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压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8期   作者:杨剀明 马登峰
[导读] 目前,我国的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各行各业对于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大
        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各行各业对于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大,电能目前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能源。变电站是电能运输的重要环节,在进行电压的分配、变换的同时,其良好的运行也维持着电力系统的稳定,为电网安全作出了重要的保证。因此,在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工作,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保证。目前国内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还在存在部分问题,应该针对这些问题及时的作出调整,不断的完善,保证变电站安全稳定的运行。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现状,并针对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和改进建议如下。
        关键词: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现状;完善措施
        引言
        现阶段,社会、生活已经越来越依赖电力系统,其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必不可缺的系统工程之一。变电站是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担负着电压变换和电能分配的重要任务,是电能运行和输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电力系统有着较大的影响。然而,随着目前电力系统的发展,智能电网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变电运行维护与安全控制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和多样化。为此,提高变电系统的运行维护与安全控制技术,确保变电运行安全、高效的发展,从而促进电力系统可靠、安全、经济、合理的良性循环,已变得至关重要和迫在眉睫。
        1概述
        所谓变电站,主要就是对电厂输送的电流进行变电和配电,然后把电力输送给广大用户,一旦其运行出现问题,不但会对供电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为电厂造成巨大损失,而且严重的话还会对社会和人身财产安全形成威胁。变电站运行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三部分:第一,变电站设备故障,导致发生设备故障的原因多种多样,有可能是寿命达到极限发生老化,还有可能是设备遭遇外部影响而发生故障,比如表皮脱落、电路断裂等。第二,变电站设备操作不规范而引发的问题。变电站的运行离不开工作人员对设备的操作,但总有些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责任意识较差,因此,在操作的适合未能按照相关流程和要求去操作设备,由此也会引发设备运行发生的风险。第三,设备管理存在的风险,主要就是企业维护管理机制不健全,所以在管理设备的时候不规范、不科学,由此导致风险发生。
        2超高压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
        2.1快速保护
        在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采用电子式互感器,这对于运行数据和信息的传递来说较为复杂,是一个繁杂、系统性较强的过程,在传输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用到交换机,另一方面还要进行合并单元,也就是说信息的传递不仅仅只需要交换机的协助,还需要合并单元来配合,这就使得数据传输时间有所增加,给运行效率造成不利影响。除此之外,终端在整合信息数据整合时必须要在跳闸口处完成,这就给保护工作造成一定影响。与传统变电站传输信息速度相比,智能变电站的传输速度要慢6ms左右。
        2.2对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
        变电站在进行维护的过程中,需要相关维修人员定期对电力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检查,将存在的问题以及各项运行数据进行记录,并根据电力设备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维修方案,及时的将数据异常以及故障问题等进行修复,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然而大部分变电站的相关维修人员对于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缺乏科学的工作管理机制,导致其在对电力设备的检查过程中,没能及时的发现电力设备存在的问题,造成电力设备的抢修不及时,进而影响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与此同时,对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还会造成相关维修人员没有对电力设备的故障问题进行重视,再加上缺少相应的科技知识,无法将故障问题从根本上彻底的解决,同样的问题层出不穷,对变电站的正常发展所不利。


        2.3外力破坏风险
        即人为破坏或者是动物破坏电力设备,前者而言涉及违法,不但使变电站的工作愈发困难,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风险,而且更是会对变电站的运行维护造成极大损失。人为破坏分两种,其一是恶意破坏,其二是无意破坏,为避免人为破坏的风险发生,可以加强巡视,也可以通过立法来约束。对于动物破坏而言,主要是指动物撕咬线路,破坏设备运行,这种情况是变电站维护工作的难点,因为不易发现,也不容易控制。
        3对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完善措施和改进建议
        3.1加强对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重视
        为提高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执行效率,通过建立科学的工作责任制度,加强对维修人员具体工作情况的管理,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和权利,从而提高电力设备的整体维护水平。同时对变电站运行维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重视,全面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作出综合的评价,及时采取最效率的手段解决问题,杜绝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同时跟随科学技术的发展,积极的开展的电力系统先进知识的学习,让维修人员的对电力设备的运行更加的熟悉,更有助于在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中及时的发现问题,更好的解决这些故障问题,促进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3.2做好提前预防
        伴随着现今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科技水平与科技手段的不断革新,全部应用到了各个行业中,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电力企业。必须要灵活巧妙的应用各种科学手段来解决各个变电站所检查出来的各种问题,必须要特别注意全面提升各种极有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预防手段。各类电业设备在应用过程中都会发生故障,在认真思考解决问题后,要积极的吸取其中的教训,认真全面的研究出各种行之有效的预防突发事件的备用方案,来减少故障发生的数量。电力公司要组织起专业的安全生产问题研究小组,方便解决突发状况,专门研究各类电力故障或电力事故的发生原因以及解决办法,用来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
        3.3设备巡视
        巡视工作作为智能变电站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必须要严格执行的,具体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加强:(1)维护管理人员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多个设备相互配合才能够完成工作,不同部门的设备对运行环境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有些甚至有特殊要求,要想保证系统能够稳定地进行工作,就必须要保证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问题,所以,做好实时的管理巡视工作至关重要。在巡视的过程中,运维人员应该仔细检查各种设备的运行情况,仔细排查,对出现问题的部分进行检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排除故障。(2)需要加强运检人员的联合巡视工作,由于智能变电站中的设备种类多、问题复杂,每个设备之间都存在差异,如果仅仅安排运维人员进行巡视很可能会因为专业技术水平上的差异而有所疏漏,留下安全隐患,是安全巡检的工作大打折扣,起不到应有的作用。(3)按照不同人的技术和专业技能进行人员分配,并且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交换巡检区域,是提高巡检的准确性的有效方式。(4)与设备厂家的定期联系也是十分重要的。电力企业作为设备的使用方,及时地向厂家反馈在实际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结语
        随着变电站的大规模应用,设备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发杂,变电站安全运行和运行可靠性措施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智能化变电站的管理模式是基于智能化设备,具有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信息交互标准化特点,且其管理模式有高度功能集成化、设备管理数字化和人员工作模式化特征,可以保证变电工作的安全运行和电力系统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为此,在保证智能化变电站迅速发展的同时,可以借助智能化变电站,并不断加强变电运行的管理,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
        参考文献
        [1]张鑫.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现状与措施[J].南方农机,2018,49(22):163-164.
        [2]邢晓静.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现状与完善措施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17):2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