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有效率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5月9期   作者:潘黎明
[导读] 分析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


潘黎明
(启东市吕四港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吕四分中心;江苏启东 226241)
摘要:目的:分析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期间入院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记录与比较。结果:相关数据显示,在治疗效果方面,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在腰椎功能评分方面,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JOA评分均有所提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在疼痛情况方面,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在治疗满意度方面,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对于数据差异,以P<0.05,证明其有统计意义。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针灸与推拿疗法的合理配合,对于患者治疗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与优化具有积极价值,值得推广普及。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针灸;推拿;临床效果
   
   作为医院针灸科门诊日常工作中常见的疾病形式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由于患者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导致,同时,长期外力作用、腰姿不正以及损伤等均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病。近年来,有研究表示,该病与患者遗传因素之间亦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1]。从发病机制的角度分析,该病主要由于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组织突出造成。对于患者而言,髓核组织的突出可对其脊神经根造成压迫或刺激,从而导致痛感的出现,进而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不良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该病在患者L4~5与L5~S1之间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若不能进行合理干预,则往往会对患者日常活动造成限制[2]。在治疗问题上,中医临床上主要采用针灸的方式对该病进行干预,近年来,随着医疗探究工作的不断发展,有研究人员表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在传统针灸疗法的基础上应用推拿疗法进行配合,有利于实现患者治疗效果的进一步优化[3]。本次研究针对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探索,现将研究内容整理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者在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期间入院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35~74岁,平均(50.91±3.44)岁;患者病程6个月~7年,平均(3.44±0.25)年;研究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37~72岁,平均(49.68±2.91)岁;患者病程4个月~9年,平均(3.15±0.27)年;所有研究对象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的相关内容表示知情同意,在患者基本数据方面,以P>0.05,表明组间差异无统计价值。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主要治疗内容如下:医疗人员采用一次性毫针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在穴位选择问题撒花姑娘,主要以患者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为主,相关穴位包括肾俞、腰俞、大肠俞、阿是穴、环跳、阳陵泉以及腰阳关,在进针后对针灸针进行捻转,得气后选用电针仪对患者机械能连续波干预,每次针灸留针时间控制在30min左右,治疗频率为1次/d,持续治疗时间为3个月。
1.2.2 研究组  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其中,针灸疗法的内容同对照组,推拿治疗的相关内容如下:医疗人员指导患者保持俯卧位,医疗人员沿患者督脉与膀胱经进行按摩,在此过程中,医疗人员使用手掌大鱼际用力对患者进行按揉干预,针对秩边穴与大肠俞等穴位,采用拇指进行点按处理。针对腰脊部位,应采用弹拨手法进行按摩,在此过程中,应采用左右弹拨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持续时间在1min左右。针对存在错位情况的患者,应使用侧扳法对其脊椎机械能纠正,在治疗问题上,以出现弹响音作为目标。
1.3 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者将患者治疗效果、腰椎功能评分、疼痛情况以及治疗满意度作为主要观察指标,其中,治疗效果依据患者临床表现进行评价,主要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其中,显效表示患者腰部痛感消失、可自由行走活动且直腿抬升角度>70°,有效表示患者腰部痛感有所缓解、活动能力改善且直腿抬升角度在30°~70°之间,无效表示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无法有效进行活动且直腿抬升角度<30°。腰椎功能评分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 JOA),主要评价内容包括主观症状评分(满分9分)、临床体征评分(6分)以及日常活动受限情况(总分14分),患者分数高低与腰椎功能情况成正比。患者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进行评定,量表满分10分,患者得分越高表示痛感越明显;治疗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量表进行调查,由患者出院前进行填写,依据其对治疗工作的满意程度,可以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等3项。
1.4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者选用SPSS20.0软件负责数据计算,其中,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对于数据差异,以P<0.05,证明其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治疗效果比较
   在治疗效果方面,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于数据差异,以P<0.05,证明其有统计意义。数据详见表1。


2.3 研究对象疼痛情况比较
   在疼痛情况方面,经过治疗,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对于数据差异,以P<0.05,证明其有统计意义。数据详见表3。


3 讨论
   相关调查显示,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类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出现升高的态势,从而导致医疗卫生行业的工作压力不断加大。其中,作为骨科常见疾病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4]。研究表明,该病主要由于患者髓核突出后对脊神经根造成压迫导致,在临床上,患者多数伴有腰部剧烈疼痛,若不能及时进行治疗,则对其健康的合理保障极为不利[5]。在中医领域中,将该病视为“痹症”的一种,在治疗问题上,主要采用针灸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然而,经过长期实践表明,该疗法可以有效实现患者局部血管的合理扩张,从而合理实现血流量的增加,对于患者受损组织的修复具有积极价值[6]。然而,单纯使用针灸的治疗效果尚有待进一步提升。近年来,在医疗人员的探索下,相关研究表示,在针灸治疗的同时应用推拿按摩手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有利于实现患者疼痛情况的合理改善,对于其身体健康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价值[7]。同时,基于推拿手法下,有利于帮助患者实现整复筋骨与舒筋活络的作用,对于患者脊柱神经压力的缓解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价值[8]。
   本次研究表明,与单纯针灸治疗相比,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后,患者治疗有效率得到了提升,同时,患者腰椎功能与疼痛情况均得到了合理的优化,患者治疗满意度也出现了提升的趋势。
   综上,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真就配合推拿治疗的应用,有利于患者治疗质量的提升,该疗法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曾朝辉,何林,赵金亮, 等.强腰祛痛汤联合西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残留神经症状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9(12):1521-1524.
[2]史俊杰,张巧梅,吴也兰, 等.基于CONSORT声明和STRICTA评价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质量[J].中医药导报,2019,25(24):113-115+121.
[3]张强,李瑞龙,李文升 等.Quadrant通道系统下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J].广西医学,2019,41(24):3136-3139+3172.
[4]李转芳.腰痹通方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9,38(12):39-41.
[5]佘奕钿,余申荣.独活寄生汤加减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J].内蒙古中医药,2019,38(12):5-6.
[6]曾建勇,范洪武,张云涛 等.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靶向穿刺椎间盘切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预后观察[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9,34(06):748-751.
[7]唐浩宇.推拿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18,47(04):84-85.
[8]石林丽.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07):95+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