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建筑工程中,采暖、通风、水电等都是主要的耗能部位,为了有效降低各个方面的资源消耗量,实现建筑工程的节能型发展,应该不断提高各项施工技术。在采暖方面应该不断提高暖通空调技术水平,有效降低能源消耗,促进人们生存环境的改善,暖通空调技术的不断进步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下面将对暖通空调技术发展与建筑节能相关的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实现空调应用的低碳环保,促进建筑行业的绿色节能发展。
关键词:暖通空调;技术发展;建筑节能
1暖通空调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分析
1.1缓解能源危机
世界经济在不断进步,也在消耗着大量的能源,导致资源严重紧缺,人们的生存环境也逐渐遭到破坏,大气和水污染尤为严重,在采暖行业应用暖通空调节能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大气污染程度,实现能源消耗量的降低,落实节能减排的发展目标,有效缓解全球的能源危机。
1.2改善生态环境
资源的大量消耗导致我国的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的影响,只有降低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开采量,才能有效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旧式的取暖方式都是利用煤炭、天然气进行取暖,取暖效果一般,导致空气污染严重,资源的消耗也存在较大的
压力,利用新式的暖通空调节能技术有效改善能源消耗情况,促进人们的生存环境更加舒适。
2 暖通空调节能设计原则
在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中,应对节能设计进行综合分析,以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空气净化。除此之外,还应结合相应的舒适性指标,如温度、湿度、风速等,通过节能设计实现人们对温度、湿度、风速的控制,减少辐射,甚至有效吸收辐射,创造健康环保的生活环境。
2.1技术原则
在节能设计中,需要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暖通空调运行过程的实际性能,从而保证暖通空调的节能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通过应用技术原理,还可以积极帮助技术人员及时发现设计过程中的能耗缺陷,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指导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
2.2动态性原则
在暖通空调的具体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各种节能设计因素,充分体现设计的动态性原则。运用动态原理和方法,来保证暖通空调运行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标准和规范要求。此外,动态原理的应用也可以保证建筑工程与暖通空调的协调方面。
3 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具体应用
3.1能源技术的应用
能源技术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种,一是地下水技术的应用,二是风能的应用,地下水技术主要是依靠地下水的保温作用促进暖通空调的热量平衡,地下水不会受到外界自然温度的影响,是实现暖通空调技术节能的重要方式,利用地下水介质实现热量的传送,促进地下水热量的持久,集暖设备通常会利用气泵进行热量的收集,在达到一定的温度后,进行热能的转化,在能源转化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地下水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目前地下水的热能传递还在进一步开发中,地下水作为热能传播的介质,能够有效节约能源,对大气环境也不会有任何影响,是实现建筑工程绿色节能的重要方式,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风能主要用于暖通空调的制冷和制热两个方面,在室内温度较低或是偏高的时候,充分利用风能进行室内温度的调节,主要用到夜间通风蓄冷技术与新风供冷技术两种,这两种技术都能利用风能代替电能,实现了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促进室内温度适宜,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也大大减少了暖通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3.2变水量技术与变风量技术
在暖通空调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变水量技术进行水量的调节,还要利用变风量技术进行风量的调节,暖通空调实现智能化的工作量的调节,两种技术对暖通空调技术的环保节能都具有重要作用。
暖通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风机盘管空调系统进行水流量的平衡,促进室内温度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风量控制装置能够有效检测暖通空调的工作承载量,并将风量调至最佳,在达到适宜温度的同时减少能耗,据专业认识的调查和测评,暖通空调的变水量技术与变风量技术同时实施,能够有效减少百分之五十的能耗,还能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温度调节服务。
3.3蓄冷技术
寒冷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都是使用空调最多的时候,所消耗的电能也达到了两个顶峰值,剩余时间的空调耗电量相对较低。蓄冷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利用气温的特点,采用蓄冷的方式储存能量,在调节室内温度的同时减少能耗。在季节性耗电高峰期的时候,会产生很多的低温能量用于降低温度,在季节性耗电量较少的时候,应用蓄冷技术储存低温能量,用于后续的使用,增加空调制冷系统的利用率,维持空调的正常运行,还能合理利用各项能耗,具有经济性特征。蓄冷技术在电力企业的运行中多有应用,促进电力企业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实现用电高峰期的合理调节,对电力企业实际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也充分发挥了暖通空调技术的节能环保作用。
3.4变频节能技术
变频空调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变频节能技术主要是根据室内温度情况进行智能化的调节,能够有效降低空调的运行成本,促进空调的节能发展,变频节能技术能够合理调节空调的载荷量,实现空调在适当的负荷下运行。变频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时候,也能有效调节空调的负荷,避免在温度发生变化时只能利用设定好的功率进行运转,造成大量的电能的消耗。旧式的空调在出现气温变化的时候,只能触发规定的空调模式,无法根据温度的实际情况进行能源消耗量的调节,导致大量的浪费现象出现,利用变频节能技术能够实现空调多个档位和功率的设定,在空调运行的过程中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自动切换功率,有效实现空调的负荷适宜,变频式的节能空调不仅能够有效调节室内温度,还具有较强的节能作用,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变频节能技术能够通过调节功率改变能源消耗的量,促进人们的室内环境舒适感的提升,符合人们的现代绿色发展概念。
4 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在建筑节能方面的发展
4.1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性
在节能优化的设计中,根据存在的问题指出,可以通过增强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降低暖通空调系统的负荷量来提高建筑暖通空调的节能性。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的强弱直接影响了系统负荷量的高低,所以要按照国家规定设计,达到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要求。
4.2在能耗传输过程中进行节能设计
在暖通空调运行中,降低运行中的能耗,是提升节能设计的重点任务。注重提升能耗的转换率,在以下几点需要注意。首先要综合考虑能耗的量与流速、风机及水泵等之间的关系,节能设计能有效控制暖通空调系统运行的流速,缓解动力消耗。其次,节能设计中可以使用一个温差较大的运行系统,依据协调原则设计好,合理分配,搭配运行,降低水量的使用,也节约了资源。最后,可以设计一个载能的有效介质,减低运输能耗,提升输送效率,并把水资源也充分利用了起来。
4.3热泵技术的合理利用
热泵技术是节能技术中一个重要手段。热泵技术是利用地下水、室内外空气的余热等低位热源,这样就减少了对煤、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现在的设计人员在不断进行深入研究,使用热泵技术,比如在暖通空调节能系统中有建筑热回收和房间空调器的应用,而真正实现暖通空调节能的是地源型热泵技术的应用。
4.4使用智能化自控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设计人员在设计上也应该更加先进与创新,在节能优化上可以考虑智能化自控技术的应用。使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和计算机检测监控软件,可以实时监测暖通空调系统的负荷情况,及时进行数据的分析与调节,合理使用能源,减少不必要的能耗。还可以减少人为调节,降低人力成本,减少系统自身损耗。使用先进科技达到自动调节的目的,可以大大节省能源。
结束语
综上所述,是本人对暖通空调技术发展与建筑节能相关内容的详细探析,暖通空调节能技术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应用于建筑行业中,促进建筑行业的资源合理利用,有效保护自然环境。我国的暖通空调节能技术虽然也在不断发展,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只有进行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详细研究,才能更好地落实绿色节能建筑,促进人与自然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邹瑜,郭伟,汤亚军,刘会涛.建筑环境与节能标准体系现状与发展[J].建筑科学,2013,2910:10-19+40.
[2]梁琳,翟荣兵,黄红.建筑工程项目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相关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3:222.
[3]邹国华.绿色建筑领域暖通空调技术的运用及意义[J].居舍,2019,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