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社会、生活已经越来越依赖电力系统,其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必不可缺的系统工程之一。变电站是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担负着电压变换和电能分配的重要任务,是电能运行和输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电力系统有着较大的影响。然而,随着目前电力系统的发展,智能电网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变电运行维护与安全控制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和多样化。为此,提高变电系统的运行维护与安全控制技术,确保变电运行安全、高效的发展。
关键词:安全风险;变电站;运维工作;风险管理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于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大,电能目前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能源。变电站是电能运输的重要环节,在进行电压的分配、变换的同时,其良好的运行也维持着电力系统的稳定,为电网安全作出了重要的保证。因此,在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工作,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保证。目前国内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还在存在部分问题,应该针对这些问题及时的作出调整,不断的完善,保证变电站安全稳定的运行。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现状,并针对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和改进建议如下。
1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现状
1.1对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
变电站在进行维护的过程中,需要相关维修人员定期对电力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检查,将存在的问题以及各项运行数据进行记录,并根据电力设备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维修方案,及时的将数据异常以及故障问题等进行修复,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然而大部分变电站的相关维修人员对于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缺乏科学的工作管理机制,导致其在对电力设备的检查过程中,没能及时的发现电力设备存在的问题,造成电力设备的抢修不及时,进而影响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与此同时,对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还会造成相关维修人员没有对电力设备的故障问题进行重视,再加上缺少相应的科技知识,无法将故障问题从根本上彻底的解决,同样的问题层出不穷,对变电站的正常发展所不利。
1.2变电站工作人员的不合理工作分配
在许多供电企业中,开展变电站运维工作的相关员工,其所具备的操作水平各不相同,加上缺乏科学合理的工作分配方式,导致变电站内许多现场运维工作中,大多都是由几个经验丰富的主力人员进行其中较复杂的工作。由于变电站中,运维工作的工作量通常较大,需要耗费较多的精力及劳力去处理各种事情,工作时间也较长,这就造成了不少主力人员处于长期疲劳的状态之下。疲劳过度容易造成操作人员在工作中的注意力分散,对其操作及正确的判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安全事故极易发生。
1.3电气变电站运行设备操作不足
我国的电气变电站运行设备操作不足,且设备规模大,这就极大增加了操作人员的操作困难,在实际工作中难免会操作不当而引发安全事故。除此之外,在实际工作中,操作人员也会受到工作态度的影响,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基于此,还应重视操作人员的心理情绪,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可以定期与设备操作人员进行沟通,舒缓紧张情绪,从而有效预防操作安全事故发生。
2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完善措施和改进建议
2.1加强变电运行前的管理和检查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电量运输量的提高,变电运行前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强变电运行前的管理和检查,使电力事业的发展在规范化的过程中得以安全运行。如成立监管部门,建立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安全制度,定期对变电设备进行排查与检修,并做好变电设备的管理、维修工作登记、故障信息记录等。
2.2加强对运维人员的培养
要想保证变电站运维工作的质量,则必须要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建设进行加强,企业需不断促进相关工作人员技术能力的提升,为各种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扎实的基础。首先,供电企业应当培养职工的主动意识,为员工提供丰富的培训机会,促进员工个人修养的提升,使员工在工作中能主动积极地去提升自我专业能力。同时也需要给员工施加一定的工作压力,这样能有效保证员工的自觉性得到保持,使员工能主动认知到在运维工作中,安全操作的重要性。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能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出现,为变电站的正常运行提供重要保障。
2.3加强对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重视
为提高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执行效率,通过建立科学的工作责任制度,加强对维修人员具体工作情况的管理,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和权利,从而提高电力设备的整体维护水平。同时对变电站运行维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重视,全面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作出综合的评价,及时采取最效率的手段解决问题,杜绝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同时跟随科学技术的发展,积极的开展的电力系统先进知识的学习,让维修人员的对电力设备的运行更加的熟悉,更有助于在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中及时的发现问题,更好的解决这些故障问题,促进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2.4变电站运行安全管理
电气变电站的运行安全管理应从明确职权分工、建立完善制度以及加强维护检修三方面进行。首先,明确职责分工,通过将变电站管理人员分为两个队伍:①操作队伍,主要负责操作现场进行运行维护、隔离开关、巡视设备现场以及处理安全事故等工作;②调度运行值班员,主要负责操作自动化实施断路器操作、运行监控以及抄表记录数据等。其次,完善运行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一般包括设备责任制、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以及运行值班制,岗位责任制应严格要求岗位人员,包括电气检修人员、自动化设备维护人员、操作人员、运行值班人员等必须分工明确、严格执行。运行值班制以及交接班制度要明确禁止运行值班人员连续接班,可以实施二班制或三班制,交接时要依据交接规范,做好前后衔接、手续清楚、责任明确等。最后,加强变电站运行技术的维护和管理。技术维护和管理是为了保障人身安全,提升经济运作效率。
结语
随着变电站的大规模应用,设备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发杂,变电站安全运行和运行可靠性措施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智能化变电站的管理模式是基于智能化设备,具有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信息交互标准化特点,且其管理模式有高度功能集成化、设备管理数字化和人员工作模式化特征,可以保证变电工作的安全运行和电力系统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为此,在保证智能化变电站迅速发展的同时,可以借助智能化变电站,并不断加强变电运行的管理,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
参考文献:
[1]王杉.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0):243-244.
[2]庄严.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与应对技术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8,25(11):168-169.
[3]侯成.基于变电运维的隐患风险分析及应对技术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8,25(05):124-125.
[4]张鑫.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现状与措施[J].南方农机,2018,49(22):163-164.
[5]邢晓静.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现状与完善措施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17):216.
[6]蒙坚.超高压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及控制[J].低碳世界,2019,9(9):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