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5月9期   作者:程菲 田红梅
[导读] 肝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程菲   田红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在改善肝脏的医疗护理,发现心理问题,提高护理效果。该方法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我的生命部门跟踪200例肝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制定并积极实施个性化的精神护理方案。结果,95%的肝病患者患有心理障碍,通过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心理压力下降了100%。结论包括肝病患者的心理问题更加突出和频繁,对治疗和长期康复阶段产生严重后果。通过积极的护理和扩大护理,可以改善病人的心理健康。身心调整,医生的治疗。该护士结束了对病人的人文关怀,扩大医院后的服务范围更是温暖良好的精神护理,稳定了病人的情绪,提高了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心,促进了肝病患者的迅速康复。
关键词:心理护理;肝病;患者;方法
引言
   肝脏疾病是临床医学中的高发疾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延误、并发症多等特点。建议早期治疗,以改善预后。然而,焦虑或抑郁在该病患者中普遍存在,对其康复有重要影响。因此,在临床医学中,心理护理往往被添加到患者的疾病。研究中以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纳入治疗的200例肝病患者为研究主体,旨在探究肝病患者心理护理的作用,报道如下。
1不良心理问题
   1.1恐惧、焦虑心理
   肝病患者患病后,思想顾虑较多,年轻患者会立刻认为自己的前途暗淡,事业可能受到影响甚至中断,家庭有父母,妻儿负担较重。许多不良因素会导致患者处于焦虑状态,产生恐惧和焦虑。对疾病缺乏了解很容易导致恐惧和焦虑。肝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而且经常处于恐惧之中。注意注射或服用什么药物,各种实验室检查数据和生理变化,压力和焦虑使患者担心。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
   1.2焦虑、抑郁
   由于肝病病程长、恢复慢、治疗困难,多数患者担心转归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产生负面情绪,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然而,焦虑、易怒和怨恨容易导致抑郁、抑郁和言语障碍。他们对医务人员的言行非常敏感,容易被激怒、愤怒和不稳定。患者的不良情绪大多表现为身体不适,表现为疲劳、食欲减退、失眠等。
   1.3孤独、抑郁心理
   由于该病的特殊情况,为防止肝细菌的传播,对肝病患者应适当隔离,感到孤独。隔离治疗会使患者感到与家人和朋友疏远,害怕卷入其中,并会产生失落感。医生和护士因为害怕感染而不喜欢自己,病人害怕被歧视,特别是对身边的事情敏感,经常揣测医生和护士之间亲友对话的意义。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
   1.4冲动易怒心理
   肝病病程长,难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急躁易怒。即使他们有自暴自弃的心理,然后打破罐子和下跌,他们抱怨的性质和性质。有时他们也会对周围的人或家人生气。他们常常后悔患者容易生气、烦躁和拒绝治疗。
   1.5心理特点的影响因素
   (1)对未来健康的担忧。由于大多数肝炎没有特效治疗,大多数患者担心预后。(2)担心感染家人和朋友。肝炎病毒通过与体液、血液和生命的密切接触传播。患者常担心感染亲朋好友,导致生活受限,社交活动减少。
2心理护理措施
   2.1提高护士素质及业务水平
   加强护士素质和业务培训。护士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心理状态。


护士在与病人交流时,应以温暖的语言安慰病人,并学会用保护性语言回答病人的问题。在住院治疗期间,护士必须带着专业的护理人员给病人看病,以赢得病人的信任,熟练操作,在手术过程中保持冷静,及时进行心理护理,最终得到病人的积极配合,消除病人的不良心理,消除治疗过程中各种心理障碍,平时加强业务培训,掌握各种技术操作,熟悉各种肝病的感染途径、食物隔离措施、消毒方法、生化指标、治疗效果及各种不良反应药品等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只有高水平的护理人员才能获得患者的信任。这样,各种治疗护理都能顺利进行。
   2.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病人入院时,应该热烈欢迎。并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科室相关人员、主治医生和负责病房的护士。向他们认真讲解疾病的治疗和传播途径,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3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正确对待疾病,帮助患者自我调节,消除心理障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或缓解失望情绪。同时,鼓励患者家属多关心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温暖和支持。
   2.4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
   营造优美、温馨、舒适的环境,每天定时开窗换气,让患者得到安逸的治疗和休养。只有在最好的心理状态下,病人才能有最好的治疗效果。
   2.5给予科学营养评估及饮食指导
   肝病患者消耗大量的身体、营养状况和饮食摄入对疾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心理干预与科学的饮食指导相结合,可以保证重症肝病患者的营养充足,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很大的差异,患者不适应饮食,严重影响进食量,心理受挫。为此,我院营养科定期组织轮次会诊,对患者进行全面营养评价,根据患者的食欲和不同病理阶段设计食谱,既满足了患者的日常能量需求,又使其食物口味个性化;同时,在进食时,通过鼓励、安慰等方式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2.6协助调整时差、改善睡眠质量
   加强对肝病患者的睡眠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和基础疾病的康复。该病的不适症状导致入睡困难、噩梦、易醒、严重失眠等情况。为此,医院专门为患者安排了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并按照北京时间逐步提供餐饮服务。为避免干扰患者夜间休息,医院提供连续泵送营养液补充能量供应。医疗队也尽最大努力保证患者的睡眠时间,安排在患者清醒时完成检查和治疗。
3讨论
   肝脏是人体内的代谢组织,受酒精、肝炎病毒、化学物质或代谢紊乱的影响,可引起多种肝脏疾病。发病率较高的肝病包括肝硬化、肝炎、肝癌等,对他们身心健康的影响。精神病护理是一种务实、灵活和科学的方法,用于实施基于患者年龄的各种护理措施。鼓励和安慰病人根据年龄和疾病程度,消除他们的不满。实施个性化精神病护理后,护士可以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尽早查明原因,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她不仅改善了患者的心理健康,而且使之温暖易懂,积极接受治疗,积极从事护理工作。
   结束语
   总而言之,肝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是一项耐心细致的工作。除常规护理工作外,应更多地考虑运用心理护理方法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大量事实证明,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提高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孟凡慧.肝病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6):237-238.
[2]王欢.肝病患者心理护理对预后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9):283-284.
[3]潘月玲,徐文娟.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肝病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8):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