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 王娜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9月   作者:王娜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小学生对语文课程产生学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王娜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金银川镇一团中心小学  843008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小学生对语文课程产生学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119-0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是体现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教师来说,“教”就要有所效果,而且要避免无效的“教”,而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特定的时间内掌握知识,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学”可以掌握更多的小学语文知识,从而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1.高效备课,奠定教学基础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明确课堂教学内容并高效备课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知道自己在本堂语文课中的教学重点,比如能交给学生哪些知识,学生能从中学到哪些知识。因此,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前期做好备课,做到高效备课,预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并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做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以此使学生得到在不同程度上的提升。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教学中,教师为高效备课可以分为以下部分:首先,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让学生扮演小蝌蚪、青蛙、鱼、乌龟等不同的角色,使学生体验不同角色带来的感受,以此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其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全文。另外,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搭配一些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蝌蚪、乌龟、鱼、河马、小鹿等图片,进而达到学生主动了解大自然并探索大自然的目的。
        2.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学习中,快速的掌握语文知识。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并积极的学习语文知识。例如,在《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之间进行猜谜游戏,看似是老虎,来去自如,其实不然,然后向学生展示壁虎图片,问,它也是一种爬行动物,可以在墙上迅速爬行,它有着一条又细又长的尾巴,尾巴有两种功能,一是来回摆动,有助于爬行,另外一种功能就要通过学习课文,大家就会知晓。通过此种方式,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有效提问,突破教学难点
        任何学科都有它的侧重点,因此有效的进行提问,突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中,学生对“游”一词提出质疑,教师可以反问学生,在没有进行参照物对比的时候,你怎么得出竹排在水中没有游走的呢?教师针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从而解决疑惑。在让学生阅读文章后面部分,“小竹排顺水流、鸟儿唱鱼儿游”这句时反问学生,你们有听到小鸟在唱歌吗?学生回答,没有听到小鸟在唱歌呀,教师继续追问学生,那么作者是如何聽到的呢?学生这时才知道,原来作者是通过观察加以想象,他看到了小鸟张开嘴巴,耳边仿佛听到了小鸟的歌声。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只要准确有效的提出问题,突出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从才能达到有限时间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4.合作学习,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在小学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在学生出现疑问时,可以引导学生向其他同学寻求帮助,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梳理学习思路并将解决问题。首先,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发言,相互听取建议,提取最有效的解决方法,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参与进去,和学生一起进行探讨研究,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意见,引导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时出现困境时候,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得到解决。其次,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所提高,沟通能力也提升了,同时加深了学生对小学语文知识的理解,解决了学生困境,真正意义上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动手做做看》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并向学生分发带有没有颜色的人物图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使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填充人物,学生在围绕此活动过程中,有人用这个颜色填充衣服,有人用这个颜色填充靴子,你一笔他一笔的进行,最后一幅幅色彩艳丽的人物图片产生了。因此,通过合作学习能够不断引导学生探索,从而有效的彰显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5.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学本来就是一种交流的过程,而不是学生的被动接受过程,所以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对于课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在课堂中要平等,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想法,虽然有些学生的想法可能有些难以让常人理解,但是也符合学生这个时期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因此,教师对学生要更加有耐心,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愉快地环境下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总之,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不断完善自身课堂教学方法,不断总结与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更好的从小学语文课堂学习中吸取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才智,2018(09):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