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7期   作者:晋晏
[导读]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快速有效的提升小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一直是教师重点关注的目标,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与文化活动,可有效通过节拍、乐器等表达自己的情感及中心思想,是人们情感传输的语言之一。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五小学   晋晏 

摘 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快速有效的提升小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一直是教师重点关注的目标,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与文化活动,可有效通过节拍、乐器等表达自己的情感及中心思想,是人们情感传输的语言之一.小学生通过音乐教学,可以有效的提升自身的审美意识以及表达能力,但在日常的教学中,小学生由于普遍年龄偏小等原因,很容易导致出现精神不集中,极容易被外界信息所干扰,导致学习进度与学习热情下降。久而久之,不仅会影响到小学生后续的音乐学习,也会对教师的进阶教学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本文将对如何快速有效提升小学音乐教学进行集中探讨。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应用探讨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课是重要的音乐教学课程之一,在音乐教学课中播放音乐作品(儿歌或国内外优秀的音乐作品),使小学生进行聆听,教师可以在聆听结束后对音乐作品作出简单的讲解,并与小学生一同对作品进行细致的分析。而在音乐欣赏课中采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使小学生通过奥尔夫音乐集中教学法对音乐有一个具体且形象的认知。通过课堂集中教学,教师可针对节奏、游戏、本土化为主的三大教学领域进行集中强化,从而有效的提升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现状以及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于小学音乐的意义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现状问题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很多教师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忽略了音乐课对于小学生的审美、音律的培养意义,片面的认为音乐课占比不重要[1]。另外在音乐科的教学中,教师的普遍教学方案是由教师演奏电子琴,学生根据教师的演奏进行合唱,这也就导致了音乐课的整体教学以“唱”为主,使小学生感到音乐课乏味无聊。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于小学音乐的意义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德国杰出的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研发而出的音乐教学方法,作为当今世界最出名且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可以使小学生通过音乐实践提升小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具备明显的综合性。近年来,引导式、自主式以及综合性教学方案是我国大力提倡的教学方针,其可以运用到任何科目上[2].通过小学生的肢体动作、音乐语言、节奏表演、舞蹈节拍等大量音乐活动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发掘小学生的艺术潜能,激发小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进行音乐探索以及音乐体验。
        二、如何在小学音乐欣赏颗教学中有效的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一)、通过节奏教学
        在音乐教学中,“节奏”是奥尔夫所倡导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例如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作为音乐主体,实施音乐教学[3]。


在小学二年级《音乐》(以下均以人音版为例)(下)《踢键子》中,教师通过构建想象情景模式,引导小学生想象在踢毽子时大家喊口号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例如拍手等)进行节拍跟随,将肢体语言与音乐节拍相融合,充分体会到音乐教学的乐趣与意义,从根源上提升小学生的音乐学习乐趣,对教师的后续教学起到了极为重要的铺垫作用。
        (二)、通过游戏教学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在奥尔夫音乐将教学中,倡导在教学中加入适当的娱乐元素,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音乐课堂学习中充分激发锻炼自身的肢体协调能力与音乐节拍的感知能力[4]。例如在课堂中播放著名的儿童动画《猫和老鼠》(Tom and Jerry),《猫和老鼠》除诙谐幽默的剧情外,其最大特点是运用各种声音(音效、音乐作品、甚至包含了交响乐以及独奏、重奏等)等完成动画的播放。因此,作为音乐集中的载体,教师在课堂播放《猫和老鼠》后不仅可以将课堂氛围调整到最高活跃点,同时针对在动画中出现的音乐名著进行讲解,并与小学生一同分析、研究在音乐名著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简介,便于教师进行后续的进阶教学。
        (三)、通过本土化教学
        在音乐教学中,本土化教学一直是遵循客观规律的教学方法,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占据了相对重要的环节。在本土化教学中,由于我国各地区的教学方法不同,故而在授课方式上也略有差异。例如在小学三年级《音乐》(下)《蜗牛与黄鹂鸟》中,教师可让小学生自行编词,同时按照教材中提供的旋律进行演唱,要求在通俗易懂的同时还要做到节拍押韵,以听起来没有突兀感为佳。如小学生以家乡特色为基准,在演唱过程中,学生可通过歌曲的旋律明显感知到音乐的魅力以及学习的快乐,在提升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激发其家乡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在演唱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小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同时在小学生进行编词演唱的过程中,别的同学通过聆听已经完成了“音乐欣赏”的教学效果,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采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师可针对自身的教学方案进行更新迭代,我国的教育一直以“德”、“智”、“体”、“美”、“劳”这五大教育区域为主,因此艺术类的教育应该受到相应的重视。在音乐教学中进行音乐授课模式的创新,对于小学生来讲教学意义十分重大,在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还可以综合提升小学的音乐感知力与相关的音乐素养,在教师的综合教学手法下,我国小学音乐的发展将有全新的突破以及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唐婷.浅析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北方音乐,2018
[2]庄小清.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黄河之声,2019,528(03):117.
[3]许燕飞.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202+205.
[4]唐晓菁.试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对策[J].北方音乐,2018,38(5): 195-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