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8期   作者:尹海泉
[导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电力工程企业也在不断变化和进步。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电力工程企业也在不断变化和进步。电气工程自动化作为我国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其不断科学、专业的创新性发展能够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智能技术一直被人们所重视,为电气工程自动化带来更科学的效果和更便捷的操作过程。
        关键词:智能技术;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实践应用
1智能化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中应用的优势
1.1提升了模型控制的精确性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对象的数据库大小及动态方程比的复杂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控制效率的高低。而当电气自动化的控制效率较低时会干扰被控制模型设计工作的开展。由于控制模型的设计复杂繁琐,且控制参数处于不断波动的状态,难以全面掌握控制过程。此外,一些人们无法预测或估计的非主观因素也会影响模型的控制过程,无法保障被控制模型的精准性,难以充分发挥电气自动化实际的应用效果。依托智能化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过程中不再需要对控制对象进行建模,有效的降低不可控的非主观因素对控制过程的干扰程度。
1.2提升电气自动化工作便捷性
        传统的控制过程不仅具有控制效率低下的缺陷,而且也难以满足人们对电气系统功能的需求。电气工程自动化可以凭借智能化控制器,充分提升电气系统的调整控制工作的便捷性。智能化控制器具有明显的控制优势,例如,智能化控制器可以根据模型相关数据的波动进行自动调节,不再需要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压力,节约人力成本。在没有人工操作时,部分智能化控制器还能够自主进行距离调整。此外,智能化控制器还能够自动响应鲁棒性及时间差波动,并以此为依据及时进行自动化控制。
1.3提升工作一致性
        与传统的控制方法相比,智能化技术提升了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一致性。例如,在采集及输入某些不常见数据的过程中,智能化控制能够自动完成数据差异的归纳和识别任务,从而提升数据分类的准确度。同时,智能化技术引入到电气工程自动化中后,还可以根据处理对象的差异自动选择不同的数据处理方式,并以自身的算法为基础进行计算,便于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操作,保障数据控制的精准性,提升智能化控制的高效性。
2智能技术在电力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2.1数控化应用
        与传统的人工控制相比,数控技术能够在应用过程中发挥积极优势,将数控化技术、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相应的电力设备和软件系统进行有效的连接,明显增强电力工程自动化整体过程的流畅性、高效性和便利性,并且为智能技术的长期发展提供良好基础。受技术条件影响,智能技术在电力工程自动化中的数控化应用,对于其电力设备运行和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水平要求较高,需要制造企业积极选用专业应用人才,提升智能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减少在后期实际电力工程自动化发展中出现问题的情况。
2.2新型智能专家系统应用
        新型智能专家系统是将国内相关智能电力工程自动化领域专家知识与计算机强大的数据运算能力相结合的新型专业化智能系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将电力工程自动化中发生的问题输入到专家系统中,系统根据丰富的知识储备对问题进行分析,划分问题类型,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同时,专家系统还能与相应的电力设备进行连接,对设备的运行参数实时记录并存储,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防患于未然。这种专家系统具有智能化、信息化和可视化,大大释放了人力,为企业节约了人工成本。


2.3柔性化应用
        柔性化应用是指智能技术与电力设备设计原理相结合,逐渐构建起智能化、专业化的电力工程自动化生产体系,从而不断满足客户对于电力工程自动化设计和制造的生产要求,提升电力设备制造企业的电力设备制造水平和质量。自动化技术与智能技术的有效配合,可以显著提升智能技术在电力工程自动化行业中的柔性化运用效果。将电力工程自动化的各个环节和流程进行紧密连接,形成有效的连锁反应,从而不断推动智能技术系统的升级创新和改造。
2.4智能电力自动化系统设计应用
        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具有较多专业且复杂的数据,利用智能技术能够将这些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地结合,通过通信原理与图片等多种处理方式对数据进行二次整理,重建数据信息,满足工作人员的实际智能电力自动化系统设计需求,从而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优化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一般的数据采集方法是通过兼容的感知装置广泛分布在智能电力自动化系统设计的各个环节,然后对关键设计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感知分析、采集、测量和监控,提高电力企业对于智能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的控制效果,为后期系统升级提供数据支持,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智能技术的数据传输速度变得更加快捷、高效和稳定,对于数据信息可以实现实时、高速的双向传输。边缘计算技术使得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数据传输更加稳定方便,促进电力自动化数据资源共享,逐渐构建全面化的智能电力自动化系统设计结构。同时,随着卫星无线网的全面覆盖,智能技术进一步满足了电力用户的智能用电需求,实现泛在化的连接。如果将边缘计算与智能技术进行有效结合,能进一步提高电力相关系统信息处理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帮助电力消费者与电力企业进行充分的交互和沟通。
2.5网络化应用
        智能技术能够在电力工程自动化中实现网络化应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需要借助互联网进行,尤其针对其电力工程自动化制造的便捷化、高效化要求。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领域积极应用网络技术与智能技术,通过对专业设备设计网络的布置和设计,提高网络在电力设备运行信息传递中的应用优势,从而促进电力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不断优化创新,为电力工程企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
2.6虚拟化应用
        借助智能技术作为应用基础,电力工程自动化能够实现虚拟化应用。通过对电力设备运行过程中真实的问题和故障进行模拟、分析,寻找有效的故障解决方案,从而对电力工程自动化行业生产运行中地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帮助企业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浪费。同时,针对电力工程自动化的相关结果展示,可以利用智能技术对结果进行多维的立体模拟,帮助人们对于电力工程自动化有着更加直观地了解,促进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技术贯穿电力工程自动化管理的每个环节,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自动化管理在电力工程中的地位也越来越明显。因此电力企业要积极应用现代化专业的智能技术,提高对于电力自动化运行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运用水平,有效解决电力问题。同时,加大对于智能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技术应用的安全性、专业性和合理性,促进我国整体社会和经济水平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学敏, 苏征宇. 浅析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8, 000(04X):14-14.
[2]沈思含. 浅析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J]. 数码世界, 2018, 000(004):101.
[3]井萌, 古东明. 浅析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 世界有色金属, 2018, 000(020):263-264.
[4]付跃东. 浅析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8, 431(08):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