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构建 谷艳菲

发表时间:2020/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谷艳菲
[导读] 摘要:社会、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城乡规划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同时也对城市建设和城乡规划管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身份证号码:13013119880105XXXX
        摘要:社会、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城乡规划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同时也对城市建设和城乡规划管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原有的以消耗资源为手段来进行城市扩张建设的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下的需求。基于此,相关人员必须全面利用大数据技术来进行城乡规划数据信息的统计和数据源的分析,参考实际的建设要求与发展需求,科学进行城乡规划设计,利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和技术进行智慧城市建设。与此同时,还必须全面加强对各阶段的建设要求和规划情况的关注,及时总结相关经验,以成功案例为参考,对实际的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建设进行有效的优化。这样才能为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建设、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智慧城市技术
        在我国目前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大数据技术和智慧城市技术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依托大数据和智慧城市这种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能够为城市规划与构建的数据处理工作提供高效的技术支撑,为城市全新形式的规划与构建带来了崭新的机遇。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智慧城市规划与构建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数据资源的整合以及数据信息的开放共享,因此,智慧城市的规划与构建过程中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权利支持。文章以大数据时代为切入点,探索智慧城市规划与构建的相关技术内容,旨在为人们打造更加舒适、宜居的居住环境,进而促进我国城市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
        1大数据、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概述
        大数据技术是信息科技快速发展之下的产物,本身具有较强的容量、种类、速度、可变性、真实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其主要是对一定时间内利用常规的软件和方式无法完成收集和统计的数据进行处理,利用新系统和软件快速地进行数据的捕捉、管理、处理,根据各阶段的城市规划要求来进行科学的整合,从而形成具有较强指向性和特殊性的数据结合。大数据技术能根据不同的需求和要求来对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统计,从而获得多样化、高增长率、海量的综合性数据。以此为指导和参照来开展后续的城乡规划和智慧城市建设工作,能全面提升城乡规划的流程优化能力、洞察发现能力、决策能力。为了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各级政府需根据本地区的情况和相关的决策来开展城乡规划工作,对卫星地图和现有地图内容进行有效的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来了解城乡治理和发展现状。相关人员必须对农村交通、绿化、消防、居住、生活、生产和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系统来对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有效的核实。以城乡规划的总体要求为依据,全面搭建适合当下城乡规划发展的全新系统框架,对城乡的空间分布、自然资源、自然环境进行全面的统筹规划,并根据实际发展需求来进行相关信息和资讯的高效利用、传输、共享。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城乡资源优化配置,为城乡经济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2大数据时代智慧城市的规划与构建方案
        2.1智慧生活规划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规划人员需要借助大数据技术打造智能化的生活环境。首先针对居民生活规划而言,现代化的城市发展理念中蕴含了多重内涵,即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同步、基础建设与智慧建设同步等。由此,智慧城市的建设人员需明确智慧城市生活的规划发展目标,以大数据为核心,对城市空间进行综合研究,包括城市产业、居民日常生活、生活环境等。城乡规划发展人员可以投用视频监控设备、社交终端设备、智能传感器设备等,对城乡的智慧化运行环境以及居民生活的微观数据进行分析,对大数据时代下的智慧生活布局进行优化。
        2.2智慧城市环境
        智慧城市的规划与构建始终要遵循低碳城市和生态城市的发展理念。在大数据模式的支撑下,智慧城市对环境有着全新的要求。

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城市空间设计,包含:社区、交通、城市产业、公共服务、生态等领域,利用现代化的通信设施来实现智慧城市的宏观行为数据统计及微观行为数据分析,进而规划与构建出符合大数据时代发展下的城市全新空间布局,进而为智慧城市的环境体系提供整体的发展依据。
        2.3加强智慧管理
        智慧城市的运行涉及的领域相对较多,不同环节会产生海量的数据,而相关人员对这些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处理、统计后,能更好地掌握发展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进行处理。例如,可全面加强智慧社区的建设,科学利用互联网络、智能技术、移动设备来进行相关信息的发布和获取,能根据社区群众的诉求来提供家居、业务、商务、政务、安防和医疗等多样化的服务,且能根据智慧城市的发展来对整体的服务范围和服务类型进行调整。这不仅能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且能全面提升社区群众的生活质量以及对智慧城市的满意度。在智慧城市的管理过程中,可以充分引入先进的智能传感器感应系统、智能监测系统,或一些国际化的大数据核心技术,根据不同领域的管理需求来进行全面的监测和管控。例如,可充分利用监测系统来对城乡交通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将交通信息推送到平台上,使城乡人民能充分了解城乡各交通路线的畅通情况,并根据自身需求来调整进出行方案。也可以利用红外线传感器、摄像头来对各交通路段进行监测,根据道路高峰期的使用情况,通过智能化系统的调控来完成分流、截流。
        3大数据时代下城乡规划的全面优化
        3.1城乡问题优化分析
        在城乡发展进程中,规划人员需要了解城乡的现存问题,通过对问题的不断调整使城乡发展步入正轨。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城乡规划发展人员将能够提高发展问题相关数据信息的搜集效率与处理效率,物联网技术的出现更是为城乡发展问题的搜集与处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数据收集人员可以构建专项数据库,对城乡发展数据信息及时上传和实时查看,从而可以对城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实现敏锐感知,并结合以往的问题案例进行分析。在当前的城乡规划发展过程中,卫星遥感数据已经被应用到城市土地适宜性的评估工作中,能够对城乡建筑区位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发现周边的交通、地形等问题,为城乡规划人员提供优化发展思路。
        3.2建立三方协同管理机制
        智慧城市的构建应以信息化理念推动城镇化建设,对此需注重协调政府、企业与个体间的配合关系。在政府层面,应充分利用国有企业资源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企业层面,需灵活运用市场机制促进产业创新,依靠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巨头搭建战略合作关系,推动产业及民生领域的智慧城市项目建设与发展;在个体层面,应将市民纳入智慧城市建设体系中,例如在垃圾分类、智能建筑设计等方面广泛征集社区居民意见,保障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符合居民实际需求。
        结语
        城乡规划发展需要关注综合发展效益,而在近年来的发展动向下,城乡规划发展则要将智慧城市构建纳入发展格局之中。由此,城乡规划设计人员需要提高对大数据技术的重视程度,更多的考虑城乡发展与智慧城市的契合点,明确发展要点,重视数据信息共享,对城乡进行大数据角度的全面规划,对智慧城市进行大数据角度的全面构建,打造大众共同获益、城乡资源高效利用、城市生活智慧服务与智能管理的城乡发展新格局。
        参考文献:
        [1]潘巧燕.规建管一体化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探讨[J].电信快报,2020(1):24-27.
        [2]张小寒.大数据在智慧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20,46(1):197-198.
        [3]石菲.发掘大数据应用场景,让智慧城市真正发挥价值[J].中国信息化,2019(12):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