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效益分析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陈燕贞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农村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正不断减少。
        汕尾市土地开发储备中心  广东省汕尾市  516600
        摘要:随着我国农村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正不断减少。在当前实现绿色发展的前提下,需要有效新增耕地,并以旱地改水田提高耕地质量,以此提高土地的整治效益。旱地改水田能够解决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这一问题,且能够维护区域的生态发展,对我国实现土地整治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对旱地改水田进行分析,以土地整治效益提高为前提,以此促进广东汕尾市的绿色发展。
        关键词: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效益
        前言:
        土地整治是我国当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内容,在土地整治可以为地区带来经济效益,且可以预测未来的发展前景,以此为我国后续项目建设奠定基础。当前旱地改水田应以土地整治效益为千亿,从单一性经济效益走向多元化效益,且评估体系也需要从传统的单一性评价转化为综合性评价,以此把握土地整治的根本内容,构建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效益评价模型。同时,在土地整治效益评价中需要采用分析定量结合发,对影响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归纳,将多种数据综合整理,这样的做法应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效益分析
        以广东汕尾市为例,该市首先确定了3层14个指标评价体系,并分成确定了指标权重,结合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效益评价建立了综合模糊模型,对效益进行了细致化研究。
        通过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前后的分析可以看出,广东汕尾市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项目由整治前的“C+”经济已经过渡到了良好等级的“B+”经济,经济效益共计提高了三个等级,而生态效益则由整治前的“C+”过渡到了“B+”的良好等级,共计提高了三个生态效益等级,社会效益则从整治前的“C”较差等级过渡到了“A”的优秀等级,共计提高了4个等级的社会效益,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评估来看,山东汕尾市的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综合效益由原来的“C+”较差等级过渡到了“A”的优秀等级,由此可以得出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综合效益提升最为明显,且整体效益较大,相比未改造前高出4个等级[1]。
        当前广东汕尾市的土地综合整治效益已经达到了优秀等级,但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仍然有着一定的提升空间,尤其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上,可以进一步完善提升。因此,广东汕尾市需要加快农业基础设施的密度,提高土地整治质量,并在今后的土地整治项目中加大重视力度,进而提高当地发展。
        二、旱地改水田的意义
        旱地改水田需要地形平坦,且地势坡度应>15°,低丘缓坡区则需要在25°以下,同时在实际旱地改水田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水源保证,加大农业机械耕作的区域,提高旱地改造为水田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旱地改水田是应以我国现代化发展为指导,且在实际进行过程中需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通过水利、平整等工程开发成水田,进而提高农田的经济效益。同时,旱地改水田还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的抗灾害力,并且可以有效改善当前种植区域的种植结构,扩充农业种植面积,进而提升农田质量,以更低水平的提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2]。
        三、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内涵及土地整治特征
        (一)土地整治
        土地整治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通过对土地利用方式、结构等进行改造,提高土地利用率。而未进行开发利用的土地,产权不清晰的土地则需要进行修复,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二)土地整治的特征
        在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效益中,重视土地整治的特征尤为重要,其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性
        土地整治项目每个步骤都有着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在土地整治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以评价指标构建现代化农业体系,且评价模型及衡量权重需要提高技术应用度[3]。
        (2)系统性
        土地整治项目整体系统性较强,其中生态系统、环境系统等。

除此之外,土地整治过程中的所有环节都有着一定关联性,因此项目开展时需要全方位考虑,使评价体系可以切实发挥出实际效果,做到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
        (3)目标多样性
        土地整治的目标多样化。因此,在整治的过程中需要将多个目标囊括其中,以此提高农民的收入,且必须在此基础上改善农业基础设置,进而提高农业生产力。同时,应在此过程中转变农业种植结构,种植的农作物必须选择良种,以此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其次,目标定制可以缓解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且可以改善当前农村的地质地貌,以此促进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后,目标多样化可以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以此提高社会效益。由上述可知,土地整治项目可以有效规整田块,实现我国绿色化发展目标[4]。
        (三)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效益评价
        土地整治效益评价是在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某个期限内,评价项目对整治区域的贡献,预测未来发展前景,对项目效益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活动。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其核心是效益评价,目的是衡量项目的实施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前后效益改观程度以及效益大小。土地整治综合效益是在充分考虑各方面基础上,以此组成土地整治效益评价。
        (四)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效益评价内容
        旱地改水田图纸整治效益评价对于地区的综合发展有着关键性作用,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农民经济
        首先,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效益评价使耕地质量得到改善,直接带来收入提高。其次,工程实施为区域内农户提供就业机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助力,使农民通过规模化增收更加长效。
        (2)提高基础农业设施
        通过田块平整,路网相通、沟渠发达,消除限制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改变农业种植方式,提高农业机械化率,促进农业现代化。
        (3)提高粮食生产质量
        整治后改水田,使农田灌溉率有了保证,且使粮食单产大幅度提升,利于建成高产、高品标准化农田。
        (4)缓解土地资源矛盾
        通过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解决城市发展占用耕地难题,对区域综合开发治理,增加土地利用面积,缓解人多地少难题。
        (5)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土地整治项目解决了农户就业问题,改善了农业生产配套基础设施,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时,规模化之路,有利于促进服务行业的发展。
        (6)提升土地质量
        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改善土地质地,提高土壤肥力,在此基础上可以使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和项目区土地垦殖率的提高,这样的改变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进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村地区的空气质量。
        结束语:
        农业建设必须要与时代接轨,合理应用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效益评价,从多方面进行考虑,使农业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当前土地资源匮乏的问题,通过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效益评价的应用,构建健全的农业体系,以此促进广东汕尾市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正国,游振波,黄俊. 江西省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研究——以永丰县瑶田镇湖西村旱改水项目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36期):185-187.
        [2]王君. 旱地改水田项目中新增水田的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以湖南省华容县梅田湖镇北剅口村金鸡村旱地改水田项目为例[J]. 农业与技术, 2015, 035(024):55-56.
        [3]孙静. 重庆丘陵山区旱地改水田工程关键技术探讨[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 29(17):29-31.
        [4]王忠惠. 浅谈永嘉县东城街道渭石村旱地改水田垦造水田项目[J]. 大科技, 2019, 000(004):161-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