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重点研究》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8期   作者:杜明明
[导读] 市政工程作为民生基础建设之一,代表着城市的综合发展力。
        摘要:市政工程作为民生基础建设之一,代表着城市的综合发展力。在目前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会运用到不同适宜本地城市实际工程情况的施工技术。其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可以在提高工程性能的情况下,更好的延长工程的总体使用年限。其施工工艺对于大部分的地质条件都比较适用,且作为基础施工技术运用到市政工程中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使工程建设过程更加便捷有效。本文结合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进行重点研究,并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1引言
        市政工程钻孔灌注桩目前已取得广泛应用,其具备承载力高、适用能力强等多重特点。工程项目中,施工单位需充分考虑到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灌注量、钻机速度等工艺参数,全面确保施工质量,以高品质、高效率的方式完成施工作业,延长市政工程使用寿命。
2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2.1确定施工工艺流程
        在了解实际市政工程项目的前提下,施工单位应当做好科学的准备工作。其主要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
       
       
        图1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2.2成孔
(1)放样
        施工放样过程中,要对于桩体的中心轴线进行科学的确定工作。相关人员可运用坐标法来确定中心点偏差值,满足基础工程的验收标准。在按照甲方提供的基准点进行桩位测量过程中,要将钢筋标示的长度控制在0.5米,在完成所有的放样工作后,对于精度进行检测。此时为了更好地确保桩基位置精度,可以运用十字控制装点的位置,保证桩位和十字线重合。
(2)设备准备
        程控施工作业时,必须要准备好相关的使用设备。在正式钻孔之前,要对于所用的设备进行功能性的检查,保证其在运行过程中不出现故障。在对钻机的平整度合计做安装时要保证其平稳些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位移,另外钻孔中心要对准十字线不可产生偏移。
(3)护筒埋设
        在一般施工标准下,护筒的规格控制在12mm左右。利用钢板材质设施,在受到低层环境影响时,需要对尺寸进行一定的调整工作。在采用钻孔机下转到标准深度后,可以加入护筒,底部埋设的深度高于两米。另外护筒顶部位和地面应保持五米的间距,互通的中心和桩的偏差距离不得超过5cm。后期选择钻进方案时,由于施工情况不同所运用的固壁措施也有差异。
(4)钻孔
        成孔采用跳挖方式,钻斗倒出渣土距桩孔口的最小距离应不大于6m,并及时清除外运。根据钻进速度同步补充泥浆,保持所需的泥浆面高度不变。钻孔前先用水准仪确定护筒标高,并以此作为基点,按设计要求的孔底标高计算孔深,以钻具长度和钢丝测绳确定孔深,孔深不小于设计深度,超钻深度不大于50cm;孔径用探孔器测量,若出现缩径现象应进行扫孔,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钻进过程中,操作人员随时观察钻杆是否垂直,并通过深度计数器和钢丝测绳量测控制钻孔深度。开始钻进时采用低速钻进,主卷扬机钢丝绳承担不低于钻杆、钻具重量之和的20%,以保证孔位不产生偏差。钻孔作业采用分班工作连续进行,钻进的过程中应经常对钻孔泥浆随时检验泥浆比重、粘度、含砂率、胶体率等,并填写泥浆试验记录表。不合要求随时改正。钻孔过程中还应经常注意地层变化,根椐不同地层采用不同的钻进速度。在地层变化处捞取渣样,判明后记入钻孔记录表中,并对照设计资料绘制地质剖面图。
(5)清孔、验孔
        结束钻孔作业后,全面检查各项指标,如孔深、孔径等,无误后即可清孔。需做好清孔前的准备工作,向其中投入适量水泥后利用钻锥持续性旋转,使得泥浆与水泥得到充分搅拌并形成混合物,冲孔泥浆比重需稳定在1.3~1.4,以便提升清孔质量。浇筑之前检查沉渣厚度情况,使其与设计要求相符;若工程中尚未针对此项操作做出明确说明,则采取如下方法:桩径≤1.5m时,该处的沉渣厚度需≤30cm;反之,若桩径>1.5m,此时沉渣厚度需<50cm。若实际施工中沉渣厚度超过该值,需利用导管展开二次清孔作业。钻孔工作完成后,要检查孔洞深度和垂直度,是否达到施工的标准。在所有施工合格后便可进行后续的清孔工作。在此过程中可以运用置换法,泥浆泵向孔底部注入泥浆,实现杂质的置换。
2.3钢筋笼施工
(1)钢筋笼制作
        在钻孔作业中钢筋笼的制作尤为重要。为了满足力学特性,在钢筋笼制作过程中应当进行验证工作。制作标准要按照工程设计图纸来进行相关的作业。在同一个平台上搭建钢筋托架时,要利用固定环来制作加强箍,保证直径和外形达到施工标准的同时,后期运用绑扎技术进行主筋和箍筋的连接工作。后期运用电焊连接时,要将成型的钢筋笼平放,初中在较为平整的场地之内,不得堆得过高。进行分段制作时,每一段的长度不得大于13米。采用双面搭接方法和错开电焊法时,应当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将吊臂悬挂在上空,通过焊接固定主筋和底部。避免钢筋笼沾土太多,受潮严重。最后将制作完毕的钢筋笼运输到施工现场,在运输过程中避免磕碰,做好质量储存。
(2)钢筋笼安装
        在钢筋笼运输到实际工程现场后,应当立即的进行质量检查工作。上下两截笼的平面主筋不得超过全部主筋的一半。如果钢筋笼没有办法入孔,那么不得强行的去改变外观,而是在检查问题的同时找出原因,并尝试修改,在后期符合下孔要求后进行二次尝试。此时的钢筋笼主筋保护层厚度应当高于50mm,利用保护层垫块在竖向距离间隔两米左右的位置设置保护层。后续进行垂直吊放钢筋笼作业,轻拿轻放便面钢筋笼产生碰撞。在到达桩底时,要保证笼体完整,避免扭曲现象的发生。在桩身中预埋3根声测管。将超声波发射、接受探头分别置于2根导管中,进行声波发射和接收,使超声波在桩身混凝土中传播,用超声仪测出超声波的传播时间t、波幅A及频率f等物理量,就可判断桩身结构完整性。
2.4浇筑导管下设
        浇筑的导管再进行下设时,可以根据孔深来设计导管的实际长度。在导管运输到现场后,相关人员应当检查是否存在漏水变形的现象。如果有不符合规定的导管儿出现应及时的进行更换,保证后期接头连接能够牢固可靠。相关人员可以在检测过程中利用水密性检验,将水压控制在0.7到1.0MPa之间。
2.5二次清孔
        导管在设定完毕后,应当进行二次清孔来去除孔底的沉渣。相关人员应当检查泥浆是否有起皮现象,避免施工过程中由于质量问题而引发后期整体工程效率。
2.6浇筑
        在浇筑作业中可以将导管直接下放到泥浆中。通过将砂浆灌注到导管之内进行浇筑作业。在混凝土到达现场后,相关人员首先要进行科学的检查工作。在确保坍落度满足检测合格标准后,再进行后续的浇筑作业。在浇筑混凝土后,导管应保持埋入混凝土两米以下的位置,但不可超出八米。此时可采用连续浇筑的方法,避免浇筑后期出现质量问题。
2.7废物外运
        最后在废物进行运输时,对于泥浆池的废物应当交由专门的负责人员管控,避免泥浆外漏。相关人员应当及时的清理现场,避免场内渣土堆积,影响施工环境。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运用该技术可以更好地提高施工质量。相关人员应当在施工方案建设的基础上,通过良好的钻孔工艺运用,掌握施工环节中的管控措施,通过对现场出现的施工问题进行合理分析,提出一些完善措施。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更好地从各施工环节来维护整体钻孔灌注桩使用的高效高质,从而推动市政工程的长稳性建设。
参考文献:
[1]刘和喜.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3):999-1000.
[2]洪国华.浅谈市政道路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14(19):197-198.
[3]张伟雄.论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基础的施工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3(12):173-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