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分析玉米种植中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20年4月   作者:李纯艳
[导读]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除了食用之外,还有其他的重要用途,种植前景十分广阔。虽然玉米的种植管理相对简单,但是一些常见的病虫害仍然牵制着玉米产量和质量的提升。

       李纯艳
        哈尔滨市阿城区玉泉街道办事处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黑龙江 哈尔滨 150322
       
       
        摘  要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除了食用之外,还有其他的重要用途,种植前景十分广阔。虽然玉米的种植管理相对简单,但是一些常见的病虫害仍然牵制着玉米产量和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玉米  病虫害  防治措施
       
       
        由于我国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气候优势,玉米成为我国粮食种植的主要农产品之一。玉米的覆盖面积广阔,仅次于水稻、小麦,在我国粮食作物的种植中位居第三位,在全世界仅次于美国。玉米不仅是制作粮食的主要原材料,也是工业酒精和烧酒等饮品的主要原材料。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以其种植管理方便、产量收益高的优点受到了广大农户的青睐。
        1.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现状
        现如今,面对农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尤其是在东北地区,玉米已经成为了种植面积最为广泛的作物之一,东北更是享有“玉米黄金区”的美称。由此可见,玉米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国家也对玉米种植提出了新的要求,以现代农业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促进玉米种植的不断发展,推行务农新理念,生产健康、安全、无污染的绿色玉米产品。在追求这些优点的同时,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玉米的病虫害问题。玉米的病虫害问题是近几年来一直困扰着我国农民的问题,尤其是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一旦玉米的病虫害威胁到粮食产量,将出现无法挽回的后果。
        2.正确种植玉米的方式
        2.1耕地
        在收获玉米之后要做好相应的灭茬工作,在土地中施加一些适量的基肥,并且在冬天来临之前对土地进行深入的耕地,不仅可以让土壤能有时间进行熟化,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土壤具有积蓄雨雪的作用。整个土壤的结构会在经过被冻住以及融化的过程后发生改变。在冬天来临之前进行施肥的目的是让土地与基肥之间能相.互融合,从而增加土壤的肥沃度以及能保住土壤中水分的作用。耕地的深度一般需要控制在25厘米到35厘米之间,当然实际的耕深度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2.2在种植时应选择优质的种子
        玉米种子的好坏会直接对玉米的产量有所影响,在选择种子的时候,应选择带有种子包衣的,这样的种子能有一定的抗病性,能对一一些病虫害有所防治,促进种子的发芽能力。以一一级的种子来讲,每当种子的纯度下降百分之一的时候,其相应的.产量就会降低百分之零点六一,因此,在种植的时候,为了能确保玉米的产量以及质量,一定要选择优质的种子进行种植。
        3.玉米常见虫害病害的特征及防治方法
        3.1玉米大斑病
        病害症状玉米大斑病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病害。病害会从植株下部逐渐蔓延到上部,也就是先会在植株的下部发生感染,然后病斑会逐渐向上扩散直至叶鞘。


被染病的叶片有明显的症状,分布在叶片上的病斑通常呈褐色,外形大多数为长8厘米左右,宽1厘米左右的长条型,病斑分布较为分散,很少有连片的现象。但是一旦连片现象出现,叶片几乎已经处于枯死的状态了。防治方法一是选种工作要做到因地制宜,选取适合本地的高产抗病品种,这样可以增强植株本身的抗病能力,大大降低大斑病的发病几率;二是要选择生命力旺盛的品种,生长旺盛的植株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抗逆性,种植时要注意避免重茬的现象,建议选择三种以上的作物轮转耕种,耕地时要深耕灭菌。如果通过以上的方案最终还是没能阻止病菌的爆发,就要采用喷施化学药剂杀菌法,一般选择在玉米抽雄前后这段时期,此时田间的病株率已经达到了70%左右,为此要及时进行喷药杀菌,一般每隔8天左右进行一次喷施,一共喷施3次。
        3.2玉米丝黑穗病
        病害症状这种病害一般在玉米的苗期对植株进行侵害,症状主要表现部位是果穗和雄穗。一般染病的果穗会变成黑穗,但这种黑穗病的黑粉通常不会飞散,而是结成块状。首先,黑穗病的病菌会通过染病植株扩散到田间的土壤当中,有的种子表面也有可能沾染了病菌,当种子发芽时,病菌也随之萌发,这种病菌的主要传播方式会为第二年的玉米种植埋下安全隐患。通常来说,这种病一般在玉米的三叶期之前感染植株,当土壤的温度在21 C~28C之间时,空气湿度偏干的时候该病菌的活跃度最高,对植株的侵染程度也最为严重。当植株的4~5叶期过去之后,染病程度会有所减缓,对玉米的侵害也逐步停止。防治方法首先选择具有抗病性的玉米品种,并要及时摘除植株上的病瘤,或者直接将整棵植株连根拔起清除。这样才可以彻底切断病源,需要注意的是,病株拔除以后不应放在田里,要在远离田间的地方进行深埋或者焚烧处理,否则就达不到消除病源的作用。在秋收之后要对耕地进行简单的消毒,以减少残留的病源。播种时要精耕细作,强苗壮苗。如果需要化学药剂防治,可以选用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和敌克松可湿性粉剂,再混合福美双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
        3.3玉米螟
        玉米螟的主要危害方式是其幼虫会严重为害植株的心叶和穗,一般在每年的6月中旬至下旬期间,玉米螟第一代幼虫会爆发。7月下旬,其第二代幼虫会再一次的对玉米进行为害。8月中旬至下旬,第3代成虫又会席卷而来为害玉米茎秆。其防治方法比较简单,主要是对越冬期间的玉米秸秆进行严格的处理,因为越冬的玉米螟会藏于秸秆内部,只有将秸秆内的玉米螟消灭,可以在翌年开春之前在根源上大大减少成虫数里。
        3.4小地老虎
        玉米幼苗通常都是小地老虎的为害对象,小地老虑的幼虫可以把幼苗的叶片咬食得千疮百孔。危害严重时甚至可以将幼苗整株从土壤里拉出来。要想消灭小地老虎,需向植株的根部灌药,灭虫药剂一般可以选择48%的毒死蟀乳油1500倍液混合30%乙酸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施加的药童要足够大,以确保能将根部周围的害虫全部杀死。
        3.5玉米蚜虫
        近些年来,玉米蚜虫已成为一种对玉米危害较大的害虫,需要农户能够引起高度重视。其会吸取玉米植株汁液,最终使得植株营养不良,光合作用也会受到影响,严重减产。防治方法:田间的杂草是蚜虫的主要活动场所,如能将田间的杂草清除干净,会在很大程度上消灭蚜虫。也可以使用种衣剂进行拌种,或者喷施毗虫琳可湿性粉剂溶液、高效氯氰菊醋乳油溶液以及三氟氯氰菊醋溶液等药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害虫数童。
        4.结语
        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是整个玉米生产周期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往往决定着农户辛苦一年的收获与否。在进行防治时要做到以防为主,这样可以既保持产量,又省时省力,农户们的收益才能够得到最大保障。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使用化学药剂,因为化学药剂对土壤的危害是长期的,并且很难恢复。农民朋友要多学习农业知识,做到科学种田。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