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的修建旨在惠国惠民,改善人民生活环境造福社会,但水利工程的施工难免会对当地及周边生态环境造成或积极或负面的影响。为此,中国在大力发展水利工程时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力争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水利工程,建设长久有效的水利生态文明环境。目前,为了保证中国水利工程实施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同开展,施工单位和相关政府单位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制度,落实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争取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和降低施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水利工程发挥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水生态环境系统;影响
1水利工程建设期环境管理概述
在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环境保护作为我国最重要、最基本的国策,对水利工程中各项工程的环境管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毋庸置疑,水利工程建设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重要性,社会生产、农业灌溉以及居民日常生活用水等方面都因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很多的方便。而环境管理是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工程,政府必须引起重视。(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我国生态强国的目标,所以,我国对水利工程的环境管理制定出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2)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一旦对生态环境造成伤害,这种伤害将是不可弥补的,所以必须要重视生态环境这方面的问题,不破坏生态环境是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底线;(3)大多数的水利工程建设都具有周期长的特点,对生态环境很容易造成伤害,这种伤害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越来越明显。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严格管理生态环境这方面的问题,避免出现一切有关生态环境的问题。
2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系统负面影响分析
2.1水质下降,影响城乡供水
水利工程建设以后会直接影响到周围的水文条件。施工完成以后,使得当前的储水面积不断上升,但是由于水利工程的截流,会促使下游地区出现一定程度的断流现象,逐步的使得下游地区的河流湖泊水位不断的降低,从而面临着干涸的危险。此外,水利工程建设会使得水体的温度有所变化,在相关施工完成以后可能会造成水体温度分层的现象,和原来的水位相比具有一定的改变,最后直接会影响到相关的水质。很多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垃圾,但是施工所产生的垃圾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随意的将其排放到河流之中,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水利工程的水质,很多污染物无法及时排出,不仅仅对河流的自我净化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还会使得水质逐步降低。水质下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城乡供水问题。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城乡供水受到一定的影响。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在库区会有一些悬浮的物体增加,从而会影响到整个水库的水质,使得相关部门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去处理集中所包含着的杂质。并且在水利工程建设完善以后,会使得水库内的水净化能力不断下降,并且会使得人们的生活用水受到影响。通过水利工程建设,使得城乡供水的成本增加,居民们的生活费用提高,饮用水水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2.2影响周遭土地,破坏生态平衡
水利工程的建设会直接对水生态环境系统中的土质以及相关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相关人员会使得整个水库周围的地表植被受到破坏,使得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并且在水体中包含着很多的悬浮物,这些悬浮物在一定程度上都会直接影响到下游地区的农业用水,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人为破坏以及水的冲刷,会给自然环境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生态环境的稳定性,由于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原来的地质层进行开挖,会使得相关的地表出现断裂,如果岩石的完整性受到破坏,那么生态的稳定性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3改变局部气候
水利工程建设会对局部的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加上庞大的库区水体面积,就会使得周围的环境问题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相比于其他地区来说,在整个水库周围的环境及温度变化不大,从而会使得其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会对周围的风力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水利工程建设在一定的平原地带,那么就会消除掉地面上原来有的障碍物,从而减少了风力的摩擦,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让风速增加,但如果是在一些峡谷地区建设水利工程,那么周围的水位会不断的上升。此外,水利工程建设会对周围地区的湿度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水库周围以及水库上方所包含的水汽含量明显要比其他地区要高,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水利工程对于整个局部地区的气候有一定的影响。
3水利工程施工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3.1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提高对水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
如果要改善和解决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首先要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提高对水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无论是在水利工程建设初期的设计阶段,还是在中期的施工阶段,都要重视水生态环境,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对水利工程建设地点及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加强对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当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时,尽最大可能将损失降到最低,保证水利工程建设区域内的水生态平衡。
3.2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水利工程建设不仅会对建设区域内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还会阻碍建设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利工程建设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些不可避免的破坏,仅依靠自然的力量很难将生态恢复到平衡状态,所以需要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即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将一部分资金专门用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使水利工程建设区的生态环境恢复到平衡状态。
3.3培养专业的人才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水利工程相关人才还处于短缺的状态,尤其是对拥有专业技术人才的缺口比较大。为了更好地解决水利工程当中的生态环节问题,培养更多专业化、环保意识高的人才是十分重要的。工程单位可以与高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高校人才提供实习基地,同时吸引更多人才的加入。与此同时,在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相关单位还需要定期对工人展开环保培训,使他们能够在施工过程当中有效规避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3.4应用新型环保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越来越重视,应用环保技术已经成为了发展趋势。水利工程建设应不断更新相关技术,使用环保材料和新型环保技术,进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新时期的水利工程建设不仅要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还要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维护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的水生态环境平衡,最终促使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岩才.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江西建材,2017(17):114+117.
[2]雷付春.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影响与对策探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12):62-63+67.
[3]曹斌.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02):38-39.
[4]尚淑丽,顾正华,曹晓萌.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综述[J].水利科技进展,2014,34(01):14-19+48.
[5]买买提江·阿布都艾尼.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41(12):20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