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区线损异常成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5期   作者:韩康
[导读] 当今社会,自然资源严重枯竭及能源缺口巨大的环境下,以电力作为主要
        摘要:当今社会,自然资源严重枯竭及能源缺口巨大的环境下,以电力作为主要的供应能源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配电台区是电网配电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的,其较大范围地与用电客户产生直接的联系,对配电台区的管理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不仅与电力系统的社会利益发展密切相关也与电力企业的社会公众形象有关。对电力系统来说配电台区的线损管理更多的是指该系统中相关的设计、规划、生产、运作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性管理标准,因此配电线损的管理成为了电力系统不断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经济指标。
         关键词:低压配电台区;线损异常;对策
        1加强低压配电台区线损问题管理的必要性
         发电厂在完成电能生产后,需要利用变电站、配电网络、区域配电设备等一系列电力设施进行电能输送,才能最终实现终端电力用户电能供给。然而,电力在实际传输过程中,由于传输网络纷乱复杂,每一个电力分支在各种因素之下都有可能造成部分的电能损耗(例如线路发热损耗、电能经过变压设备产生的功率损耗等),理论上线损无法避免,但通过加强线损管理减少电力输送损耗,可有效提升电能的利用率。在线损管理方面,目前我国已专门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其中一项即是分台区管理。分台区管理主要管理对象为低压的电力管网用户,通过实施监测整个台区电力用户的用电状况,从而实现线损区域的准确定位,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提升低压配电网各站效率。对于低压台区来说,受多种因素影响,线损耗值经常会出现不稳定问题,有时甚至会出现线损异常现象,一方面增加了无谓的电能消耗,同时对电力输配线路输配电的稳定性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通过分析低压配电台区线损异常问题,加强对线损问题的管理,从而减少供电企业损失,为用户提供更好更平稳的供电服务。
        2低压配电台区线损异常原因
        2.1三相负荷不平衡
        目前社会用点数量在逐年上升致使电力企业配电负荷的压力也随之增加,受技术和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低压配电网村财明显的冲击性负荷,加之在电网最初设计和规划阶段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缺陷导致大量单项负荷在一相、两相集中,致使三相负荷出现不平衡的问题。线路损坏率上升、供电电压质量下降、变压器有效功率降低以及运行温度快速上升,甚至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都可能是三相负荷不平衡的问题所导致的,因此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2.2未实行变压器使用存档
        近几年通过对低压配电台区主要的线损异常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其中一部分异常问题的出现时由于个别台区用户没有对变压器进行使用存档,导致变压器使用中却没有相应的存档信息,致使台区线损问题频发。并且变压器没有按照规定存档在导致用电量和供电量出现差异的同时更增加了线损问题监测工作的难度。
        2.3管理原因
        比如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足、抄表问题、窃电管理不到位等。以抄完表为例,大部分供电企业在抄表之时经常还会出现错抄、少抄、多超等现象。即便在使用智能电表后,也会出现电力计算与使用存在误差的现象。另外,低压配电台区历史遗留问题也会造成线损异常。如有些地区的供电环境复杂、线路年限长,其管理难度比较大。???
        ?3台区精益化管理的有效整改措施
        ?3.1加强用电采集系统运维
         主要由供电所采集运维专责对采集成功率负责,加大采集运维管理力度;对上线用户进行系统监测,对漏抄户数分析原因。

营销部专责对补招不回高于2%的台区下发派工单交各供电所运维专责人员现场排查处理,确保发现问题、现场故障得到及时处理,对处理情况全过程监管考核。同时对现场电表停电进行严格管理,欠费停电时要确保表计在线;每周派发连续异常用户督办单,规定处理时限,对“日漏抄”超过5户的台区进行监控和异常处理,确保上线户数的抄表成功率。监测日线损率情况,对异常台区连续出现三天的台区进行重点分析,派督办工单对异常的用户进行检查;对月度线损率不合格台区,组织用电检查,及时分析原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2完善一体化建设
         制定运检、营销、调度等过个环节的一体化管理,首先,应解决基础数据中涉及营配调贯通线—变—户一致性对应关系系统与现场实物不一致的问题,确保统计中层级归属的逻辑准确性;其次,应逐步整改上述分压、分线、分台区统计过程中可能存在或确已存在的电量缺失问题,确保电量进一步完整准确统计;最后,应在此基础上针对自用电、光伏发电、内外桥等特殊电网接线方式在线损计算时,将对应的逻辑关系逐一研究梳理并匹配最适合的格式化计算逻辑模板。应不断加强推广基于营配调贯通的细化应用,促进一体化系统功能尽快完善。逐步就报修精准定位、业扩全流程应用、窃电异常高损线变分析、分时段用户负荷比对分析、异动缺陷坐标定位等分区、分线、分台区实施推广验证,及时总结经验,整改缺陷并扩大试点,最终实现一体化系统全区域、全应用、全覆盖,以应用成效验证基础数据,提高系统基础数据逻辑准确性,进而促进一体化系统功能进一步细化完善,最大程度发掘一体化系统应用价值,提升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
         3.3对线损状况的定期检查
         电力企业有自己的服务范围,因此应当及时在服务范围内展开线损的定期检查工作,电力企业也应当根据线损的状况进行原因分析,将线损问题分类化处理,寻找线损区域的重点和难点,逐步进行分析和解决。
         3.4管理措施
         一是明确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制定了《国网冀北唐山市丰南区供电分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营销专业同期线损管理的通知》文件;专题下发关于开展“同期线损及营配贯通清理整治”活动方案,规范了各部门的职责及要求,下达指标完成节点,要求各部门合力协作,按计划开展同期线损整治工作。成立同期线损QC课题小组,召集运检、调通、营销等部门负责人及专责多次召开同期线损分析会,要求负责人统筹安排,规范流程,履责到位。建立责任人包保制,营销部主任、主管和专工与包保供电所签订降损责任书,共同开展异损台区整治工作,确保完成同期线损指标。
        3.5考核机制的建立
         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自上而下的工作,它的工程较为繁琐,很多员工由于处于底层,很难直接发现他们对工作的进展程度和工作的效率。为了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应当在完善精益化管理的同时建立考核机制,合理的奖惩制度能够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考核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能够方便对工作进行检阅,考核工作是否落实,进一步促进精益化管理的内部整改,取保线损管理方案的贯彻落实。
  4结束语
        降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项需常抓久治的重点工作。在日常的运行管理中,必须因地制宜地掌握好方法,在实践中将分析制定的措施运用起来,肯探索,勤总结,才能有效地做好台区降损工作,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平.供电系统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探讨[J].科技资讯,2008
        [2]孝庆山.低压台区线路改造降损增效[J].农村电气化,2010
        [3]黄钦源.农村电网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J].科技资讯,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