在免疫上部分养殖户有所顾虑,最终为很多种猪疾病的发生埋下隐患。因此如何合理防治及科学地进行种猪检疫检验十分重要。
一、种猪疾病的种类
(一)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是种猪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一旦患有此病,种猪将会出现水状粪便、排出粪便不成形、粪便呈青绿色或黄绿色、食欲下降、体重减少等表现,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其售价。
(二)皮肤病
皮肤病为种猪常见疾病之一,若种猪患上此病,皮肤表面将形成如黄豆一般大小的硬结节,有瘙痒感,种猪发病时会通过摩擦栏杆的方式解痒,通常称之为猪疥螨病,若治疗不及时,将会造成种猪频繁蹭痒而导致毛发松乱,甚至是食欲下降,还会影响到种猪出栏,降低猪肉价格。
(三)肢蹄病
肢蹄病主要发生在种猪的关节部位,一旦患病,种猪将出现关节处肿大表现,若病情较为严重,还会导致其脚部破裂,甚至会使其正常站立行走受到影响。正常情况下,种猪膝盖、蹄部与腿部出现肿胀,就表示感染肢蹄病。
二、种猪疾病的防治措施
(一)消化系统疾病
药物是治疗种猪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方法,具体做法是:在种猪饲料中加入药物,拌匀,若种猪病情严重且无法正常进食,可给予痢菌净与林可霉素注射。在平日饲养期间,还需定期清理猪舍,做好卫生管理,确保猪舍通风良好,严格落实消毒工作,为种猪创建舒适、健康的生长环境;另外,饲养人员还需认真检查饲料质量,禁止喂食过期或霉变的饲料,并提供清洁饮水,由根源上杜绝消化系统疾病的出现。
(二)皮肤病
皮肤病的发生一般与种猪猪舍的环境存在密切关系,饲养人员应严格落实猪舍卫生清洁工作,不仅要及时打扫猪舍内的粪便,还要保持猪舍通风,使空气内病原微生物有效减少,降低空气湿度,继而使皮肤病发生率降低[2]。若种猪患上皮肤病,需结合具体情况采取治疗措施,如为局部患病,可于患处喷洒高锰酸钾溶液;如为全身患病,则给予地塞米松与青霉素注射治疗。
(三)肢蹄病
在防治肢蹄病时,首先,要为种猪创造卫生、干净的生存环境,使种猪保持整洁、干净的状态;其次,要确保猪舍安静,避免种猪受到惊吓;最后,要落实种猪隔离工作,避免种猪因争夺饲料而打架,以减少肢蹄病的发生。若种猪已患上肢蹄病,可使用复方磺、安定同治疗。
三、种猪检疫检验对策
(一)屠宰前检疫
种猪屠宰之前,要通过物理观察方式对种猪进行个体与群体检查。个体检查指的是通过触诊、听诊与视诊等方式检查,检查内容一般是生猪的个体精神情况、体温、呼吸、皮肤、腹部与可视黏膜等。群体检查是由整体上对种猪的状态进行检查,一般是观察种猪的精神状态,确定其运动、饮食、呼吸状况等,找出不合群的种猪个体,如口鼻异物、饮食较少、精神状态不佳等,其后开展针对性观察,如口腔黏膜、排泄物、被毛与体温等,重点关注种猪体温变化,通常种猪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0~20次,体温为38℃。
(二)屠宰后检疫
完成屠宰工作后,还需落实头部、内脏和皮肤等部位检疫检验工作。在进行头部检疫时,要通过视检的方式对种猪的咽喉、扁桃与五官等部位进行检查,严防口蹄疫、囊虫与结核等疾病;在对皮肤进行检疫时,因部分种猪疾病会表现在皮肤颜色上,故检验时需细致观察种猪的皮肤,还要重点观察种猪四肢,一旦发现问题,需及时进行处理。内脏检疫是种猪检疫工作中的关键内容,要对种猪的重点内脏器官如肺、胃、脾、肝、心等进行重点检查[3],对其进行仔细分析,了解是否存在病理变化,其后对各种寄生虫疫病进行检验,如囊虫、浆膜丝虫等。另外,还要进行酮体检验和旋毛虫检验。酮体检验主要是检查淋巴结、肾脏、肉体腰肌等。为使检测的准确性得到提高,还需进行复检,即对酮体各部位进行全面检查,重点关注腺体是否摘净、脊柱骨断面脓肿及出血病变等情况。旋毛虫检验时,剖解种猪后,还需于种猪内部横膈肌两端各取一小块肉样,通过肉眼观察其是否存在寄生虫,其后取碎小肉粒压片,采用60倍显微镜仔细进行观察,了解是否存在旋毛虫疾病与囊虫。
四、结束语
种猪疾病会直接影响到养殖业的发展,养殖户需要提高对种猪疾病的判断力,做好种猪疾病的防治、检疫工作。在开展种猪疾病防御工作时,养殖户除了要严格消毒猪舍卫生,为种猪定期接种疫苗,还要在后期检验检疫工作中,严格把控细微环节,以确保种猪健康成长及猪肉质量安全,使养殖业能够长久、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伦强.浅析种猪疾病的种类与防治以及检疫检测方法[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11):192.
[2]宋顺强.种猪疾病的种类与防治以及检疫检验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8,(1):100.
[3]李健.种猪疾病种类与防治以及检疫检验方法的分析[J].兽医导刊,2017,(20):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