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 世纪全面进入科技时代,科学技术已经涉及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电气领域中,电气工作者们为了紧跟时代步伐,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气系统中,进一步顺应了电力发展的需求。电力行业作为我国经济领域中的重点行业,一直处于世界前列,因此,电力系统应用技术的更新换代已成为必然趋势。在这种背景下,电气自动化技术应运而生,它的时效性、创新性以及技术性的特点意味着它将成为推动电力系统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创新力量。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力工程的发展和现状,然后就电气自动化进行了概述,最后重点就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讨,希望可以为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和后续研究者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应用
引言
电力工程在工作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为了使电力工程更好地符合社会发展需要,需要借鉴先进的技术,与时俱进地开展电力工程的升级与完善。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可以实现电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以往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符合当前社会节能减排的目标。加强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有效应用可以科学控制电力工程建设过程,减少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持续性和可靠性。因此,需要加强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明确电气自动化在电力工程中具体的应用策略以及用方式,充分发挥电气自动化的作用和价值,促进电力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营。
1电力工程发展现状
电力工程由多个部分组成,不仅包括供配电所、发电厂、送变电线路等,也包括含了点成生产与消费系统。电力系统是将一次能源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的二次能源。
1.1电力工程发展初期
主要通过小容量发电机发电,并将电量输送至轮船、灯塔以及工厂,发展初期供电系统可被视为简单的住户式供电系统。爱迪生在发明白炽灯后,在纽约主持建造了珍珠街电站,采用 110 伏电压,开创了中心式供电系统模式。
1.2电力工程发展中期
20 世纪是电力系统供应的快速发展时期,人们意识到电力能源对于工业发展作用,电力系统规模快速扩大。我国电力系统也于 20 世纪 50 年代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并于1991 年就已经跃居世界第四位[1]。
1.3电力工程目前发展
我国建立到了三峡水电站、核电站以及其他清洁能源电站,我国的电力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借助信息技术构建自动化电力系统管理模式,开启了我国电力系统新发展,发电量跃居世界首位。
2电气自动化概述
电气自动化指的是为电力工程涉及的相关设备实现自动化现代管理的一种技术,主要应用网络通信技术以及信息数据处理技术对设备功能进行优化,依托网络和编程实现设备的自动化管理以及自动化控制。在电力工程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电网的自动控制、发电厂的全面管理以及供电系统的自动调节,提高电网系统的管理质量以及管理效率。同时,还能够利用自动化技术实现供电系统的远程管理,有效减少人力资源的消耗,提高电气工程项目的管理质量以及运营水平。
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电力调控自动化技术、发电控制自动化技术、配电自动化技术以及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等相关内容。发电控制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火力和水力发电厂中的应用较多,通过专门的设备可以控制火力发电的过程,实现数据的实时控制、远程控制和动态控制。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的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整个发电过程的关联设备,同时还能够实现电力的自动并网,实现电压的实时调整及监控。
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体电网系统运行的自动化程度以及网络化程度,提高配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促进电力系统中配电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保证用户的用电安全[2]。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以先进的通信技术为依托,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可以集中收集和处理变电站中产生的数据信息,在变电站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可以构建全新的电网结构,提高变电站工作的可靠性、持续性以及安全性。另外,电力调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科学采集电力调度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数据内容,对这些数据进行自主分析和控制,调节电力调度的方案以及系统,更好地完成电力调度工作,减少电力调动过程造成的资源损耗,满足环保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及时发现电力调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解决,保证电力调度的稳定运行。
3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水平的高低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鉴别电力系统水平的根本标准就是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所以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应当成为电力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为此,电力系统对于应用技术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动化技术就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满足电力系统发展要求的一项有力措施,它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3.1智能控制应用
传统技术对电力系统实施的控制,既不能实现对故障的及时发现,更不能实现对故障的及时处理,因此,在工作效率和质量上几乎无法实现创新优化。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则能够有效突破以上问题,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能够在电力系统出现问题时及时发现,从而使问题很快得到解决,突破了以往人工技术使用过程中造成的种种阻碍,彻底实现运行效率的提升[3]。
3.2仿真技术应用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在带动电力系统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升级,在这种双向发展的状态下,更好地促进了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当前,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尤其是仿真技术的应用。通过呈现出大量真实的实验数据,在支持电力系统各项操作的同时,还能为电力系统提供更好的实验条件,促进电力系统更多新设备的诞生。
3.3技术的集成应用
在传统的电力系统中,电子系统的每项工作都有专门的部门管理,有关电力的运行、安全维护等各个环节都是划分部门管理的。这种情况下,电子系统的综合运行很难形成一个整体,不利于电力行业的统一管理。另外在这种运行模式之下,一个项目的各个环节都要单独花费时间和资金,十分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加入便能轻松解决上述问题,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管理的一体化,将分散的部门合成整体,帮助实现电力技术的升级,从而进一步加强我国电力系统的技术竞争力[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在电力工程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显著提升电力工程的建设效率、建设质量以及运行水平,有效避免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提高电气设备应用的整体性能。所以,需要加强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重视,最大限度地降低电气设备运行故障的发生的概率,注重引入新型电气自动化技术,丰富电力工程建设的经验,促进电力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忠稳.试析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科技风,2020(17):198.
[2]林磊.探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的有效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6):37-38+112.
[3]吕哲颖.电气自动化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0):112-113.
[4]王灿,邵恩泽,吴正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研究[J].电子测试,2020(10):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