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户外活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我们在践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过程中,借助户外自主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推动他们自主探究性学习,有效发挥了户外自主游戏的教育价值。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有效指导的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教师指导;策略
《指南》指出,“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户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努力践行《指南》精神,开展了大量的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充分发挥了户外活动的教育价值。但是,在教师指导方面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导致户外自主游戏的教育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为了提高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指导的质量,促进户外自主游戏的健康发展,本文将结合教育实践对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指导的策略展开分析与探讨。
一、认真做观察者与引导者,促进幼儿自主发展
在传统的户外活动中,教师考虑到安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户外活动中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高度管控”,导致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比较被动,最终自主学习与创新的能力不足,从而成了他们发展中的短板。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努力转变角色,从“高度管控者”转变为幼儿游戏的“观察者”“引导者”,给幼儿自主探究的机会,促进他们自主发展。
如在“滚轮胎”等户外活动时间,小雨(化名)和涵涵(化名)都玩起了废旧轮胎,只见小雨找了一个大轮胎,可是它力气太小没有办法让轮胎快速滚动起来,此时他发现涵涵滚了一个小轮胎,轮胎跑得特别快,于是他跑过去抢了过来。为了一个轮胎两个人争吵起来,最后涵涵一把将轮胎推倒,还碰倒了旁边的拱门,结果钻拱门的幼儿也没法玩游戏了。此时,教师要认真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并抓住教育契机引发幼儿思考:两个小伙伴之所以会发生争吵,是因为玩具数量不够,那么玩具材料不够时应该怎么办呢?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老师应该为我们提供更多小号的轮胎,为了不占地方把大轮胎放回储藏室,这样大家就可以一起玩相同的游戏了。又如建构游戏中,星星(化名)选择了用平铺的方式垒墙。但是这样的墙太矮了,虽铺了很长,但他还是不满意。于是他便向离的最近的明明(化名)求援:“明明,你能帮我建城墙吗?”接下来,两个孩子开始合作建城墙。但是他们对初步的合作成果并不满意。此时优优(化名)看到了说:“看我来给你们建一个推不倒的城墙!”优优已经掌握了“围合”的技能,很快,一个又高又结实的城墙建成了,大家开心地叫起来。由此可见,孩子们在游戏时遇到问题,是他们学习的重要机会,教师不应该急于介入给出“答案”,而是认真观察,给孩子们合作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
二、满足幼儿的兴趣需求,让其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户外自主游戏中,为了提高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使其在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之后更加乐于探究,我们需要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在满足其兴趣需求的基础上,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全身心投入到游戏活动中去,进而通过自主探究取得成功,增强游戏时的自信心,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如在使用积木建构“我们的老建筑”时,有的孩子想用积木搭出“老建筑”上像燕子的尾巴似的部分,即向上翘起来的同时还要左右对称,为了找出这样的效果,有一个孩子尝试使用弧形积木,但是每次放上去积木就会立刻掉下来,多次尝试之后他没有气馁,而是再次研究起“老建筑”的照片,在反复观察后他又尝试了一次,这次他把四周分别放上积木加以固定,如此一来弧形积木再也没有掉下来。他骄傲地对教师说:“哈,老师,我把这个角搭好了,好不好看?”此时教师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如“你真会想办法,周围放上积木它就稳稳地倒不了,真棒”。教师的恰当回应,使孩子们感受到了被肯定,其自尊心也得到了满足,从而使他们深刻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总结新的建构经验。
三、加强户外游戏安全教育,主动出击化解危机
在户外自主游戏中,加强安全教育是确保幼儿处于安全环境,使户外自主游戏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在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幼儿的游戏行为,发现不安全因素,出现意外情况,要及时出击,消除安全隐患。当然,在游戏开展之前,教师应该告诉孩子们一些注意事项,事先的安全教育会减少事故的发生频率。
如,为了释放幼儿涂涂画画的天性,我们在户外专门设置了涂鸦墙,但是问题也来了,在自主游戏时,豆豆(化名)把颜料瓶拿起来后直接将颜料挤在了墙面上,并用刷子在墙面和地面刷来刷去,不但弄脏了地面,他还拿着刷子向小伙伴挥舞起来……此时,我们就要及时介入,通过示范的方式引导孩子们使用正确的涂鸦方式,而且要让他们明白颜料涂到他人衣服上时的严重后果,也避免了一些其他意外状况的出现。在户外自主游戏中,像这样的事件还有玩沙时朝小伙伴脸上扔沙子或用小手揉眼睛,或者在户外大型积木活动中,有的孩子故意弄倒他人的建筑物等,如果教师没有适时采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幼儿调整与控制自己的行为,都会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意外。
四、捕捉游戏中的生成活动,引导幼儿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自主游戏中会有许多生成活动,教师应该抓住教育契机,开展相应的探究活动,从而引发幼儿思考,进而形成新的经验。
如在户外玩水的自主游戏中,孩子们多次尝试把水池里的水通过水管把水引到种植角去,一开始他们就把水管两两接在一起,还在第一个水管最前端安装了圆形的漏斗,有的捉住漏斗,有的向漏斗里倒水。不一会儿,水就从水管的另一端流了出来,孩子们兴奋地欢呼起来。但是尝试了几次之后,水管就从连接处断开了,这种事情发生了好几次,大家也在积极想法调整连接水管的方法,但是并未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对孩子们的这一行为进行了解读,认为孩子们对物体之间连接、固定的方式不了解,处理这个问题的经验不足。由此出发,我们可以生成“水管连连连”的科学探究活动。又如在户外自主建构游戏中,孩子们用积木来搭建游乐园的围墙,一开始大家使用圆柱形积木平铺起来,虽然很快搭出了一长条围墙,但是圆柱形积木很快就用完了,其他用到圆形积木的地方就没有办法搭了,这该怎么办呢?在接下来的搭建活动中,孩子们发现有很多同款的积木也是数量有限而不够用,大家把手一摊表示没法继续游戏了。从这个事情出发,教师便设计了“用最少的材料来搭建”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使用不同的技能,使用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进行搭建,在孩子们不断思考与判断的过程中有效解决了材料数量有限的问题。
在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要努力转变角色,做一个称职的观察者与支持者,在幼儿自主游戏时给予恰当地支持与回应,给幼儿创造自主探究的机会,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幼儿,从而提高幼儿自主游戏的主动性,提升自主游戏的质量。本文是对近年来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有效指导的经验总结,以期为新时期幼儿教师指导户外自主游戏提供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1]穆娟.乡镇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思考[J].成才之路,2017(21):70.
[2]黄婷.浅析户外自主游戏中幼儿教师如何实现有效指导[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7):110.
[3]吴敏.户外活动中促进幼儿快乐发展的策略[J].幼儿教育研究,2017(04):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