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路桥工程桥头软基处理中的技术要点探讨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2期   作者:林顺祥
[导读]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市政路桥工程桥头软基处理中的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市政路桥工程桥头软基处理中的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市政路桥工程;桥头软基处理;技术要点

一、前言
         在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基桥台基础的处理工作难度较大,主要是由于这种基础从质量上看不达标,而且施工环节相对比较复杂。而PHC管桩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软基处理工具,工作人员需要充分地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施工方案进行详细地掌握,同时明确技术要求和施工方法,在技术规范的基础上提升施工的整体效率,提升软基础的稳定性,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PHC管桩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本人结合对某市政路桥工程桥头路段软基处理实践,来探讨PHC管桩施工技术要点。某市政路桥工程桥头地质勘察为,软土层较厚(约30m),且台后填土近4m,为保证质量,控制好“桥头跳车”,设计对桥台后30m范围内采用刚性桩复合地基方案。下面就对PHC管桩在市政路桥工程桥头软基处理中的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PHC管桩施工技术要点
         本项目桥头软基处理桩体选用PHC管桩,A型,外直径为40cm,壁厚不小于9cm,管桩离心砼强度为C80。管桩按正方形布置,桩距2.2m。桩顶托板采用C25钢筋砼,其尺寸采用1.1m×1.1m×0.35m。托板之间纵横向均采用系梁连接,系梁尺寸为0.25m×0.25m。在其上部铺设2层双向抗拉强度应不小于100kN/m的土工格栅及一层30cm厚碎石垫层。管桩采用锤击法施工,管桩按进入硬底持力层2m以上控制,暂定收锤贯入度为10cm/10击,实际收锤贯入度应结合地质钻孔在试桩现场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不低于600KN。
(1)试桩。在每一处管桩正式开工前,应按不少于1%的工程桩数量且不少于3根的数量进行试桩。试桩桩位应选在地质勘探孔附近,且试桩的长度及地质条件应具有代表性。?
(2)施工顺序。沉桩施工顺序一般宜采用先长桩后短桩,先大径后小径的原则,自中间分两边对称前进?或自中间向四周进行。
(3)测放桩位。测放的桩位经测量监理复测无误后方可进行沉桩,并且每天施工前要检查即将施打的桩位与邻桩之间的尺寸是否正确。为便于送桩高度控制设一定数量的水准点。
(4)桩机就位。检查桩机,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后移动设备就位、对中、调直。
(5)插桩。首先用吊车取桩,起吊前在桩身上划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记并
将开口桩尖焊接到底桩上(短桩无桩尖),起吊支点宜在桩端(无桩尖)0.3L处;将桩吊起后,缓缓得将桩一端送入桩帽中,对位准确后,再用两台经纬仪(轴线互相垂直)双向调整桩的插桩:首先用吊车取桩,起吊前在桩身上划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记并将开口桩尖焊接到底桩上(短桩无桩尖),起吊支点宜在桩端(无桩尖)0.3L处;将桩吊起后,缓缓得将桩一端送入桩帽中,对位准确后,再用两台经纬仪(轴线互相垂直)双向调整桩的垂直度,通过桩机导架的旋转、滑动及停留进行调整;插入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确保位置及垂直度符合要求后先利用桩锤的自重将桩压入土中。
(6)锤击沉桩。管桩施打前,应在桩身上划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记,并按从下至上的顺序标明桩的长度,以便观察桩的入土深度及记录每米沉桩锤击数。施打时,应由专职施工员及时准确地填写施工记录表,并经驻地监理验证签名后方可作为有效的施工记录。?当管桩需要接长时,其人土部分桩段的桩头宜高出地面0.5-1.0m,且任一单桩接头的数量不宜超过4个。?当管桩采用焊接连接的接长时,焊接层数不得少于2层,内层焊渣必须清理干净后方能施焊外一层,且焊缝应饱满连续。

焊好的桩接头应待自然冷却后方可继续锤击,自然冷却时间不宜少于8分钟,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即打。当柱达到收锤标准而尚存有较长的桩长时,外露部分应进行切割,桩头的切割宜采用锯桩器进行,严禁采用大锤横向敲击截桩或强行扳拉截桩。为了避免因碰到地下孤石而致使打入困难,应在每根管柱的第一节管节配备桩尖,以确保管桩的顺利施打。柱尖宜采用钢板制作,其规格及类型应根据地质条件及设计要求选用,建议使用封口型桩尖(十字型或圆锥形)。因地层较软,初打时可能下沉量较大,宜低锤轻打,随着沉桩加深,沉速减慢,起锤高度可渐增。在整个打桩过程中,要使桩锤、桩帽、桩身尽量保持在同一轴线上。必要时应将桩锤及桩架导杆方向按桩身方向调整。要注意尽量不使管桩受到偏心锤打,以免管桩弯扭破坏。打桩较难下沉时,要检查落锤有无倾斜偏心,特别是要检查桩垫桩帽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需更换或补充软垫。每根桩宜连续一次打完,不要中断,以免难以继续打下。如当按设计桩长施工到位时最后的收锤标准不能满足要求应继续往下施打直至符合上述收锤标准为止。如 当施工桩长未达到设计桩长但相差在lm以内时而最后lm锤击数可达到上述控制标准时仍按设计桩长进行施工;如施工桩长未达到设计桩长但相差在lm以上 或发生锤击数陡增的特殊情况另行组织试桩重新确定控制参数。预应力桩基施 工时随着入桩段数的增多, 各层地质构造土体密度随之增高。土体与桩身表面间的摩擦阻力也相应增大。为使各桩的施工的阻力基本接近打桩施工顺序应先里后外,由中心逐渐往外侧对称施工。不能从两侧往中间进行,这样地基土在入桩
挤密过程中,土体可自由向外扩张,即可避免地基土上溢使地表升高又不致因土的挤压而造成部分桩身倾斜保证了群桩的工作基本均匀并符合设计值。
(7)在沉桩过程中碰到下列情况应暂停打桩,查明原因后再按处理方案施工:
1)沉桩过程中桩的贯入度发生突变;2)桩头混凝土剥落、破碎;3)桩身突然倾斜、跑位;4)地面明显隆起、临桩上浮或桩位水平移动过大;5)贯入度或锤击数与试验成果明显不符;6)桩身回弹曲线不规则。
(8)桩打好后,注意保护好高出地面的桩头,截桩头宜用锯桩器截割,严禁用大锤横向敲击或强行扳拉截桩。打桩完后基坑开挖时,应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防止桩位移和倾斜。机械开挖时,应制定对已完工程桩的保护措施。

三、桥台软基处理中的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一般情况下,在桥台软基施工完每一处PHC管桩后,应按设计要求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检测:首先,必须进行单桩荷载试验3根,及复合地基堆载模拟试验2点,其承载力要求分别为:单桩承载力不得小于500KN,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得小于300Kpa。其次,必须进行高应变无破损检测及低应变无破损检测,其检测频率需根据各个项目的合同协议书或习惯而定,一般为:高应变检测0.5%,低应变检测5%。最后,当管桩生产数量达到30000延米时,必须作为一个检验批随机抽取2根管桩,并委托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抗裂弯矩”及“极限弯矩”两项指标的试验,外径为40cm。?
        
四、结论?
         总之,在市政路桥工程软基桥台基础处理中,PHC管桩比其它类型桩体具有独一无二的工程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本次工程的实践,我们在该项目桥头软基施工中,通过对PHC管理工艺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取得了满意的施工效果。
         ?
参考文献?
[1]徐注.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5(04)
:132-133.
[2]毛伟.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应用实践[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
(06):46-47.
[3]蒋科进.基于软土路基的市政道路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5,05:131-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