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工程的质检及处理措施 姜再鲲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姜再鲲
[导读] 摘要:新形势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黑龙江东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新形势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是重要环节,当前施工技术的应用呈现出一定的问题,为了更好的保障施工质量达标,必须要充分重视起对施工技术的应用控制工作。
        关键词: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工程;质检及处理措施
        引言
        目前,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主要采用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是采用水、无机胶凝材料(水泥、粉煤灰等)、粗细骨料和各类外加剂、掺合料等按照对应的比例,通过量重以后拌制而成进入可出售状态的拌合物,用泵车把混凝土运输到施工场地中,汽车泵或地泵输送进入操作层。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应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开始,直至混凝土浇筑、养护完成,细腻的施工技术、合理的施工工艺,先进的管理措施均有利于提高其施工质量。
        1混凝土现状典型质量通病分析
        1.1混凝土拌合物分层、离析、泌水
        分层主要表现为水泥浆上浮、粗细骨料下沉聚集,上浮的水泥浆与下沉的骨料明显分离,其形成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拌合物中含水量过大;离析主要表现为粗细骨料相互分离,其形成主要原因是水泥浆粘结力不足,细骨料不能嵌入粗骨料缝隙中;泌水主要表现为水分直接从骨料中流出来,混凝土保水性不好。混凝土分层和离析主要在运输过程中显现,泌水在混凝土运输、泵送、振捣过程中均可发现。混凝土拌合物质量不达标,混凝土工作性能不好,龄期后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1.2建筑墙体出现麻面
        建筑墙体出现麻面,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最为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是由于未能实施混凝土规范性施工,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混凝土振捣工作没有到位,企业方过于追求施工进度,施工人员没有在振捣环节停留一定时间,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气泡没有及时排出,导致墙体出现麻面。(2)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为了能够确保混凝土整体结构的密实性,应先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工作,但是大施工人员忽视了洒水环节,直接施工,导致墙体出现麻面。
        1.3容易漏筋
        众所周知,钢筋混凝土施工离不开钢筋的支撑,钢筋的应用能够极大的提升混凝土结构质量。但是在施工中极易出现露筋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当中,内部结构钢筋垫块厚度不达标、钢筋垫块出现位移等因素所导致的。在钢筋混凝土施工的过程当中,如果钢筋使用量不足,钢筋和钢筋彼此之间的间距过大,或者浇筑水泥浆不到位,均会出现露筋现象。此外,在钢筋混凝土施工的过程当中如果混凝土配比不科学,也会导致出现离析现象,再加上混凝土振捣工作不到位,振捣的过程当中混凝土水分流失,会影响到振捣效果,最终引发露筋等一系列的问题。
        2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问题的预防方法分析
        2.1蜂窝和孔洞的预防方法
        要想降低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蜂窝及孔洞的现象,必须要认真做好对混凝土材料的配料控制工作,严格遵循相应的比例进行配比,并做好计量准备,使得混凝土配比更加的科学合理。不仅如此,要确保均匀搅拌混凝土,合理控制坍落度,如果混凝土下料高度超出2m,应及时的设置串筒和溜槽,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最好采用分层下料及振捣方法,有效降低出现漏振或者振捣不均匀等问题的出现概率,实现对孔洞及蜂窝等缺陷问题的有效控制,更好的保障钢筋混凝土整体施工质量。
        2.2混凝土浇筑方面
        ①优化施工方法,根据混凝土不同品种和用途合理分层、分段施工,二次振捣,二次抹压。②浇筑环境温度宜在10℃~30℃时进行,高温期宜在夜间进行浇筑,冬季施工宜在天气晴朗的白天进行浇筑。③合理确定两层混凝土浇筑的间歇时间,保证混凝土在初凝前浇筑完毕。



        2.3防止连接部位缺陷
        在施工前要及时的清理柱跟和剪力墙模板根部,将所有的杂物彻底清理干净,为接下来的混凝土浇筑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完成上述工作后,首先要在柱墙连接的位置浇筑50mm厚度的砂浆,然后浇筑混凝土。在实际的浇筑过程当中,每次混凝土浇筑高度应控制在500mm内,然后经过充分的振捣之后方可继续进行浇筑,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避免出现模板侧面和底部漏浆的现象,提升连接部位施工质量。
        3 应对混凝土质检过程中质量问题的有效措施
        3.1做好施工前的质量管控工作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之前,应对影响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性因素进行严格把关。首先,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混凝土使用性能;其次,对混凝土原材料配置比进行科学检测,需要将比例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对混凝土浇筑设计方案进行严格审查,尤其重点审查浇筑关键位置是否覆盖;最后,结合建筑施工实际需求,确定混凝土的采购数量、规格等,避免出现浪费问题,降低企业投资成本。但是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有些企业为了能够大幅度的降低工程成本,在采购混凝土时,过于重视价格,忽视了混凝土的质量,致使一些质量较差甚至是质量不达标的混凝土流入到建筑施工之中,极大的降低了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为混凝土工程埋下安全隐患,建筑在投入使用中容易出现工程质量问题。所以,在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中,质量监管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对采购的混凝土质量进行质量检测,只有满足建筑质量标准的施工材料,才能投入到实际施工之中,从源头上把控混凝土质量。
        3.2严格把控钢筋混凝土材料质量
        钢筋混凝土材料作为钢筋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材料,其质量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施工及管理人员必须要充分的重视起这一方面的问题,严格的把控好钢筋混凝土材料质量,确保材料质量及性能满足施工标准要求。在实际施工的时候,监管人员及时的检查所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材料,确保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避免引发一系列的质量缺陷问题。此外,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当中,要严格的按照设计图纸来加工处理钢筋,规范操作流程,保障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
        3.3运输技巧
        在运输混凝土材料时,有较多的因素对其材料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因而施工人员需采取科学的方法,以应对突发状况,从而保证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混凝土材料主要的运输方式是利用搅拌机进行材料运输,为了防止出现因运输时间长而出现的混凝土凝结的情况,应减少运输时间,与此同时,在运输时也要搅拌混凝土,使其结构始终处在均匀的状态,为了提高其结构的均匀度,有时还需进行二次搅拌。例如,湖北省某混凝土建筑工程的技术人员运输混凝土,为了避免突发情况的产生,其采用搅拌机运输混凝土,在运输的过程中,其严格控制时间,并多次搅拌,通过该方式既能保持混凝土结构均匀,又能保证其质量。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应把握建筑施工关键环节,实现提升建筑施工质量的目的。混凝土工程作为建筑施工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建筑施工整体质量。应加强对混凝土工程质检工作的把控,在进行工程质检时,始终坚持全面检测原则,以确保质检工作发挥应用的效用,确保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把控质检要点,例如: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过程质量控制,选择适合的质检方法,为了提升质检结果精准度,可以将不同的质检方法结合运用,以实现对混凝土工程全面、精准检测的目的,为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龚雨轩.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探究[J].建筑与预算,2019(12):61-63.
        [2]付鸿杰.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4):178-179+204.
        [3]韩斗善.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156.
        [4]赵华.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的裂缝防治途径[J].居舍,2019(36):169.
        [5]郑静静.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探析[J].安徽建筑,2019,26(12):115-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