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型农田水利维修养护问题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莫敬华
[导读] 摘要:农村所修建的农田水利工程,属于一种公益性工程,所以很多工程在修健完以后就会搁置不管,因而也更谈不上对其实施维护与管理。
        玉林市玉州区寒山水库管理所
        摘要:农村所修建的农田水利工程,属于一种公益性工程,所以很多工程在修健完以后就会搁置不管,因而也更谈不上对其实施维护与管理。因为人们对此缺少一定认识度,经常有意的破坏农田水利工程,有些工程还被人们随意的堆放垃圾,对水资源造成了较严重的污染。现时期,有很多地区的农田水利都面临较严重的维修养护问题。为此结合这些情况,本文首先从农村小型农田水利维修养护问题着手,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之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具体对策,望可以为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本身作用及效益的有效充分发挥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问题;加强对策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以简化的称其为小农水,此工程主要是为了有效解决耕地灌溉及排水而建设的一种田间形式的灌排工程,例如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灌区、水井、大中沟蓄水、引水工程及中小型泵站等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利用建设各类农田水利设施及采用其他的措施,来改善和调节农田水分与当地水利条件,以保证其可以有效达到当地农业生产需求,促进农业生产实现稳定增长。例如,采取蓄水跨流域调水、蓄水及引水等形式来调整水资源分布,从而为水土资源与农业发展创造优良的条件;采用灌溉和排水等对策来调整农田水分条件,从而满足农田作物用水需求,优化低产土壤,提升农业整体生产水平。
        1.农村小型农田水利维修养护问题
        1.1管理人员本身对于农田水利维修养拟的意识比较薄弱
        在未遇到干旱洪涝季节的情况下。农民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如堰塘、渠道、泵站等的维护意误比较薄弱,在思想中就认为这种工程没有太大用处,农民原本知识素养就非常有限,随意的向灌溉渠道,灌沟当中乱丢垃圾和废弃物,有的还有生活用污水向河沟内排放,如此便对水资源造成了较严重的破坏,使水资源受到污染。再加上农民对水利设施的破坏,致使形成较大浪费,因此,当农民对水有需求时,因为对水利设计的破坏和水资源浪费,使农田水利工程根本无法发挥其本身应有的作用,未能起到防洪和灌溉功效,而且也未对农业生产起到保障性作用,如此对农村经济发展来说非常不利[1]。
        1.2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维护
        在农村环境中,农田水利工程并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来负责工程平时的维护,而且连翻水站也较少有个管理,即便是有人管理,也都是不具备技术能力的老人来看管。这些人并不具备专业性,而且也不懂怎样才能合理有效维护好水利工程,对于一些操作技能完全不清楚。因为管理人员本身专业知识上的不足,对相应设施设备未实施定期检测,因而也就没有进行合理有效维修与养护,造成大多机器在使用时经常发生各种各样故障性问题。零件损坏、设备陈旧老化,由此造成较大能耗,同时资源浪费也非常严重。当讯期到来时,由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员不到位,使得泵站无法获得有效应用。在关键时期无法发挥防汛防洪作用,为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又或是由于平时对农田水利泵站维护不到位,所以形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为此只有时常更换新设备,才可有效提高农业生产产量,这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2.加强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具体对策
        2.1提升管理养护人员素养
        现时期,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人员的文化及管理水平都非常有限,而且业务素质也较差,专业人才与管理人才缺失的问题非常严重,所以,需积极的探寻提升工程管理人员养护水平的有效方法。

首先,对农田水利工程相关维修养护人员加强学习培训,构建完善的岗位培训机制,定期的开展专业化的业务培训,高效提升农田水利工程养护人员专业素养及业务能力;其次,更深层的构建完善的工程管理养护规范制度,并有效落实好相应责任机制,构建合理奖罚机制,由此调动农田水利养护人员工作热情,利用优化与不断健全劳动管理机制,发挥人员工作积极性与智慧;再次;通过考试,选择具备一定文化程度的人才,面向社会进行招聘,选择录取优质的人才,公开、公平、公正竞争上岗,从而将企业管理机制融入其中,构建自我维持和自我发展的合理有效运行机制,坚持人管工程、工程养人原则;最后,以数字化管理为基础,进行积极的研究,引入高科技维修养护手段,降低农田水利工程养护人员体力劳动,提升其工作热情,降低工程管理养护人员体力劳动量,提升人员工作热情[2]。
        2.2大力实施水利工程管理养分离模式
        积极应用水利工程管养分离模式,对管理机构进行精简,提升养护效果,减少运行成本投入。在对镇级的水利站实施科学定岗与明确管理人员编制的前提下,从水管单位中将水利工程中的维护业务与养护人员剥离出来,独立或是相结合的构建专业性养护企业,之后不断利用招标的方式来选择最优更为适合的维修养护单位。为了保证水利工程其管养分离能够有效实现,各级财政部门需确保工程维护资金的充足性,各级政府与水利行政管理部门需积极创造条件,促使农田水利工程养护市场环境实现规范化。
        2.3管养分离模式实施过程合理配备相应设施设备
        管养分享模式实施过程中,农田水利工程养护缺少所需的必要性设施与设备,当前所用设施设备比较陈旧滞后,并且也与当前工程并不匹配,当前农业水利工程养护所用房屋设施条件比较差,如此使得养护人员的工作困难程度在不断增大,这对于工程养护工作的有效开展非常不利。为此需结合相应标准配置健全的工程养护设施,及时淘汰陈旧的养护设施,并同时合理选择和升级农田水利工程养护设备,还要配置相应的运输机械及交通通讯工具,由此与当前市场经济环境、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保持统一[3]。
        2.4将水利建设同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
        把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农村经济实现全面、协调长远发展是科学发展观有效落实与和谐社会有效构建的前提基础。水利系统提出了由工程水利向着资源水利发展,传统水利向现代化水利发展的水利升级,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一现代化治水理念。最近几年,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景观水利、环境水利、生态水利、城市水利等崭新形式的水利工程不断涌现,这类水利工程充分呈现了人水和谐发展思想。尤其是在小流域和河道综合治理工作中,实施了环保绿色治理模式,使得一些水土流失治理区域变成了供人们观光的秀美风景区,把沟、渠、河建设成绿色的清水长廊及清水乐园[4]。
        2.5保证水利设施完整性
        保证水利工程设施完整性,其实就是对排水系统的良好维护,在此当中排水系统维修养护主要包含清除淤泥和杂草,建筑物的完整、上下水沟有效衔接维护、护坡防雨水冲击维护、障碍清除、地面径流冲刷防护、正常应用等,农田水利工程建筑设计经常会受人为性损坏,在无为管理情况下,有些人也会因自身利益而破坏水利工程设施,这些问题都会致使水利工程无法充分发挥其功效,给农民农业生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3.结语
        总体来说,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不但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设施、社会发展保障,同时还是确保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的核心性内容。伴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人品增长,水利事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水利农业地位明确了水利工程基础设施重要性。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巩固与发展农业地位是我国发展战略中的一项长期任务,所以一定要积极的做好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勇.如何做好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管理工作[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7):2619.
        [2]哈力克·沙特瓦尔.对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思考[J].江西农业,2016,(016):76.
        [3]温立平,李长璐.关于当前我国农村小型农田水利r设施管护问题的一点思考[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8,000(009):45-48.
        [4]李建军,马岳山.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探讨与思考[J].建筑·建材·装饰,2018,(001):2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