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级合唱”教学多元化的有效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7期   作者:祁小敏
[导读] 在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才是推动新课程改革发展以及相关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

青海省西宁市总寨镇逯家寨学校 祁小敏

摘要:在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才是推动新课程改革发展以及相关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初中音乐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实施班级合唱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却难以达到预期的合唱效果。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为了能够进一步优化初中音乐教学效果,通过班级合唱提高音乐教学水平,在新时期背景下,为了能够进一步优化初中音乐教学效果,通过班级合唱提高音乐教学水平,教学工作者就要针对初中班级合唱教学多元化的有效策略进行相应探究,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实施科学、合理、有效的班级合唱教学,促进班级合唱教学多元化,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多元化;教学策略
        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指出:在音乐教学当中,相关教学工作者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在合唱教学当中引导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魅力和丰富的表现形式,在早期引导学生建立与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和基础,培养学生的群体协调意识和合作能力,并且在合唱教学当中,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美受到合唱多声部音乐的熏陶,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在这一教学目标背景下,教学工作者开展班级合唱教学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立足于音乐基础,循序渐进的开展合唱训练,引导学生掌握合唱技巧
        要想实施更好的班级合唱教学效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渐引导。所以教学工作者要在教学当中立足于学生当前的音乐基础,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掌握合唱技巧,在课堂当中对学生的合唱水平进行培养,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比如在合唱教学训练过程当中,教师要更加引导学生重视二声部合唱,这更有助于打下学生坚持的合成基础。同时在合唱练习中要针对性的进行二声部合唱教学训练,让学生的合唱能够更加和谐和自然[1]。比如在教学《青春舞曲》的时候,由于这首歌曲在合唱当中并没有二声部,但是为了能够引导学生掌握合唱技巧,循序渐进的开展合唱训练,教师就可以有意识的、人为的融入“啦啦拉啦”的人声伴奏,从而提高学生二声部的配合能力,并通过这种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音乐节奏感,从而唱出二声部合唱的感觉。除此之外,通过引导学生在歌曲结束的时候,加入3度5度音程,也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和声,从而更好地掌握二声部的合唱技巧,为班级的合唱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听唱结合,借助音乐工具辅助教学
        教学工作者在开展班级合唱的过程当中,除了要注重学生唱的表现,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听辨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才能够让学生在合唱过程当中感知两个声部,从而感受合声效果,更加明显地辨别出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为了能够达到这些效果,教师可以利用钢琴这一音乐辅助工具实施教学。通常教师可以用钢琴弹奏第一声部让学生进行第二声部的演唱,在学生唱第二声部的时候也能够听第一声部,通过相互的配合提醒学生能够对第一声部进行针对性的感知,学生感受到音准不到位时要进行及时的调整。通过这种利用钢琴辅助教学的方式反复练习,在后期还可以进行声部的交换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音准和节奏,使得两个声部之间的配合度更加完美和融合。因此,在进行听唱练习的过程当中,不仅能够培养了学生对声部的辨别能力培养,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辨别不同的声部之后能够有能力的去进行协调,从而更好地开展班级合唱教学,让学生的班级合唱能力得以提升。
        三、采用多种形式的合唱教学,进一步提高合唱效率
        丰富多样的教学表现形式更容易构建良好的合唱氛围,帮助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合唱练习。比如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聆听,在聆听音乐过后对进行自主合唱,初步对歌曲实现整体的把握。在聆听过程当中,要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音色、美感以及情绪情感进行把握,对音乐的节奏快慢以及声部的高低进行掌握,对音乐的旋律走向进行掌握[2]。通过学生聆听音乐作品的时候,能够客观地了解自己.对自己合唱练习当中的音准、节奏以及演唱声音的和谐与否都能够进行有效的判断,从而根据整个合唱的大环境,适当地调整自己声音的大小,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合唱练习当中掌握自我的具体体现,确保音乐合唱的清晰度和美感。比如在进行二声部合唱的时候,有些学生单独演唱的效果很好,但是如果进行合唱,学生的音准就会比较差。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聆听音乐作品合唱的方式来找到自己的问题,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改善,帮助学生掌握音准和节奏,从而更好的实施班级合唱教学。
        结局
        总而言之,班级合唱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相关教学工作者要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制定有效的措施,采取多种形式的合唱教学方法提高合唱教学效率。用过利用音乐工具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循序渐进地开展和常联系,从而提高班级合唱教学系效果。
参考文献:
[1]蔡梅兰.有效教  快乐学——初中班级合唱教学有效性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12):234.
[2]钟玲颖.带领学生走进心中的舞台——关于初中学生班级合唱教学方法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3(20):223-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