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论是工业企业用电,还是城镇、农村居民用电,电能需求量不断增加,而保证供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尤为重要。近年来,逐渐将电气自动化技术与供配电系统相融合,其适用范围随之扩大,使得供配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成为热点。
关键词:供配电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
1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运用优势和功能
1.1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运用的优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中无论生产还是生活,人们对电力的依赖越来越高,持续、稳定的供电是保证社会生产、人们正常生活的必备条件,但是,如何能够提高对供配电系统的控制水平,提高对其的监测水平,这是人们努力探索的问题。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到供配电系统后,逐步解决了这一难题,改变了以往的系统设置模式,创新了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完成了从局部管理到全网控制的模式,监管更全面更高效。(2)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大幅度提升了电网信息的传输效率。(3)配电基础层的控制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可以对设备进行更好的监测和保护。
1.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功能
(1)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控制功能。供配电系统中未使用自动化技术前,对于设备的操作通常采用人工手动操作,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自动化技术和设备应用于供配电系统后,人们对设备的操作可以实现远程的精准控制,提升了工作的准确性,同时保护了人员安全。
(2)电力自动化的保护功能。在传统的供配电系统中,由于电力故障问题导致的电力中断问题时有发生,影响着电力供应的质量。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一个良好应用,这项技术可以实现对供配电系统的自动控制,并准确对相关故障进行处理,保证了供电的稳定。
(3)电力自动化的监测功能。第一,计量监测功能。供配电系统中电力用户的数量多,用电量各不相同,在传统统计用户电量时,一般都是人工超表,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还容易出现误差,电表统计相当繁琐。而自动化技术可以自行完成对电表电量的计量监测,快速完成电表数据提取,简化了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为企业提供了更准确的电力数据。第二,线路故障报警监测功能。传统的供配电系统出现线路故障问题,需要人员对故障环节一一排查,检修效率低,危险性高。电气自动化应用后,可以实现线路故障的自动报警,将准确的位置和故障原因等迅速传递到检修人员端,提高了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第三,对系统数据的监测功能。供配电系统中有很多技术参数需要进行监测,这对提高人员对整个系统的监控起到良好的作用。通常情况下,通过电流、电压、频率等一系列参数可以直观判断系统运行状况,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这些数据的记录和提取,并在设定范围外发出警报,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
2电力系统供配电中电气自动化的实践应用
2.1加强引入计算机技术
为推进电力系统供配电的自动化发展,电力企业应当加强对计算机技术的有效引入,构建健全计算机体系,进一步为实现电网自动化控制提供有力技术支撑。首先,以计算机硬件作为载体,实现电力技术改革,打造现代化的、完善的、健全的供配电系统。其次,注重技术人员的日常培训。在兼顾计算机系统建设需求的基础上采集整合先进的技术手段,向技术人员进行传授,不断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进一步可更好地借助计算机开展供电系统研发,促进供电自动化发展。最后,有效借助计算机技术对电力系统中一系列数据进行融合,为电力系统正常安全有序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2.2加强引入PLC技术
电力系统供配电除去应用计算机技术之外,还应当加强对PLC技术的有效应用,进而促进供配电的自动化控制。
PLC技术作为计算机与机电控制两项技术相结合的一项综合技术,在计算机中通过编制好的工作程序发出工作指令,进一步实现对电力系统工作中各个环节的控制,并采集存储工作汇总形成的信息数据。在电力系统中PLC技术可促进数据的传输、转换,并通过顺序控制的工作模式,对全面供配电采用独立模块分块控制,依托总线来经由通讯连接运营整个电力系统,进一步实现准确、便捷的控制和操作。
2.3监测控制
供配电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在对供配电系统的设备管理、维护的过程中,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系统的监测管理。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解决供配电系统的监测难题。不论是运行参数、远程计量,还是供配电系统故障、电能质量等多方面内容,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都可自动地对整个供配电系统进行分析,记录下设备的监测状态,从而有效地解决。
电气自动化技术对于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控制作用。在传统的供配电系统中,通常会受到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湿度、温度等,而这些因素都会对供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自动化技术的精准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设备和人工操作等带来的这类影响,确保了过程的可靠性及结果的精准性。
2.4完善网络数据建设
在供配电系统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自主对整个供配电系统进行指挥调度,实现电力专业数据的最大化调度使用。因为在电力运行过程中,网络的存在和数据的安全是同等重要的,在网络数据的建设过程中,确保网络数据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至关重要。通过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利用计算机监控供配电系统周围的情况,及时依照相关制度完善网络,提高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保证电力信息可以及时传递,满足专门网络建设的实际需求。
2.5完善供配电功能
供配电实际运行中,时常会发生停电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供配电作用不健全。基于这一现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寻找导致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相应应对措施,予以防范和处理,进一步保障供电的稳定可靠性。首先,开展好电力分配工作,通常应当对电力的分配进行均衡处理,以此确保全面电力系统更为安全、稳定。其次,引入诸如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对电力资源开展科学规划,即为以统筹规划的形式进行计划。从而结合全国各个区域实际用电的需求来合理规划电力资源的使用,从而保障供配电的合理性与高效性。同时,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对供配电故障的动态检测,在第一时间发现供配电故障,找出导致故障的因素,以便电力维护技术人员开展故障检修处理。综上,通过借助电气自动化完善供配电系统,有效发挥供配电的智能化、自动化功能,不仅可为全面电力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还可更好地满足当前时代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需求。
2.6远程处理机安装
结合供配电功能需求,对远程处理设备安装进行有效管理,以完成供配电管理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管控。首先,在远程处理机安装时,施工人员应当开展好RPU处理工作,确保控制系统通讯功能正常,进一步实现对电力数据及相关故障信息的有效传输。其次,在实际安装时,施工人员应当对输入、输出口及相关单元模块的安装流程进行规范管理。
结束语
供配电系统的安全稳定保证着社会稳定和各项生产生活秩序顺利进行的基础,传统的供配电系统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为供配电系统向着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条件,其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和对供配电系统的控制监测能力,而且在大数据的建立上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希望电气自动化能发挥更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宝辰.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8):77-78.
[2]刘阿玲,蔡昱灿.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1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