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威士伯汉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各种建筑类型都在施工当中。为了不断的扩大建筑规模,重视建筑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做好建筑的支护工作。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不同的问题,影响着建筑的高质量需求,所以要通过加强深基坑支护技术管理,才能推动建筑工程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施工管理
0引言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进程中,我国建筑工程的规模和数量逐步增加,并且施工技术也随之创新和优化,但是一些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管理者不够重视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引用,导致在一些相对复杂的施工环境中,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把控不足,不能发挥出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最优价值,直接影响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效果与施工安全.因此,施工管理者需要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环境,借助当下最为先进的施工管理模式,强化深基坑技术的使用效果,为我国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前提保障,并有效强化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
1深基坑支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施工设计与实际受力情况存在偏差。在建筑实践施工的过程中,不断地对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研究,发现设计与实际受力情况还存在着一些偏差,很多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深基坑支护的结构与提前设计的受力情况存在偏差,无法保证深基坑支护的质量。因为在建筑施工时很多对周围地质环境没有灵活的进行管理和了解,长时间地质环境也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化,所以在支护技术设计时没有全面的考虑到实际的情况,导致在计算受力时与实际情况不符。长此以往,应用有偏差的数据进行施工会导致支护效果产生影响,也会在后续的工作过程中增加问题和隐患。
1.2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深基坑支护问题。在进行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开挖,在这过程中会有很多突发情况,如果不能很好的掌握现场情况就会导致给后续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施工过程中如果没做好加固工作则会导致土壤松动,在支护过程中也容易产生不稳定的情况,如果不进行稳定则会发生坍塌,所以工作人员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更应该观察周围的环境对支护工作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也要严格的控制深基坑顶部的承载能力,增强每一个环节的把控才能避免出现支撑失效。在当前的施工项目中,经常发生很多建筑工程的场地狭窄,没有一定的场地对材料进行堆放,并且在周边区域没有有效的安全防御,增加安全隐患的几率。同时施工时没有对地下水位进行检测,导致在支护结构出现结构不合理、次序不稳定的情况,施工控制和承载能力都没有综合进行考虑。
1.3有关的规章制度不完善,资金投入不够在进行深基坑支护技术施工过程中没有有效的管理制度,不能推动我国相关工程的顺利开展。在施工过程中若不能严格的按照施工规章制度进行施工,则会产生时间和成本的浪费,整个施工流程也会被扰乱。在规章制度中会对本次施工的技术、方案、流程等进行明确,所以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工作,若资金投入不够则会出现施工质量下降的现象,严重的影响了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对于支护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很多地方为了节约资金,导致基坑支护技术不能很好的应用,严重的引发了建筑工程的安全危机。
2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2.1土层锚杆施工。根据实际得知深基坑特点来控制施工的情况,不断地选择有效的施工模式推动施工技术的灵活。土层锚杆施工可以使用循环式的钻机和冲击式钻机对地面进行成孔操作,在成功后要及时的进行清孔,避免孔位出现残渣,并且通过有效的操作工艺来推动施工质量提升。根据现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严格的勘察后再选择钻杆,避免力度过大而对地表产生破坏。其次通过安放拉杆,做好钻杆除锈工作,清除上面的油脂后再进行灌浆施工。灌浆施工是整个深基坑和锚杆施工中的重点环节,很多工程的地下呈现弱酸性,所以以定要应用纯水泥或者是防酸的水泥,这样才能保证水泥浆的流动与实际的需求相符,避免出现泥浆的干缩。灌浆施工时,要采取压浆泵将水泥压入杆中,保证土层锚杆的稳定。
2.2土钉支护施工。土钉施工一般是通过加固机身的旁的边坡来稳定整个工程,利用土钉和土体之间的摩擦力让整个深基坑的支护更加稳定,使深基坑支护的安全性提升。在这个过程中要和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和现场施工的具体需求来选择土钉,拉力通过强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该项施工的稳定。在这个过程中也要通过有效的技术,注意整个土钉拉拔实验的稳定性,让拉拔力与施工要求相符。通过第三方的检测保证稳定,也要注意注浆量和注浆力度,在工程的范围内灵活地进行掌握。此外,土钉支护一定要满足深基坑支护的要求,严格的控制原料的配合比和外加剂,同时在注浆时也要利用重力让泥浆自由坠落,做好补浆的操作。根据钻机的长度对土钉支护的深度进行计算,掌握每个孔的深度才能促进后期的维护和管理。
2.3护坡桩施工。在对护坡桩进行施工时,可以根据相关的要求使用螺旋钻机,通过完成打孔的操作推动护坡桩施工的稳定性。一般会从孔底下到上进行水泥浆液的压入,仔细的对灌浆施工地下水位置进行检查,不断地让泥浆的高度与实际的基坑支护设计相符。最后通过将钻杆提拉出来,让整个骨料和钢筋笼填满水泥,完成高压补浆和施工等操作来加强整个基层深基坑支护的施工管理,通过工程监理的方式让护坡桩施工与实际的各项操作严格相符。
3深基坑支护施工的管理
3.1有效的施工组织方案设计在施工前期一定要重视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通过有效的组织施工方案设计来推动深基坑支护的科学性。在施工前期进行相关工程技术的了解并对施工地点以及各个方面的情况灵活地掌握,提前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此外,在对基坑支护进行施工时,要加强对材料的质量控制,避免施工材料影响深基坑支护的效果。进行支护施工时,一定要规范支护施工的工序,根据技术管理保障工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减少深基坑的空间效应,还要在基础层面上进一步的强化,重视各项施工的安全,加强对专项方案的审定工作,不断的对各环节内容进行规范,保证技术的应用和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避免出现质量对深基坑支护技术产生的影响,不断的加强组织施工方案的设计环节科学性,通过全方面的控制加强来让施工技术与实际的需求相符。将施工技术和工程的需求相结合能够解决深基坑支护的质量问题,也能够避免土壤的松动而造成的坍塌问题。
3.2加强工程施工条件的勘察。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具体的勘察,只有做好相关的勘察工作才能够保证深基坑支护的效果。通过所在地面的地质环境和水文环境灵活的了解,确定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保证施工程序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同时,做好施工前阶段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深基坑支护的流程无误。如果在现场勘察存在问题的话,一定要采取事先制定的相应的解决方案,采用正确合理的深基坑支护技术,维持自然环境和地质环境的稳定,通过不断的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促进深基坑支护技术灵活应用。
3.3对检测与监测工作进行完善。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外部环境进行把控,整个施工过程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会导致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质量下降。所以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要加强交流,通过技术沟通对当前到实际情况进行检测,对水文环境的变化数据及时的分析和处理,制定更加全面的施工方案,这样才能保证深基坑支护过程中的技术稳定性,也能够推动后续质量的把控。通过对整个基础质量的加强能够促进各项工作的检测和监测的科学性,提高施工全面性。
3.4防止地下水的干扰。在施工时要避免地下水对施工的影响,所以基坑的密实度和强度都与地下水密切相关,一定要根据实际的施工过程来对地下水位进行灵活的把控,通过水位的变化,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此降低结构的影响,解决存在的问题。不仅仅如此,还要通过改变施工区域内的土壤结构,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避免施工的安全性受到影响。
4结语
先进的施工技术能够推动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应用深基坑支护技术能够促进我国施工质量提升,促进施工过程的安全。但是在应用这项技术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管理方式也不够先进,一定要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施工的有效性,加强问题的解决与分析能力,让深基坑支护技术真正的得到提升,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帅祥,韩雪倩.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研究[J].科学与财富, 2020,12(9):52.
[2]刘利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 5(5):141-142.
[3]王翔翔.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裂缝问题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 5(6):222-223.
[4]邵旭,孙晓丽,王昳昀.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工程风险评估系统设计[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37(2):24-27.
[5]朱本怀.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监理控制方法研究[J].智能城市,2020,6 (10):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