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20年4月   作者:贾贞
[导读] “寓体育于兴趣之中”,学生们就会感受到体育活动的无限快乐,从而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这样有利于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陶冶美的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贾 贞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和平街小学校    161300
        摘要  “寓体育于兴趣之中”,学生们就会感受到体育活动的无限快乐,从而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这样有利于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陶冶美的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开发教材  教法激发  语言激发
         
        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情感、完成教学任务,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同样是每位体育教师所关注的。那么, 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呢?
        一、利用整合、开发教材激发
        即对现行的那些单调、枯燥、重复的教材进行整合,使之体现游戏性、竞争性和适当的惊险性。由于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上进心和好胜性强的特点,如果在教学中采用游戏、测验、比赛等多种多样的竞技形式,不仅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可以发展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动作技术,陶冶情操。例如,小学四—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均有400 米耐久跑,在处理这一教材时,可运用游戏、竞赛的形式进行全程跑,像结伴跑、甩人跑、超前跑等;也可以采用在200 米处的报时跑,400 米全程计时跑以及50 米×8 往返跑等,这样学生愿意参加,积极性高效果会更好。
        另外,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发校本教材,适当安排一些诸如“躲闪比赛” 、“跨越比赛” 、“平衡比赛”、“攀爬比赛” 和“负重比赛”等有趣味的练习和游戏。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第三,每一堂课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全面统筹做到先后得当。例如,上课开始时学生思想和注意力比较集中,对学习新技术比较有利,因此必须把新授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为了使运动负荷的变化符合人体活动的规律,应将运动负荷较小的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为了不致于使学生疲劳而影响学习,一般应该把灵敏、柔韧和协调性的练习,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相反应把力量性、耐力性的教材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为了持续学生对课的兴趣,应该将游戏和比赛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


        二、采用灵活的教法激发
        1、意境激发
        教学中的不同情景,会促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学习感情,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对场地、器材进行科学安排,并利用色彩、音乐伴奏等创造一种情景交融,具有强烈感染力的学习境界, 在这样的意境中做起游戏来,学生的积极性甚高,课堂气氛极其热烈,同学们的加油声一浪高过一浪,直到下课,听课者与师生的余兴仍然未消。
        例如,导入部分教师可以用“快快集合”等有趣游戏把学生注意力转移到课上来;准备部分采用一些内容新颖的体育活动;结束部分可以采用一些轻松的舞蹈;小结和结束部分不要千篇一律,有时可以表扬、有时可以游戏、有时可以悬念式,为以后教学打下伏笔,诱发学生的继续学习欲望。
        2、语言激发
        (1)采用引导性语言
        在教学中,教师应联系实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引导学生学习。例如在学习长跑项目时, 不但要先讲清长跑对人体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生理价值,还要讲解它对培养人的顽强意志和艰苦奋斗优良品质的意义。这样引导性的语言,能促使学生大脑积极思维,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
        (2)采用表扬性语言
        表扬为主,正面教育,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方法。如“这一组集合最迅速!”“这一组排得最整齐! ”“这位同学回答得很正确!”“这位同学真勇敢!”等等。及时利用这些简短的表扬性语言,肯定和鼓励了受表扬的同学,同时也给其他同学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激发了他们的上进心。
        (3)采用幽默性的语言。
        体育教师的幽默语言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协调师生关系,改正学习错误,减轻学生心理压力,调整情绪,消除疲劳以及提高学生对课的兴趣,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3、行为激发
        课堂上教师如能恰如其分地运用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把良好的情绪直接传递给学生,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起着积极的作用。譬如当教师见到学生遵守纪律认真练习,相互帮助等良好表现时,向学生微笑点头,以示赞同;当学生学习成绩有提高,技术有进步,表现出勇敢、顽强的精神时,教师竖起大拇指或带头鼓掌,以示表扬等。
        总之,我们应该积极努力探索“激发兴趣”的策略,使之“寓体育于兴趣之中”,学生们就会感受到体育活动的无限快乐,从而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这样有利于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陶冶美的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