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第11期   作者:于东升
[导读] 自进入新世纪以后,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国内基建规模不断扩大

         【摘要】自进入新世纪以后,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国内基建规模不断扩大,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安全达标成为重中之重。因此,本文从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入手,积极探索做好该项工a作的重要举措,希望有助于提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尽管国内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在近年来得到稳定的发展,工程质量安全水平也在稳步提升,有效遏制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但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依旧暴露出诸多问题,主要体现为人员约束不力、程序不够规范、方式相对单一等,阻碍监督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不利于建设工程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急需解决。
         1、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国家的发展而言,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不仅能督促建设企业提高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维护工程项目建设参与方的效益,还能维护整个建设行业竞争秩序的公平性、和谐性,从一定程度上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于建设市场的发展而言,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监管建设工程,通过下发整改通知单等方式责令质量安全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并举一反三,严厉处罚整改不到位或拒不整改的建设企业,将其上报主管部门并纳入黑名单,真正做到优胜劣汰,维护市场的稳定与和谐。
         2、做好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
         2.1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对监督人员的约束
         针对负责开展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所有人员应执行执业上岗制度,执业证书实行全国统考,在全国范围内有效,这类似于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形式,取得执业资格才能从事这一工作。特别是政府执法人员必须通过执法资格考试,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细分成土建监督、桥梁专业监督、电器安装监督、市政道路监督、安全监督等专业,打造专业分类详细、理论水平较高、业务技能过硬的监督管理队伍。与此同时,建立并执行监督人员继续教育制度、考核制度、处罚制度,其中继续教育的内容要紧扣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实际,考核制度则要涵盖工作业绩和滥用私权、失职渎职等内容,明确违反条款和处罚措施,只要发现监督人员滥用私权或失职渎职,应将其执业证书注销。如果造成损失,既要赔偿经济损失,又要被追究行政责任,从而加大监督人员的违法成本,確保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权威、公正、高效[1]。
         2.2规范工作程序,减少对监督管理的干扰
         现场检查是做好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关键,由于建设行业工程量大大增加,监督管理人手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而建设工地数量庞大,工作人员疲于奔命,有时候只能在各个工地走马观花,导致一些安全隐患、质量问题被忽视,建议监督站对现场进行巡查,针对性质不同、规模不同的建设工程设置合理的检查频率,不必每一道工序均亲力亲为。例如对于关键工序应强制检查,对次要工序可由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等负责检查,解决发现的质量安全问题,并提交书面报告。

为避免形式主义对监督检查的结果产生影响,可针对建设工程进行突击检查[2]。对于在监督管理工作中发现的不良行为必须及时处理,第一时间向建设主体发放整改通知,责令其即刻停工、限期整改。可以通过上报上级建设管理部门并在网上公示的形式处理质量安全行为不良的施工企业,再联合其他监管部门一起打击不良单位,维护建设行业的诚信。具体可构建科学的建设市场诚信管理系统,引导施工企业注重加强自身信用建设,在一定区域内建立统一的信息收集标准和评价标准,对于处罚应做到全社会联动,利用诚信管理措施约束建设市场的各个单位,激励其自觉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与工程质量。
         2.3采取多种方式,完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时代的进步需要多样化的工作方法做支撑,可使用宏观监管和直接监督相结合的方式,改变政府直接抓建设工程实体监督的传统做法[3]。例如增加施工单位参与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比重,结合实物监督、行为监督,使监督管理工作越来越完善。同时注意改变监督管理工作的重点,例如全面监督建设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主要有设计监督、材料监督、操作监督等,并不定期抽检,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对于过去所用的无区别监督方式,可以用差别化监督方式替代,因为对不同建设工程和单位都事无巨细、无差别对待,这样的方式导致监督管理工作停留在表面,引入差别化监督方式势在必行,即区别管理责任主体,确保其解决实质问题。差别化监督方式的使用要求包括:因地制宜,参考工程施工单位建设水平的高低和声誉评价,根据施工阶段有差异地监督不同施工单位;监督力度要有差异,即区分安全性和质量要求不同的建设工程,重点关注涉及公共安全或规模庞大的建设工程项目;对于技术风险较大的建设工程要进行实体监督,在现场应从设计到施工再到验收重点检查其关键结构、部位。
         另外,利用现代化技术和监督方式,通过科学的、精密的仪器对建设工程的承重结构、楼板厚度、混凝土强度等进行有效的检测,确保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科学性。例如在建设工程施工中使用远程监控系统,要求所有规模较大的市政工程、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都要安装远程监控设备,通过监控的方式监督现场建设情况,同时把远程视频巡查落到实处,重点巡查深基坑、高大模板、起重机械、高处作业和脚手架等。通过引入现代科技,打造网络信息平台,构建新型监督管理模式,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透明化、公开化,并在互联网上实现动态信息采集和信息共享,提高监督管理质量。
         结语:
         在经济与社会迅猛发展的新时期,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必须不断适应时代变化,完善工作人员管理约束制度,同时规范工作程序、丰富工作方式,妥善解决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有效地消除建设工程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率,为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苗.新形势下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与创新模式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33):166-167.
         [2]祁彩江.信息化技术对加强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的重要性[J].中国建材科技,2018(06):17-18.
         [3]姜新.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创新对策浅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5):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