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对高速铁路建设高度重视并投入了大量资金。无砟施工技术对于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这项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高速铁路施工质量,减少工程的施。工成本,对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关技术人员还应继。续加大研究力度,推动无砟施工技术的发展,为我国高速铁路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研究和发展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对高速铁路来说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引言:
现如今,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全面提高,高速铁路建设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进入了全面建设时期。高速铁路的轨道结构一般由无砟。轨道组成,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然而,无砟。轨道的施工技术和经验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有必要研究无砟轨。道施工的技术难点和一些技术问题。
一、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概述
无砟轨道本质上是指用混凝土基础代替碎石。道床的轨道结构。一般来说,普通铁路的路基用碎石铺设轨。枕并采用预制混。凝土轨枕或木枕,无砟轨道的轨。枕是由混凝土直接浇筑而成。无砟轨道最。重要的特点是准确度高,是高速铁路安全、稳定的基本要求。此外,无砟轨道技术可。以减少线路维护,那个有效的达到降尘效果,并且使用性能时间长久,很适合高速铁路的行驶。
二、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
首先,轨道平顺度的控制。高速铁路与普通铁路的最大区别在于轨。道的稳定性和平。顺性的结构基础。高速列车。运行的基本要求是轨道的高。平顺性。实现和维护高精度。轨道的真实形状是高速铁路建设的关键技术,也是最重要的。基础技术工作。其次,地基沉降与变形。无砟轨道整体。形式的维护主要由扣件。系统控制,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更。经济合理的方法,以更好地保证轨道基础的稳定性。最后,精密测量技术。CRTSⅢ型轨道板属于新型板式无砟轨道系统,而传统的测量方法已不能。满足当前的施工要求。因此,需要使用更先进的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以更好地确保稳定性。
三、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1.无砟轨道测量
无砟轨道施工阶段的测量主要包括线下施工测量、无砟轨道铺。设测量和竣工测量三个方面。在线下施工阶段,主要的调查工作是控制。网的复核和控制。网的加密。无砟轨道铺。设阶段测量工作的关键是CPⅢ控制。网络的布局,所测得的数据应符合导。线精度的要求,线路。起闭于CPⅠ或CPⅡ控制点。导线长度不得超。过两公里,点间距为150 - 200米,中心线为3 - 4米。在铺设无砟。轨道之前,控制站应配备。钢筋混凝土桩,以确保其精度。不受环境影响。高程测量采用起。闭于二等水准点的精密水准测量施测,水平线要在两公里范围内。在竣工阶段测量主要集中在维护基桩测。量和轨道几何形状测量。
2.无砟轨道底座板放样
底座板放样是采用全站仪和水准仪进行。直线段的基板边界线可做出多孔放。样并弹设模板施工墨线。在此基础上,可以按照梁的长度情况测设底座板工作缝,并绘制底。座板工作缝墨线。弯折曲面的地方要设置折线,以基板工作。缝为单位测量基板边缘线和工作缝墨线。用于底座板放。。线的参考点要位于衬底板的侧边。每个参考点需要。确定高程和平面相对位置并在地上标记相关数据,用于支撑底板模板。
3.底座板混凝土施工
在建造底座板混凝土之前,应提前打湿下部地基表面,并对模板范围内杂物积水进行彻底清理。混凝土应在监理方验收合格。并符合要求后浇筑。在浇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塌陷情况,防止混凝土离析和。坍落度损失过快。采用插入捣棒振捣,避免漏振和过振,振捣过。程中不可过于靠近模板,仔细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严密性。仔细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封性,防止泥浆泄漏。混凝土浇筑后,应仔细压实和压扁混凝土外露表面。由于底板的高度直接。决定了随后浇注砂浆的厚度,因此必须严格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底座板应覆盖土工织物或塑料薄膜,并在混凝土浇筑后12小时内通过。喷涂和模板湿润进行维护。
4.自密实混凝土的浇筑
泵送混凝土已广泛应用于高层或大型建筑的施工中。泵送在水平和垂直运输中。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但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也有许多要求。泵送对混凝土有很大的影响,其和易性会发生变化就。会降低工作性能,进而影响工程质量。
为了尽量减少泵送过程对混凝土高流动性的影响,有必要降低泵送速度。避免更多的空气渗透,影响混凝土的外观、抗压强度和耐久性。铸造过程中要避免分层,应尽量少吹风, 充分发挥。自密实混凝土的重力效应。 尽可能保持混凝土的整体粘结性,使混凝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并保证混凝土的自密实成型。自密实混凝土应在高工作。性能消失之前及时泵送和浇筑。
5.轨道板精调
仔细检查标架和棱镜的位置,检查精调软件中的现场测量元件,核查准确后重新定位仪器。轨道板的近似空间位置通过精调。软件中的完整测量来确定,对于测量偏差的地方对轨道板进行调整。一旦初步设置完成,需要对轨道板实施单点测量。精确调整后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测量数。若有的棱镜完整测量的。结果超过误差要求的,应当采用单点测量进行校正,并进行全局测量。在验证完整测量的所有偏差。值均符合要求后,应将精调数据保存并记录好。
四、无砟轨道施工技术控制
1.基础工程的沉降控制
由于无砟轨道的稳定性取决于铁路工程的可靠性,因此建设单位应该避免高速铁路基础工程出现沉降或变形的问题。首先,建筑公司的管理要求制定有效的施工方案,考虑到具体的施工要求,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技术参数对地基进行操作;其次,施工单位需要完全按照工程施工标准进行路基。填筑,并且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最后,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发生塌陷。或变形时,施工人员必须首先进行检测和分析。后续工作通常只能在恢复正常后以及检验合理后才能进行实施。
2.测量质量控制
测量作为控制无砟轨道的基础,为了提高准确性需要做好CPⅢ控制网和加密基桩测量的前期工作, 编制详细的测量控制方案和测量成果清单, 现场点标清晰,并定期复核精度,防止控制点被损坏。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应进行桩的养护测量,这主要是为以后的养护提供轨道大小的依据,养护桩应根据养护检测模式进行调配,根据CPⅢ控制点进行中心线养护桩的测量。养护桩的复测和新设的精度要满足相应轨道结构加密基桩的精度要求,同时还要符合线路维护的要求。
3.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
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建设质量的关键点实施质量控制。通常质量控制点在于底座板施工、自密实混凝土施工,以及轨道板的铺设与精调等方面。在无砟。轨道质量控制中,施工技术管理是轨道质量的重要保证,必须对技术进行管理和控制。在无砟轨道的质量管理体系里还应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专业性,培养有责任和有。道德的技术人员,并有效改进质量管理的制度体系。
4.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无砟轨道的基础材料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质量检验,并在施工过程中提供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得参考依据。完善施工材料的管理体系,进一步把控好材料设施的质量安全。建筑材料质量控制对无砟高。速铁路工程的施工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和。耐久性符合规定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建筑材料的采购和运输的监管。此外,必须对泥浆的组成结。构进行分析和试验,并使用适当的搅拌。装置以确保建筑材料计量的准确性。
五、结论
总而言之,无砟轨道的施工是高速铁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速铁路建设的核心技术,它们的耐久性和设计精度。将对高铁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无砟轨道的施工进行全面的研究,充分把握施工难点和施工要点,保证高速铁路施工的质量。为了促进铁。路产业的不断发展,施工企业单位和有关技术人员需要特别重。视对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的学习,进一步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以确保无砟轨道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于剑.浅谈高速铁路的无砟轨道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2:310-311.
[2]孙尚洁.浅谈高速铁路的无砟轨道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9:136.
[3] 夏东升. 浅析高速铁路无砟施工技术[J]. 民营科技, 2014, 01:179.
[4] 聂佳佳.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26:238.
[5] 何祖金.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7(11) : 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