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 袁首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袁首
[导读] 摘要:混凝土材料是市政工程中使用量较大的重要建筑材料,混凝土结构具有承载力高、抗压能力强等重要优点,其各项优异性能可以提高建筑物承载能力,增加其使用寿命,有效保障市政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最大限度保证建设企业经济效益。

        身份证号:11022819880218xxxx
        摘要:混凝土材料是市政工程中使用量较大的重要建筑材料,混凝土结构具有承载力高、抗压能力强等重要优点,其各项优异性能可以提高建筑物承载能力,增加其使用寿命,有效保障市政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最大限度保证建设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
        市政工程项目由于与城市发展和民众工作、生活息息相关,一般都比较受城市居民关注,因此对其工程质量和建设标准要求较高,在市政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是很关键的一步,它关系到市政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但由于在市政工程作业期间,混凝土施工质量受多方因素影响容易出现很多质量通病,处理不当将由此引发一系列安全隐患,对于市政工程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因此必须合理运用施工技术,对混凝土质量进行专业合理的检测,做好混凝土工程的通病防治处理。考虑到混凝土在市政工程的广泛应用,本文将重点对其施工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市政工作人员提供些许帮助,从而维护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
        1混凝土质量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
        随着市政工程规模的扩大,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了很大提高,因此市政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用途越加宽泛。混凝土施工技术相较于其他施工技术在强度、耐久性、经济性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并且混凝土对于所处环境的变化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但是混凝土易受钢筋腐蚀以及侵蚀介质腐蚀,这样不仅会降低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还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在混凝土施工时,要充分考虑施工环境,做好防腐工作。做好了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对于我国市政工程高质量、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
        2.1干缩问题
        在比较薄的梁板混凝土结构中干缩裂缝较为常见,其次是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这种变形没有什么规律性,多为细长的裂缝,一般都是因为混凝土原材料混合时,用水量、水泥量与砂率过大,混凝土振捣时水灰比不合理,另一种可能是受外部干燥环境影响,结构表面湿度不够,这些都会增加混凝土的干缩率,使得混凝土成品出现干缩裂缝。
        2.2渗透问题
        渗透问题是由于混凝土两端气压不等,导致气体和液体容易从高压端移向低压端产生的问题。而大多数市政工程在施工时,混凝土的浇筑环境都不可能完全隔绝水,尤其是堤坝、水库等建筑建成后将长期处于水中。这些储水量较大的工程,其底端水压通常较大,极易发生坝体渗水的问题。发生渗水后,混凝土内部也将流进水和空气,会加剧混凝土内部钢筋腐蚀。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将会出现坝体透水和腐蚀后的钢筋体积增大导致坝体裂缝等问题。从而使建筑物阻水的功能减弱,还容易出现安全事故,降低了市政工程的使用寿命和施工质量。
        2.3麻面
        麻面问题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浇筑时,模板表面过于粗糙,杂物清理不到位,使得模板表面残留杂质过多;又或者拆模时间过早,模板表面隔离剂涂抹不均匀全面;另外如若浇筑时操作不严谨、规范,混凝土表层很容易产生气泡,这些都会使得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形成粗糙面。
        2.4温度裂缝
        混凝土施工受温度影响非常明显,主要是因为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内部会释放大量热量,之后会逐渐冷却,根据热胀冷缩理论,其表面会产生拉应力,这种温度的冷热变化产生的温度应力如果超出混凝土承载极限就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一定破坏。此外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混合制成,并且混凝土结构与其他材料施工而成结构会有一定的交接,不同材料的线膨胀系数有差异,加之环境温度催化,结构出现裂缝概率显著提升。



        3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3.1做好原材料的选择与配比
        首先要确保石料、砂、水泥等原材料质量符合市政工程对于混凝土的施工要求,特别是对原材料的含沙量、含水量、透水性做好质量检测,并以此选择科学合理的配合比,然后根据不同的施工部位做好相应的调整,保证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使其能够符合不同的施工的标准需求。其次要合理应用添加剂,为进一步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密实度及强度,可以添加一些诸如粉煤灰等的矿物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结构内部含水量,有助于提高水泥的反应效果,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腐蚀性能,保护钢筋和内部结构,另外还有引气剂、减水剂等,添加剂需要根据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做好相关试验,注意用量和使用方法。
        3.2规范施工,加强监管
        混凝土各技术施工人员应选择该行业正规的专业人员,确保施工人员具有良好的技术操作水平和职业道德,并对混凝土施工质量制定健全的管理体系,确保混凝土搅拌、运输及灌注工作的良好开展。市政工程涉及层面较多,意义重大,混凝土浇筑难度较大,在工作开展前要成立专业的施工管理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和负责人需结合混凝土施工质量标准对施工技术、设备及工艺等方面进行技术交底,做好施工质量的检验工作,特别是对于一些重难点施工工序,相关工作人员之间应加强沟通,不断改进原有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有效提升市政工程混凝土浇筑效率和质量。最后要充分发挥监管部门的作用,针对混凝土施工的相关组织及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做好施工质量的检验工作。
        3.3改进施工工艺
        在进行混凝土材料搅拌时,施工人员必须严格的按照要求选择符合要求的碎石。如果碎石尺寸过大或者过小的话,不仅会影响到混凝土的硬度,同时也会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所以,必须严格的按照市政工程施工的要求,将碎石的尺寸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确保市政工程施工使用材料的统一性,切不可随意的更换施工材料,才能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要求和规范。另外,在混凝土摊铺施工完成后,施工企业必须严格的按照要求开展混凝土养护工作,避免因为养护不到位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纹的现象,而对混凝土施工质量产生不良的影响。施工技术的创新,对于施工工程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施工企业应该注意技术的创新,以此保证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
        3.4注重养护,维护质量
        市政工程混凝土繁序冗长,切不可忽略对混凝土成品的保护和养护,受多方面环境因素的干扰,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和收缩裂缝问题时有发生,因此待混凝土浇筑后,施工单位必须立即组织设计混凝土成品保护措施和养护方案,依据相关标准与规范,安排好混凝土养护期内的各项保护工作,同时安排专人监督管理,设置围栏、防护网等维护遮挡结构对混凝土成品外观和造型进行物理防护;合理运用温控技术,并在冬季时搭设防护棚防止雨雪侵蚀,选择草帘等经济、保温的材料进行覆盖,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常温养护;注意控制早期裂缝,正确、及时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状态。
        结语
        社会和城市的急剧发展使相关的市政工程建设面临巨大的压力,作为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的基础,其施工质量与市政工程的安全运行有极大的关系,对于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增长也具有重要意义,且关乎其使用年限和维护成本,但是混凝土施工占据比例较大,施工技术难点颇多,由于施工问题造成的质量通病是市政工程、相关技术人员当前面临的重大难题和挑战,这需要根据具体施工情况,针对不同的施工质量问题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将各质量问题扼杀在萌芽中,比如选取合理的配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施工操作、加强施工质量监管等,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混凝土质量,保证市政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建政,李鹏辉.市政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4):47,46.
        [2]陈瑞翔.试述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J].建材发展导向,2018(12):37-38.
        [3]蒋晓龙.市政桥梁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8(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