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期   作者:方绿珍
[导读]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是指在一节40分钟的科学课堂中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是指在一节40分钟的科学课堂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或管理策略来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以达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的。小学科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是培养国家未来科技人才的重要学科,关系着一个国家繁荣昌盛和长治久安,因此,在一节40分钟的课堂中,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有其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性呢,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立科学课堂规则,规范课堂纪律
        夸美纽斯在提出建立班级授课制后,又对班级授课制中的课堂管理提出了一些观点。他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论述了许多教学原则与规则。他认为人是“最美好、最崇高、最完善的”,要想成为一个人,需要接受学校教育。学校不是完善的,有时候需要“改良”,改良的基础就是“义物严谨的秩序”[1]。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2]。”由此可以窥探,有效的课堂规则对教学的重要性,放到小学科学的课堂也是如此。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重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中订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规则是必须的。
        立课堂规则是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第一步。很多教师在接到新班级的时候都会直接上《科学第一课》,急着让学生了解科学世界的神奇和奥秘,或者直接引导学生进入探索神秘的科学世界,以此激发学生学决科学的积极性,殊不知,以笔者多年的科学课堂教学总结,没有良好的课堂行为开端,对于成功提高课堂效率是会有影响的,没有规范的课堂规则,对于第一次接触到亲自动手操作的课堂,学生会出现“杂乱无章”的现象,对于探究的课堂,难以收手。
        笔者在接到新班级的第一节课,都没有急于上新课,而是先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班级学生对科学的了解和兴趣程度,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然后再一起立科学课堂规则。如对全班的统一要求:上课前准备好本节课的科学书本、探究手册、科学笔记本和文具盒。当然还有几个重点要落实。1.选科代表并分组。一个班级选两个科代表,并明确科代表的职责;每6人为一小组,设立组长、副组长、记录员、材料员、卫生员等。每一个同学都有职务,明确分工,明确责任。2.固定位置。带学生到实验室,并固定位置,不同小组相同职位的学生的座位固定在每一组的相同位置。比如组长坐的位置是面向黑板,副组长坐在组长的左边,记录员坐右边,其他的同学都是依照自己的职务坐在相应位置上。以后在实验室上课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不会出现找位置、抢位置的现象,可以大大减少与课无关的干扰。
        除了以上要求,还让学生熟悉实验室上课的规则,实验器材使用规则、实验过程规则,这些规则的确立,为保证每节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
二、增加专业知识储备,提升专业素养
        根据2011年颁布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将教师专业知识分为小学生发展规律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5]。教师不断提升自己专业知识,对于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于小学科学课堂而言,丰富的小学生发展规律知识,指的是对小学生科学思维和想象特点的把握,了解小学生的科学世界,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策略的选用,最终反哺课堂,提升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丰富的科学学科知识,不仅要求小学科学教师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也要求教师了解更多贴近生活的科学知识,提升科学教育的人文性与生活性。具体表现为在课堂中对本节课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充实学生的科学知识。如在上五年级第一单元内容时,补充流星和流星雨的区别,我会告诉学生们流星雨实际上是彗星在经过太阳附近的时候,在它的运行轨道上撒了很多星际尘埃,一路走一路撒,当我们地球在经过这段空间的时候,星际尘埃就闯入地球大气层和地球大气层发生摩擦燃烧发出的光,一边同时介绍彗星是气体行星同时给学生科普知识,在对着流星许愿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瞬间被点燃,本节课也进行得非常成功。
        小学科学教师应该拥有更为扎实的教育教学知识和通识性知识。只有拥有扎实的教育教学知识,才能把握小学科学课程的内涵,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准确运用与小学科学课堂的实践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性。小学科学教师要了解涉猎更多通识性知识,有助于适应小学学科的发展需要,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开发能力,帮助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三、提高教师课堂幽默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就明确指出“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老师不理解儿童,儿童也不理解老师”[3]。美国心理学家艾森做过一次实验,将平均智商相等的被试分成两组,第一组被试观看喜剧录像,第二组被试用同样的时间听取枯燥的行政报告,完成后两组被试参加创造力题目的测试。结果第一组被试的正确率远高于第二组[4]。教师风趣幽默的语言有助于促进师生关系和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教师教学机智的重要体现。
        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中,教师幽默的语言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科学学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传递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同时也能使师生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在教学互动中不断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198
[2]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
[3]〔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周莫,王义高等译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4]董远蓦等.教学的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