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慢性肺心病急性期临床探讨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5月9期   作者:高洪
[导读]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慢性肺心病急性期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高洪   
(江西省胸科医院;江西南昌330000)

   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慢性肺心病急性期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从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中选择12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施西医治疗的对照组与实施中西医结合的研究组(n=60)。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心病;急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虽然该疾病的发生原因尚未明确,但可以肯定是吸烟、粉尘、化学物质的引入均会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胸闷等。通过研究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十分容易发生并发症,其中以慢性肺心病最为常见,该并发症的显著特征就是会伴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而加重,导致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1]。临床中,若想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效果,就要积极探究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予以运用。因此,本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慢性肺心病急性期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呼吸内科接收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n=60)。纳入标准:(1)肺功能检查、胸部X线检查等结果符合临床收治标准;(2)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理解能力;(3)无精神疾病史,药物过敏史;(4)无合并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5)自愿参与研究。120例患者中,男69例,女51例,平均年龄(59.36±7.26)岁,患病时间3-9年。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中显示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法,包括无创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输氧、抗感染等,疗程为3周。
   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西医治疗法同对照组,中医治疗法的治疗流程如下:
   在行中医治疗时,应以不同证候分型为依据施以针对性的治疗方式。比如说,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咳嗽痰多、四肢酸痛、发热恶寒等,其治疗重点为宣通心阳、宣肺解表,药方中的药物包括:瓜蒌10g、麻黄12g、杏仁10g、甘草15g、厚朴10g、桂枝12g、薤白8g、枳实10g;若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喘息气急、大便干结、失眠多梦等,其治疗重点为宁心安神、清肺化痰,药方中的药物包括:瓜蒌仁12g、茯苓10g、枳实10g、杏仁10g、远志8g、石菖蒲8g、生姜15g、清半夏12g、胆南星10g、陈皮18g、黄连8g、黄芩10g;如果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手足痉挛、神志不清、喘息急促等,其治疗重点为豁痰开窍、宣肺平喘,药方中的药物包括:薤白8g、人参12g、陈皮18g、清半夏6g、竹茹10g、瓜蒌实10g、茯苓10g、甘草12g、制天南星5g、枳实10g、生姜15g、石菖蒲8g。上述中药方的服用方法均为水煎服,2次/日(250ml/次),1剂/天,疗程为3周。
   1.3统计学方法
   为提高本次研究价值,使所得数据更具权威性,特通过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中生成的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效果
   详细数据如下(表1)所示


3.讨论
   在西医领域中,慢性阻塞性肺病属于全身效应性疾病,具有周期长、易反复、难治愈等特点,虽然其发生原因尚未明确,但患者自身的抵抗力、吸烟、外界环境污染等因素均会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生[2]。此外,在临床研究中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病在治疗时十分容易发生并发症,若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慢性肺心病急性期的情况,就会加重呼吸道症状,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而在中医领域中,慢性阻塞性肺病属于“肺胀”范畴,发生原因多与年老体虚、肺肾不足、卫表不固等因素有关,若是与其他疾病相结合,患者则会出现心气亏虚、心阳不振、肾阳亏虚、血瘀内停等症状,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将会造成危险情况的发生。
   临床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方法多为西医治疗,如无创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输氧、抗感染等,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疗效,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抑制在,却存在依从性差、治疗周期长等劣势,尤其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慢性肺心病急性期的情况下,更是难以获得满意的效果。若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施以中药疗法,将会是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不仅如此,在中医辨证下,对有着咳嗽痰多、四肢酸痛等症状的患者施以瓜蒌、麻黄、杏仁、甘草、厚朴、桂枝等中药汤剂治疗,可起到祛痰下气、通阳散结之功效;对有着喘息气急、大便干结、失眠多梦等症状的患者施以瓜蒌仁、茯苓、枳实、杏仁、远志等中药汤剂治疗,可清肺化痰、安神之功效;对有着手足痉挛、神志不清等症状的患者施以薤白、人参、陈皮、清半夏、竹茹等中药汤剂治疗,可起到宣肺平喘之功效[3]。为体现中西医结合治疗所具有的价值,特选择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33%,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施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可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路军,关敏,陈文静,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慢性肺心病急性期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033(002):148-149.
   [2]扈丽娟,张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慢性肺心病急性期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9,34(17):2709-2711.
   [3] 冼静怡, 芦德梅, 杨燕. 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药物治疗分析[J]. 中国药师, 2019, 22(01):124-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