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7期   作者:刘保秀
[导读] 本文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展开论述。
        摘要:教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培育学生读写能力,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提前做好读写训练的设置,以“读”促“写”,以“写”带“读”,优化教学过程中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成绩,提升语文素质。本文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引言
        读写结合是教育与信息技术全面发展之下衍生出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可以对教学当中的范围进行全面的整理,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和特色化的阅读,引导学生解决相关的阅读问题,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文章当中所包含的一些写作方法和创作思想。然后,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层次来为其安排课堂练习或小练笔,引导学生参考相关的资料来进行写作,并教授学生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有效的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语文教学目的。
一、语文读写结合现状
        当前,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还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读写结合不紧密。在新教学理念之下,很多语文教师已经意识到读写结合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依旧存在读写结合不紧密的情况。在教学中没有充分发挥出读写结合的优势,从而影响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其次,存在重读轻写的情况。在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在写作中提高阅读水平。然而当前语文教学的实际却是重阅读、轻写作。教师会在课堂上花费很长的时间,引导学生细致地阅读文本,却不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写作训练。如果学生不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写作中,就会直接影响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读写结合教学法运用的重要价值
        阅读是学生积累知识的途径,而写作则是他们展示自己能力的方式。阅读与写作两者之间联系紧密,在学习上互为补充,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中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教师要重视读与写结合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好“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的关系,协调搭配,让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之间互相作用,彼此提升,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最好的阅读训练,应该避免形式上的流水账阅读,而是随着每一句话的句意,整体文章所表达的观点,思想情感等,深入思考和分析,针对文章整体结构和发展脉络梳理出其中心要点,到达阅读积累的最大作用。因此,学生在每一次课堂阅读之后,会大致地对文章的分布和情节形成整体构思,在一定程度上有着自己的见解与思考,甚至在精彩之处印象深刻。如果这时再把阅读时的所思所想写出来,运用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把精彩的语句与排列语句技巧等进行写作仿写,将能更快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写作的实践,也加深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记忆与理解。可见,读与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教学模式中值得去探索和运用的教学方式,不仅为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扩展学生的知识,也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在“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实际运用中,教师的角色尤为重要。


三、注重读后感的写作和批改,加强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
        有感而发是阅读和写作之间的重要纽带,读后感是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应用的关键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带领其感受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在阅读教学之后,鼓励学生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看法写下来,然后邀请观点鲜明且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上台发言,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为其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了平台,同时,写作读后感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批改学生的读后感,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从而提升学生对读后感写作的重视程度。
四、细读文本,写作感悟
        为了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和语言思维水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写出读后感,以此加深学生对文本的体会。语文教材中收录的文章,题材多种多样,不同的文章表现出的不同创作观念、价值观念,都具有极强的教育效果。在课堂上,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读,深入剖析文本中的思想情感、内涵,让学生在深层次阅读后写出读后感,加深对课文的感悟。例如在《落花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文本的深层次阅读后,可以引领学生将学习本节课的收获,或者是阅读完课文后的感想写出来,并与其他同学相互分享。学生在写作与分享中会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五、鼓励小学生仿写、续写阅读内容,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仿写、续写阅读内容,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精华,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讲解文章中的写作技巧以及某一修辞手法的效果,例如拟人手法赋予动植物以人的思想情感,让文章一下子“活”了起来。然后,教师可从这一点切入,引导学生也运用拟人手法写几个句子或写一篇短文。在开放性学习中,教师更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续写阅读内容,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一来,就能够给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提供一个展示平台,这对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必须要充分的将学生作为阅读中心和主体,根据学生的各方面情况来进行读写结合教学环节的优化设计,以期能够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主动性。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构建相关的读写结合情境,结合学生的掌握程度和教学进度来安排相关的探究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层次的角度入手来进行阅读和写作。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同时也能够为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全面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光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读写结合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77-78.
[2]李琳,何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研究[C]..《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七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278-282.
[3]张艳华.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汉字文化,2018(09):77-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