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有效教学策略与创新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7期   作者:王菲菲
[导读]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进步,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理念的教学时代已经过去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进步,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理念的教学时代已经过去,新时期的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强化,在这种教学改革中,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当下的教学需求,教师需要对教学模式做出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尝试,本文将基于这种教学现状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有效教学策略与创新。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策略分析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法制意识,塑造学生健全的三观,让学生在学习当中能够逐渐的认识世界、认识社会,并且建立明辨是非的观念,传统教学中,教师受制于应试教育理念,不能对教育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改革,导致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学习地位较为被动,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教学反馈,难以提升教学有效性,本文将提出几种可以改变此种现状的教学策略供广大教师参考。
一、巧设课前引导,激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课前引导环节,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善于利用不同元素来丰富课堂引导环节,在课堂引导环节可以借助不同的教辅设备,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多元化的解读,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教本内容,进而强化学生的认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好自身引导者的角色,通过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循序渐进的解开教学内容的“面纱”,让学生在课前引导环节就产生对知识探索的强烈欲望,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和进步。
        例如在学习《良好的公共秩序》这一课中,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搜索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这些图片的内容分别为有公共秩序管理的场所和无公共秩序管理的场所,通过图片对比,来引出教学内容。在正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播放图片,一组为“排队买电影票”,一组为“不排队,人群混乱拥挤抢着买电影票”,通过两组图片的对比,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观察两组图片,如果你想买电影票,你会选择图中哪个窗口?”,学生会回答,“选择第一个。”,这个时候教师再提问“第一幅图片和第二幅图片的区别在哪里?其中蕴含着怎样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同学们能否加以说明?”,这个时候很多学生能够回答出,二者的不同是因为一个遵守了排队秩序,另一个没有遵守,但是却说不出其中蕴含的知识点,也不明白公共秩序为人们生活带来的意义,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出知识点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和教师发问结合,学生能够在学习前对知识进行浅层探索,并且兴趣得到激发,能够有效的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善用情景教学,强化学生认识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经常会采用一些案例作为参考,来辅助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这些案例大部分是带有启发性的小故事,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案例,也可以自己搜索一些相关的案例,把这些案例做情景化的改编,在课堂上以舞台剧的方式进行呈现,通过情景还原的方法让学生身历其境的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进行感受,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也给予了学生应用知识的途径,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帮助。
        例如在学习《学会沟通与交流》这堂课当中,教师可以编排一个小短剧,短剧的内容以学生之间日常发生的矛盾为切入点,重现学生发生矛盾时因为冲动犯错的场景,让学生以第三者视角去观察生活当中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摩擦。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在旁加入旁白“如果在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可以冷静的进行沟通和交流,不要意气用事,是不是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冲突呢?”,这个时候教师再用另一种形式去演绎情景剧中发生矛盾的双方,让双方在沟通和交流中和平解决危机,然后让学生感受到二者时间的差异,进而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强化教学效果。
三、联系实际生活,优化学生能力
        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角度向学生讲述其中的知识点,以生活角度讲解知识,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去理解知识,教师可以通过生活穿插教材当中的知识点,让学生在生活场景当中加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并且生活化的教学角度进行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同时拉近知识和生活距离,优化课堂结构,从而提升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拒绝烟酒与毒品》这一课当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活当中的反面教材,来告诉学生烟酒毒品对身体的危害,以及成瘾后对人精神造成的打击会让人做出的危险事例,作为警示,让学生明白烟酒与毒品对人的摧残,从而起到警示的作用,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想要对教学进行创新,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思路,对教学内容作出优化和拓展,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理解知识,提升认识,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和外部拓展的过程,从而提升教学有效性,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和学习能力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永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有效教学策略与创新[J].情感读本,2019,(36):23.
[2]黄翠益.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有效教学策略与创新[J].文存阅刊,2019,(1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