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性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8期   作者:田琨
[导读] 电器自动化技术在电力运行过程中能有效的保证电力工作安全性,整个电力运行阶段的安全可以使用电器自动化技术准确、有效的检测到存在的问题,同时能及时的提醒工作人员解决问题。
        摘要:电器自动化技术在电力运行过程中能有效的保证电力工作安全性,整个电力运行阶段的安全可以使用电器自动化技术准确、有效的检测到存在的问题,同时能及时的提醒工作人员解决问题。电气化系统的使用比较专业,然而实际工作电力单位缺乏专业的电器设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还有欠缺,不能将电气自动化系统合理的进行应用。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个方面的电力使用量在不断增加,对于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继电保护的自动化装置已经成为了发展趋势,能够更好地提升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
        1 影响继电保护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1.1 软件
        继电保护装置系统中的硬件运行过程以及出现异常立刻切断电路等都是依靠其软件控制操作来完成的,如果软件在设计之处就出现不规范,那么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运行过程中就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造成问题逐渐严重,最终导致整个电力系统停止工作或者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还有就是如果软件在设计过程中复制功能和内存功能没有进行扩展改进,一旦系统进行升级,各项功能不断的改进、增加,软件不能及时的更新和储存需要的数据,就会导致系统存在各种异常,进而严重影响电力运行系统的安全。
        1.2 硬件
        继电器以及辅助电子元件属于继电保护装置中的硬件设备,如果这些设备或零件设计过程中使用劣质材料,安全性能不稳定,必然会对继电保护装置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就电子元件来说,是由引线或者金属接点在相互焊接组合到电路板上形成电子电路,但是不同的系统使用,其组成零件配置也不一样,因此工作人员必须选择合适的小零件或者电路板进行组装使用。
        1.3 工作人员
        当下的继电保护系统安全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很大,现下使用的继电保护系统对之前的系统而言,各项功能和自动化水平有明显的提升改进,也更加智能化,但是系统的安装、运行管理维护工作还是需要员工进行手动完成,如果工作人员不能根据上级要求或者规定的标准定时定期的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保养检查,机电系统安全还是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2 处理措施
        2.1 选用合适的新型设备投入工作
        (1)继电保护系统装置中不论旧的设备还是先进的设备都能准确的完成继电保护工作,然而为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安全性能,最好还是选择经过验证的新型设备,该设备不论是在功能、对其他数据的兼容上面都有优于旧设备,所以工作人不应该为了节省成本而使用旧的设备。
        (2)相对之前使用的继电保护系统装置来说,现使用的继电保护系统装置不仅减轻了员工工作强度,还能有效防止装置因人为失误而出现故障,如果发现电力运行出现故障,也能及时的提醒工作人员进行维修处理,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所以,工作人员在进行设备选用时,最好选用各项功能都比较全面、先进的设备。
        2.2 着重做好系统测试及验收工作
        (1)系统调整测试。工作人员对按照要求安装好的系统进行调试后才能正式用于系统装置中,在调试阶段工作人员将电力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异常运用软件做出模拟,并判断继电保护系统装置是否能正常使用,同时对出现的异常是否能进行及时的做出提醒,并传输的异常问题数据、位置是否准确。如果经验证发现继电保护系统存在传输信息不准确、问题发现不及时的问题,工作人员就要根据实际问题及时进行调修改进,保证系统能顺利的投入使用。
        (2)检查验收。系统经调试后进行检查验收,可以使用整体实验观察或者遥控设备对系统功能进行测验,根据测验得出的不同数据,工作人员经过整理统计能明确检测出系统功能。要是检验出的数据与规定的数值不一样,那么系统安装人员应重新进行安装调试,提升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远程控制功能。


        2.3 按时检测确定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运行
        (1)制定明确检修时间。按照规定至少要12月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检修,每5个月进行一次基础检查,同时也要按时让专业人员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的保养维修工作。另外保证系统运行与国家规定的运行数值达到统一,管理人员与各阶段负责人要及时地对各项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故障并进行处理。
        (2)记录和整理系统运行时数据。继电系统保护装置基本是由各种各样的软件和硬件设施组成的,那么在保护装置运行阶段就会产生较多的数据和信息,而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判断、整理以及分析,电力系统中存在的各类异常都能被及时的发现并进行处理。为保证上述工作能顺利进行,该系统就必须设有内存较大的数据库,保证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能做出详细记录和判断。
        (3)老旧设备要及时进行更换。我国电力系统不断地在进步,继电保护装置使用的时间也逐渐增加,就有一些比较旧的装置已经不能正常应用在先进的电力系统,所以相关管理人员要及时地进行更新,不能因节省资金而一直使用老旧的系统装置,要最大程度的避免电力系统出现异常。
        2.4 提高检修的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1)工作人员应有专业继电保护知识和专业调修技能。那么在工作过程中,就能大大的减少因人员操作失误而带来的安全隐患,实际工作中多于部分重要岗位还是建议电力部门在对工作人员进行逐一测评考核后,再正式投入工作。
        (2)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进步,为有效解决电力系统运行中出现的新的各类故障,继电保护装置也在不断的进行创新改进,因此就需要按时对该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培训,采用新型的电力设备及先进技术指导工作人员进行实践学习,争取在岗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学会该项技术并都会使用应用的设备。
        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可靠性措施
        3.1 加大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维护力度
        (1)要定期检查继电保护自动化设备的相应内容,例如继电保护装置开关以及按钮等灵活性、不同接触点压力不足或者接触不良等问题;检查电压以及电流互感器二次端子情况,及时将故障排除;对于装置中相关的配线进行检查,确保其不会存在松动或者接触不良等问题;要仔细检查隔离开关或者断路器操作机构,要确保操作的有效性。
        (2)在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正式使用之前一定要委托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质量、性能等实施全方面检查以及调控,同时要如实填写质量检测单据,并且将其上报到质量检测部门,质量检测部门要委派专业工作人员对于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功能实施再次检测以及判定,确保其合格后才可以正式投入到电力系统中使用。
        3.2 冗余优化设计,提升容错率
        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可以通过冗余技术有效提高其容错率。容错率的提高可以确保电力系统运行时就算存在装置发生故障也可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能够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设计过程中,为了能够确保继电器具有良好的容错功能可以采用硬件冗余的方式,就是指通过多表共计、设备并联、备用切换等方式来降低拒动率,能够实现继电保护系统的全方位检测,不但能够整个系统的安全风险,同时也可以提高其运行效率。
        4 结语
        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先进的继电系统保护装置能有效的保障电力运行安全,提高电力运行的稳定,所以一定要做好继电保护工作,不断地发展创新系统装置,进而更好的保障电力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闫冬,韩东.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关系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9,26(01):33-35.
        [2]李科.继电保护故障分析处理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实践与探究[J].信息通信,2019,193(01):88-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