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科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8月   作者:李华
[导读] 初中语文教材中许多文章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德育因素,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析了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和文教材中包含的德育教育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德育教育有效渗透的策略。

李华   成都市金花中学  610000
【摘要】初中语文教材中许多文章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德育因素,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析了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和文教材中包含的德育教育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德育教育有效渗透的策略。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语文;有效渗透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032-01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除了政治学科之外,语文学科也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思想比较混乱,价值观亟待建立,因此开展德育教育就十分有必要。初中语文教学中本身就存在着十分多的德育知识,通过有效的策略可以实现课堂当中德育教育的渗透,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深化了德育教育。
        一、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所不同是,人们的道德水平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甚至出现道德“萎靡化”的现象,一些公民的道德素质状况和当前我国的发展要求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一些不道德的行为在日常的媒体报道中也经常可以看到。而语文教学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也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许多学生沉迷网络,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而语文学科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教学途径,更是开展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就需要重视提高学生的精神文化水平,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能的身心健康同时得到发展,有助于提高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
        二、语文教材中包含的德育教育思想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包括许多与德育教育相关的内容,首先就是引导学生树立起牢固的政治观念,让他们能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也是开展初中语文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其次就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想能够实现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需要让学生树立起崇高的革命理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他们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虽然语文课程不是思想政治课程,但是在语文教材中承载着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许多教材当中的文章都具有深厚的内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德育教育。
        三、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策略
        (一) 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读,体悟作者思想感情
        文本中的语言文字,是作者抒发思想情感的载体。初中语文中所选的教材许多都是一些著名作家的经典名篇,十分具有代表性,他们的文字通常都质朴隽永,字里行间都蕴含着十分深的情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细细品味这些字词语句,从语句当中感受这些情感,从而让学生自主地获取德育知识,使学生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体验。



        例如,在讲授《背影》这篇课文时,文中有一段描写父亲艰难穿过铁栅栏、爬过月台为儿子的情景描写:“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我要求学生仔细品读这句话,并找出其中的重点词汇,如“攀”“缩”“倾”,并且让学生联想父亲爬月台的画面,让学生感受父亲虽然年老体衰但是出于对儿子的爱而买橘子的过程,如此使学生感受到父亲对于儿子真挚的爱。品读这些精彩的词句和段落,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还可以感受文字所承载的浓郁的情感。
        (二) 创设直观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触景生情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初中语文是一门内容多样、情感丰富的学科,单单依靠教师的口头语言,课堂表现力是十分有限的,尤其是在德育教育中,单纯的道德说教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多媒体能够融合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为学生创造一个直观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完成德育教育的渗透,使学生能够触景生情。
        例如,在讲授到《黄河颂》这篇诗歌时,首先我就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一小段关于“黄河”介绍的视频,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从青海发源,途径宁夏河南、山东等省份,对沿岸地区的生态、灌溉和气候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视频中有波澜壮阔的壶口瀑布,也有流经平原地区时的一马平川,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黄河的伟大气魄。接着,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这首诗歌的朗读音频,让学生展开联想,体会诗歌所描绘的场景,这样一来能够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 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仅仅依靠教材当中的素材是远远不够的,也要组织学生参与德育实践活动,使学生时时刻刻能都够接受德育教育。当然,德育教育的开展并不是盲目的,也要提前进行组织,并且要与语文教学的内容联系起来,这样才能高效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提高语文教学课堂的质量。
        例如,在学习了《枣核》之后,推荐学生阅读余光中的《乡愁》和彭邦祯的《月之故乡》,然后开展一次读后心得交流会,让学生谈谈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如它们描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与《枣核》这篇文章有何异曲同工之妙?此外,在学习了《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后,我带领学生去公园感受自然,亲近自然,并且帮助环卫工人捡垃圾,使学生明白环保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是新课改下的重要目标,也是语文的学科本质所决定的。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改变过去重智育轻德育的语文教学现状,多渠道、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情操。
参考文献:
[1]方志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德育教育[J].语文学刊,2015(11):161-162.
[2]赫敬香.初中语文教育中德育问题再思考[J].学周刊,2016(5):81.
[3]吴蕊.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开展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8).
[4]阮捷音.让德育之花绽放在语文课堂——中学语文德育教育探究[J].华夏教师,2018(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