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征迁安置工作数字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6卷11期   作者:陈秀花
[导读] 针对现阶段移民征迁安置工作需要,
        摘要:针对现阶段移民征迁安置工作需要,行业信息化水平、专业科技水准以及工作效率的提升需求,基于互联网辅助设计、管理、办公,并结合云存储、3S、移动客户端等元素,提出了能满足设计院、业主和地方政府移民管理机构的相关管理和办公的安全、高效、以水利水电工程全生命周期服务为方向的移民征迁安置工作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实物调查、安置规划、实施管理、档案管理、决策管理、后期扶持等6个模块,可以实现移民征迁安置工作的业务需求,通过综合管理、项目管理、系统管理等模块,可以实现跨项目管理、单位管理、项目管理等需求。在产品架构时,应开发规范统一的行业标准化数据接口,以支持第三方开发应用,实现数据交换。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征迁安置;数字化
        引言
        移民安置工作在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其本质上隶属于社会经济问题。新形势下相关工作整体越来越追求规范性,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但是不可避免仍然会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包括移民安置方式、移民政策及群众需求等方面。因此,为了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征迁安置工作数字化进行了深入探讨,以供参考。
        1征迁安置工作数字化的意义
        1.1有利于提高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效率
        征迁安置工作的基础数据包括实物指标和社会经济调查、移民安置规划、移民补偿投资、实施管理、后期扶持等,数据量大且数据之间关联性强。行业数字化转型,可通过规范统一的数据接口、便捷的数据审核流程、有效的纠错功能、多样化的汇总查询手段等,有效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提升数据成果输出效率。
        1.2保障信息时效性和数据准确性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实物指标信息不断变化,补偿投资概算也随之变化,对信息变化的及时、有效跟踪是确保实施信息准确性的关键。按照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信息变更需要移民个人、集体、行业主管单位、各级政府、项目业主、设计单位等各类人群和单位的共同认可,依靠电话语音、电子邮件、往来文件的传统信息交换手段,时效性、一致性和准确性相对较差。征迁安置工作的数字化,不仅可以帮助管理者实时掌握项目运行状态、及时了解具体数据,而且为参与各方对信息的实时更新和确认提供了便利。同时,数字化工作便捷的信息审核、确认流程和快速有效的分析处理能力,可以极大提高信息的准确性,用户可以迅速获取需要的各种信息。
        2征迁安置工作数字化研究
        2.1系统架构设计
        征迁安置工作数字化系统的架构可按5层模型进行部署:基础支撑层、数据层、网络层、业务应用逻辑层、表现层。其中,基础支撑层是承载整个应用架构的基础,包括基础的硬件和网络设施、系统软件、服务器软件、中间件以及各种基础构件。硬件设施和网络设备支撑企业服务的实现以及存储资源软件的运行;基础软件和中间件为服务和应用的运行提供环境,基础构件是服务和应用提供基础层的功能支撑。数据层主要用于存储和提供系统所需的空间与非空间数据,例如移民信息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资金管理数据库、统计成果信息数据库等。网络层主要是由网络基础环境与通用访问接口组成,是系统数据层与业务应用逻辑层的衔接纽带,为业务应用逻辑层提供数据保障。业务应用逻辑层对业务进行抽象,为上层的业务应用提供可服用的服务支持。包括应用服务器、各种应用开发组件、空间数据库引擎、数据访问组件和网络服务器,其功能是提供移民工作业务、网络和数据处理的应用工具。表现层是指利用业务应用逻辑层提供的工具开发出针对用户的各种具体应用和表现方式,用户可通过表现层上的应用进行交互。


        2.2数据库模型设计
        关系数据库,是建立在关系数据库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库,借助于集合代数等概念和方法来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同时也是一个被组织成一组拥有正式描述性的表格,该形式的表格作用的实质是装载着数据项的特殊收集体,这些表格中的数据能以许多不同的方式被存取或重新召集而不需要重新组织数据库表格。
        2.3服务体系设计
        在解决各项关键技术以及接口标准和规范确立的基础上,进行服务分类体系建立、服务目录管理机制、服务协同作业、信息共享以及服务安全机制的设计与实现,并对参与各方进行角色分析以按照角色定位完成职责分工。
        2.4系统集成
        系统集成各功能模块和组件以达系统设计标准。
        2.5测试和部署
        对系统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确认测试。单元测试包括单元模块内和模块之间的功能测试、边界测试、容错测试、界面测试、约束测试、单元内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向等。集成测试包括系统集成后的功能测试、边界测试、容错测试、界面测试、约束测试、单元内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向等。确认测试包括系统性的初始化测试、功能测试、业务流程和数据处理测试、安全性测试、性能测试、压力测试、恢复测试等。通过反复测试,发现系统潜在的问题并进行修复和完善,最终使系统逐步趋同于用户的业务需求,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部署系统并投入使用。
        2.6实施和运维
        为保证系统顺利运行,系统研发单位应积极配合使用单位制定合理实施策略,主要包括:①使用单位按照研发单位提出的软硬件要求,建立系统运行所需生产环境,研发单位应通过现场培训、使用手册、操作视频等形式,对用户进行系统培训,保证用户能够熟练使用系统,解决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②系统运行的管理机构应制定系统使用的制度和规范,明确各项业务在系统环境下的操作流程,建立数据标准和责任体系,保证数据能够按照统一的格式、颗粒度和质量及时、准确、完整输入系统,有效保障数据安全。必要时,系统管理单位可牵头组织系统使用单位和系统研发单位,对征迁安置工作涉及的信息进行标准化编码分类,例如实物指标分类标准。③按照多工程、多地域、多阶段、多单位、多层级的分级授权管理方式,对功能权限、数据权限和操作权限进行分级管理、逐级授权。系统管理单位根据单位性质对各系统使用单位进行授权,系统使用单位根据单位的岗位和业务角色,明确各角色在系统中的功能和权限,建立用户账号,并根据权责分工授予对应操作权限。投入使用后,系统研发单位应做好实施过程中对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工作,征迁安置工作数字化系统层级较多、数据结构复杂,因此维护难度较大,系统运维过程中应尽可能预防各种错误,对突发情况,尽可能修复以减少损失。同时,系统研发单位应建立多渠道的用户支持服务,采用网络在线、远程协助、电话咨询,以及必要时的现场指导等方式,及时解决用户在系统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移民安置工作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并可以影响到社会整体的经济发展。因此,相关单位及部门必须重视并落实好每一项工作,实现征迁安置工作数字化,有利于提高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效率、降低信息维护成本、保障信息时效性和数据准确性、提高信息共享性,共同促进社会经济的平稳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把玉祥,黄楠楠.探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J].大科技,2015(1):99-101.
        [2]毛子明,李童航,凌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6(23):26.
        [3]赵浩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社会风险分析[J].低碳世界,2017(15):37-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