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改善,建筑业也随之取得了飞速地发展与进步。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主要技术为建筑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及较大的荷载水平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大类型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然而由于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难度较大,且复杂,易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严重影响整体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所以,为了有效推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水平,注重建筑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地应用,是目前建筑行业应高度重视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与普通的混凝土结构建筑相比,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在施工工序方面比较复杂,无论是施工前期的材料准备还是施工后期的混凝土浇筑养护,都有着较为明确的要求,一旦其中的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就可能会给建筑工程埋下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由此可见,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对于全过程施工质量的严格把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自然也是十分必要的。
1建筑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技术特性
当前时期下,各个地区建筑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产生直接性的影响。作为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材料,钢筋混凝土对整个建筑工程的作用较大,其技术特性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1整体性
建筑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将整体钢筋混凝土工程进行准确把握,认真排查每个环节与内容,此外还应该对细节问题予以考虑。同时,建筑钢筋混凝土工程实际施工过程当中,各相关部门应该强化必要的交流与沟通,加快工程顺利实施与开展,最大限度地促使建筑工程质量水平提升。
1.2施工过程比较复杂
建筑钢筋混凝土实际施工过程中,首先应该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其次钢筋混凝土施工环节较多,且较为复杂,应该认真执行后期处理以及养护工作。为了保证建筑钢筋混凝土工程整体质量,各有关部门与施工团队之间应该保持密切地配合,严格控制各项相关工作。
2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
2.1混凝土拌和
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普遍为高层建筑,建设规模比较大,为保证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通常都会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的方法进行施工,而这也对混凝土拌和施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混凝土拌和施工中,施工方必须要根据建筑工程建设要求、施工条件等实际情况将混凝土材料要求、配合比要求、外加剂要求等确定下来,并在混凝土拌和的同时安排专业施工人员进行持续振捣,这样才能够保证混凝土材料满足施工要求。在混凝土拌和完毕后,原材料、配合比、外加剂应符合相应规范规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还需对混凝土运输时间进行严格控制。
2.2混凝土浇筑
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浇筑通常可分为基础面浇筑与分层浇筑两部分,其中基础面浇筑是指在建筑物基面上浇筑第一层混凝土,为保证浇筑施工质量,浇筑前必须要对建筑物基面进行清理,用水将灰尘、杂物、泥土等清洗干净,使基础面能够保持洁净、平整、湿润。基面清理过后还需铺上一层水泥砂浆,以提高基面与混凝土之间的粘合度,待水泥砂浆铺设均匀后,即可进行第一层混凝土的浇筑,水泥砂浆的厚度通常在2-3cm左右,而水灰比则需要根据混凝土浇筑强度要求而定。在第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需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分层分块进行浇筑,浇筑时需要坚持“随浇随平整”的原则,将每一层混凝土平整的摊铺在前一层混凝土上,并对其摊铺厚度进行检查,以保证混凝土浇筑层的均匀、平滑,每一层混凝土浇筑、平整完毕后,应立即进行下一层混凝土的浇筑,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
另外,由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因此为避免振捣施工与预埋件、钢筋产生冲突,还需在浇筑前根据施工图纸确定预埋件、钢筋的位置,同时尽量避开钢筋、预埋件来设置振捣器插入点。
3提升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水平的对策探讨
3.1严格把控钢筋混凝土材料质量
钢筋混凝土材料作为钢筋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材料,其质量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施工及管理人员必须要充分的重视起这一方面的问题,严格的把控好钢筋混凝土材料质量,确保材料质量及性能满足施工标准要求。在实际施工的时候,监管人员及时的检查所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材料,确保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避免引发一系列的质量缺陷问题。此外,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当中,要严格的按照设计图纸来加工处理钢筋,规范操作流程,保障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
3.2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之前,要科学合理的分配各项材料,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健全完善的钢筋混凝土承重体系,提升钢筋混凝土性能,使其价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搅拌混凝土的时候,也要严格的按照相应的操作流程来进行搅拌,确保达到最佳的搅拌效果,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整体进度及质量。此外,要善于借助材料的特性来展开施工,确保施工技术应用的合理性,提升施工效果。
3.3针对钢筋混凝土进行后续的养护处理工作
在完成钢筋混凝土施工之后,要充分重视起后续养护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养护方案,采取“双层保水覆盖法”,实现对水分的有效存储,并覆盖二层密封膜,可以提升保水及补水效果,避免钢筋混凝土出现裂缝等病害问题。或者可以使用喷雾器进行喷水,要合理的控制好养护时间,提升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及抗拉性能。
3.4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合理控制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制定完善的浇筑方案,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如果无法连续浇筑,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做好施工缝的预留工作,并且要合理的控制好混凝土振捣频率及强度。为了更好的保障混凝土凝结效果,禁止在夏季光照强烈的中午浇筑混凝土。为了有效控制楼板厚度,在浇筑的时候要认真检测厚度,确保满足相应的施工标准要求。浇筑完混凝土楼板之后,混凝土凝结之前应做好二次抹压工作,去掉泌水。在安装钢筋的时候,要严格的按照相应的图纸来展开操作,合理控制钢筋规格、尺寸以及数量,重视质检及验收工作。针对易于出现裂缝的位置及负弯矩筋受力较大的位置,应及时的铺设活动跳板,以便于更好的分散应力,有效避免上层钢筋出现变形的现象。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对提高建筑钢筋混凝土的整体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存在着很多突出问题如:外观缺陷、构件开裂、钢筋缺陷等,对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水平提升极为不利。对此,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建筑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水平,促进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水平地提升。
参考文献
[1]崔军彬.试论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建筑知识,2016(24):43-44.
[2]李宁.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8(04):47.
[3]李笑磊.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19):124-125.
[4]王元平.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河南建材,2019(03):187-188.
[5]卢冶.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1):219.
[6]聂晓丹,李朝辉.浅析水利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