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建设领域也出现了突飞猛进的态势,然而随之而来建筑能耗也在逐年上升,导致能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浪费严重,制约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在这种背景下,如何通过选用新型建筑节能材料进行节能工程建设,尽可能地降低照明、空调制冷制热、供热等的能耗,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具有重大意义。由此,近年来强化节能工程的质量控制和优化建筑节能检测,成为建筑界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建筑节能;质量控制;节能检测
1建筑节能工程节能检测的概述及重要性
1.1建筑节能工程节能概述
从实际的角度来讲,节能检测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建筑工程是否达到规定的节能标准进行监测。通常情况下,在完成工程整体质量的检测后还应该对其他方面的节能效果进行检查,如材料、外墙保温等。总的来讲,检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分别为实验室与现场检测以及型式检测和抽样检测。实验室检测和现场检测之间的区别在于场地方面的差异性,而另外两种方法的差异在于前者是对结构的构件进行检测,后者则是采取抽样复查的手段,从根本上保证检测工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1.2建筑节能工程节能重要性
尽管我国的国土面积辽阔,地域广袤,但是人口基数庞大,从而使得国内人均资源占有率偏低。而建筑工程的能源消耗却占据总体的一半以上,由此可知,实施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所在。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降低建筑工程的能源消耗,能够实现对已经遭到破坏的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使人们的居住环境得到相应的改善,同时,也能够降低人们在取暖方面所产生的能耗,具有一箭双雕的效果。不仅如此,由于建筑工程施工难度较大,施工内容比较复杂,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从而使得质量控制和节能检测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同样的重要意义。
2建筑节能检测现状问题
2.1相关规范标准体系尚未建立,难以为建筑节能检测提供依据
由于建筑节能理念在我国尚处起步探索阶段,相关领域的标准规范还不完善,现有标准规范更新速度严重滞后;各地对节能材料的质量检查标准、性能数据统计方式等方面尚未统一,规范的节能建材检测流程仍未形成。加上建筑节能检测不同于建筑结构质量检测,无法通过眼观、手摸等常规检查方式得出结论,相关质量问题有赖于检测人员对保温层、门窗构件等进行传热性能、抗风压力等方面的实验,而这种规范标准不明确、检测要求不统一方面的问题,极易致使节能检测对墙体保温材料、门窗构件以次充好的监督作用难以发挥,性能良好节能材料难以普及应用。
2.2从业人员能力水平有限、责任心不足,难以为建筑节能检测发展提供动力
建筑节能工程的质量监测主要依靠工作人员按照国家以及地方目前建筑节能竣工验收的规范与相关的技术规范,对建筑物围护结构的各部件、各部件的保温隔热以及各组成材料的测验,检测过程复杂且繁琐,涉及各种检测仪器设备,温度、湿度等都有可能影响到结果,实验对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职业操作、工作经验要求较高,检测准确度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但反观我国实际,也正是因为节能工程质量问题存在肉眼难以等客观因素,许多施工单位、检测机构将其视为无关痛痒的辅助环节,自然难以重视检测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导致检测人员缺少对建筑节能领域先进知识的了解途径,检测技术水平难以过关,无形中大大增加了节能检测中的人为误差。
2.3相关检测管理体制不健全,难以为建筑节能检测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除上述原因外,从我国建筑节能工程检测实际来看,大部分施工单位缺乏专门从事建筑节能检测的统一管理机构,材料运输、采购、检测、配置、储备等方面管理制度仍不完善,检测工作流程不规范,甚至出现检测机构为节省成本而将材料露天放置的情况,使原本性能良好的节能材料被腐蚀破坏,人为造成节能工程质量隐患。
3建筑节能工程节能检测方法
3.1节能检测内容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节能效果,企业应重视节能检测内容的规范性,并严格执行,以保证每个节能细节均符合基本标准。但受地域等因素的限制,我国每个地区的节能要求不尽相同,因此各个地区应做到因地制宜,选择最合理的检测方式,对每个建设细节进行节能检测,一般包括建筑围护结构部件、相关节能材料以及节能设备等方面,确保节能技术的合理性。比如受地区季节因素的影响,建设单位应选择不同功能的采暖设备,且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节能检测标准,以保证暖通空调设备检测的严格性。
3.2节能材料及保温系统的检测
节能材料在建筑节能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当前绿色节能理念的影响下,使用节能材料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环保效果。保温系统可以防止建筑物散失热量,在节能方面也具备一定作用。在检测时,工作人员应先检测保温隔热材料,之后检测保温隔热的浆体材料,在检测结构层材料,最后有效检测玻璃纤维网以及锚固件等部件。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结合建筑工程的技术标准严格检查节能材料,通过抽样分析材料的收缩性、稳定性、导热系数以及材料密度等指标。
3.3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检测
建筑外墙属于能源交汇的主要端口,极易发生节能变化。因此,工作人员应严格做好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检测工作,第一步便要检测保温系统的耐候性,分析其承受不同季节变化的能力,确保外保温系统有效应对温度的变化。第二步应检测外墙的抗冲击性,外墙极易受到外部的破坏,以致降低保温性能,因此应重视抗性检查项目。第三步应检测外墙的吸水量,避免雨淋水浸问题。第四步应检测外墙的热阻性,避免热能传递至屋内,增加空调消耗。第五步应检测外墙的水蒸气渗透性,以确保有效阻挡水蒸汽,降低能量的扩散速度。
3.4保温系统完工后检测
上述检测工作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需要检测与施工的同步进行,以便尽早发现问题,尽早解决。在完工后也应做好保温系统的节能检测工作,一方面应检测复合构件与构件的传热阻,在保温系统中,复合构件具备隔热保温的效果,当传热性能太强时,则会导致室外与室内能量的互相传导,无法保证节能效果。对此,在完成施工检测后,工作人员还应整体性检测保温系统,确保传热能力维持在标准范围内。期间还应检测自然条件下保温系统的外表面与内表面温度。但需要注意的是,检测时应保持外界的自然状态,有效排除外部因素的干扰,以保证保温系统内外表面符合节能标准。
结束语
从总体的角度来讲,伴随着节能环保工作的日益深入,使得建筑行业逐渐对建筑节能检测以及节能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有所重视。只要保证建筑的节能效果,才可以从根本上促进和推动建筑行业整体实现可持续发展,使之能够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雪雷.关于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控制的分析及建筑节能检测的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6,(7):171-171.
[2]李娜.浅谈建筑节能工程现场热工性能检测[J].中国房地产业,2019,(12):210.
[3]马寿岩,杨全祥.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控制及其建筑节能检测[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9,17(6):313-314.
[4]王文国,朱以媛.云南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检测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